高考失利后,你是如何释怀的

无疑,我的高考是失利的,且连续两次。

2012年,第一次高考,以低于一本线十几分的差距落榜,高不成低不就,不死心,在最炎热的季节,背上行囊去复读。

2013年,第二次高考,又以高于一本线十几分的分数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一个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我十几年的备考生涯,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生活。

其实,在今天之前,我没有想过高考失利这会儿事儿,或者说我没有想到失利这两个字。只是觉得,好意外,人小时候学习跟长大以后完全不一样,小时候你是班级里的佼佼者,长大上了初中,可能是前十名,等上了高中,就成了班级里的中等生。

自从上了高中,我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物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真的不懂,数学的那些空间图形和复杂函数,我也是不明白,真的,真的学不会,即使学会了,也只是明白了很表层的一些皮毛。

我只能比葫芦画瓢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复杂的物理题和数学题我真的真的不懂。不过,即使这样我也没有想到高考时数学和理综会差到这个地步。语文和英语的成绩绝对名列前茅,但数学和理综也真的是一塌糊涂。短板太短的结果就是,不仅自己觉得遗憾,也成为别人口中的遗憾。

就在前一段,和一个中学同学聊起来,说起大学这个事儿,说我还挺可惜的。

人的命运,总是奇奇怪怪,有些人天生好运,而我好像恰恰属于那个总是差一点儿就赢的人。

图片

其实,大学也是懵懵懂懂就过去了。

第一年,觉得放松,似乎有赶不完的瞌睡虫,总是在睡,白天睡,晚上睡。

第二年,开始有些感觉,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人,似乎她们都很好。那个时候眼睛里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儿,所以那会儿,过的并不好。

第三年,开始各种乱七八糟的专业课,也是学不会的那种。然后,就开始了研究生的备考,陷入在各种公式和专业课理论里。

第四年,研究生以总分两分之差落榜,然后开始找工作,实习,然后,毕业,开始工作。

到今天,四年已经眨眼而过。也是在现在,我才开始慢慢意识到高考,大学对自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高考以前,自己应该是个没有存在感的人,头脑也很简单,即使想不通一直读书学习的意义,还是很努力地表现地像个好学生。

上大学以后,其实存在感也并不强。只知道自己不够好,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但至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知道,也没有方向。所以,那个时候,常常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焦虑与自卑,整个人是很黯淡无光的。

这种自我认知不明确和生活意义感的缺失到毕业以后也一直在跟随着我。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在大学毕业开始自己挣钱自立以后,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在慢慢出现。

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的愿望很简单,只要可以实现水果和酸奶自由,就知足了。在郑州这座城市,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即使月薪3000,满足水果和酸奶自由,还是很容易的。

再后来,我的愿望变成了买纸质书自由。向来喜欢买书,一方面是觉得读书作消遣挺好,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曾有一本书,叫《请尊重一个女孩儿的努力》陪我度过了一段很迷忙很黑暗的时间,就觉得书是一个好东西,说不定哪一本就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所以,毕业后,书至少买的也有上百本。一本书二三十快,即使每个周都买一本,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然后,买纸质书自由也实现了。

后来就有了一系列的愿望,买一个微波炉啊,每个月给父母买东西啊,买一套化妆刷啊,买点儿面膜啊,买支口红啊。毕业以后,无论是月薪3000还是月薪5000,那些想买的东西都是一点点儿先许下愿望,然后慢慢去实现的。

也在这一系列的物质满足中,逐渐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到现在,我的愿望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维护一份从青丝到白发的爱情,从无到有经营一个小家,努力把普通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坚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有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一直写作到老,以自己的方式,给世界创造一些美好。

在人生即将步入三十岁,会发现,物质方面的东西,一点点来就好。吃白菜可以是美味的一餐,吃牛排也可以是美味的一餐。或者说,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愿意和你一起吃饭的人。衣服贵也好,便宜也好,只要自己喜欢,怎样都好。一起住的房子,是租的也好,买的也好,只要它冬暖夏凉,怎样都好,就只要有一起互相陪伴的人,物质层面的东西怎样都好,都可以过的很开心。

唯独精神不能匮乏,安全感不能缺失。

多读书可以让人多看世界,多思考,会在一字一句中滋养人的灵魂;多写作,可以记录人的生活,反思人的过往;就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没了书,也不能没了写作。至于安全感,最终还是要自给自足。

现在,你若问我,“高考失利后,你是如何释怀的?”

“就跟着时间,一点点过就好了。看见并尊重自己内心里最真实的需求,然后一点点去实现它就好了,生活最终会化解所有的遗憾。”

无论如何,要让自己过的越来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失利后,你是如何释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