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压力有多大?看看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曾发布的调查结果: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一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
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中国患抑郁障碍的人群,有可能达到6100万。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还会有如此大的压力?
当前的社会给年轻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看到别人拿着高薪、住着大房子、开着名车,光鲜亮丽的生活不断地刺激我们的欲望。
膨胀的欲望和严酷的现实不匹配的时候,势必会产生压力甚至是痛苦。
如果你不希望再背负着让人无法喘息的压力继续前行,推荐你阅读这本书,西班牙正念禅师、压力管理大师安德烈斯·马丁·阿苏埃罗所著的《自我的重建》。
在这本书中,安德烈斯对压力的来源以及压力给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了以活在当下为基础的正念减压疗法。
可以说《自我的重建》不单纯是一本用来"阅读"的书,更是一本需要去"做"的书,它不但讲解了如何进行呼吸和正念冥想,还为读者列出为期八周的实践手册。
只需要按照书中的指导一步一步的练习实践,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01.压力的源头——应激
作家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后,记者问他准备怎么花那750万的奖金,他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
虽然他的作品具有魔幻色彩,但是买房还是要回归现实。北京三环的房价已经五万一平,而750万才能买120平的房子。
房子、车子、票子,每一样都足以让我们压力不堪。但是这些都不是压力最本质的由来。
要认识压力,还要先来讲一下"应激"这个概念。
"应激"是所有哺乳动物都会呈现的反应,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了一只熊,你就会马上逃跑,这就是你身体产生的应激反应。
应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惊觉阶段。当你看到熊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危险,要赶快跑。
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会进入到第二阶段,阻抗阶段。当你发现无路可跑的时候,势必会做最后的挣扎,你可能会拿个武器来进行反抗。
反抗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将会进入到第三阶段,即衰竭阶段,你会感到身体的储存耗竭,这才是我们通常定义的"压力",所以压力也经常伴随着身心疲惫。
压力催生痛苦,痛苦产生压力,这是人们无法逃脱的宿命。
要想解决压力的问题,我们要从压力的源头去处理。"应激"让我们身体内部变得失衡,那我们是否可以调节这种失衡?
答案显然是可以的,作者为大家介绍了一个强大的减压工具,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即"正念"。
02 减压的强大工具——正念
"正念"这个词可能会让人略感陌生,它是一种全意识的状态,是对当下这一刻的体验。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全意识状态,那我们可以描述一下它的反面——无意识状态。
想象一下,平时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会不会一边走,一边思考问题,这种脱离出来,让意识被其他事情占据的状态,就是与全意识相反的无意识状态。
而当我们走路的时候,我们感受身边的环境、气味和空气,全神贯注的放在当下发生的事情上,这就是全意识状态。
如果你曾经尝试过这样做,你会发现,这其实并不容易坚持。
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想东想西,跳来跳去。所以练习正念就像学习一种乐器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进行正念训练的时候,我们需要清楚它的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是觉察,我们要明确进行这项新技能训练的意愿。
其次是我们要处在当下这一刻,也就是我们生命栖息的地方,如果你开始想其他的事情,你就从当下抽离了。
最后是不做任何判断,不管是否愉快,不带任何目的,只管去做,去感受。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练习,选择一个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以无意识的方式完成的日常任务,可以在你洗澡的时候,在你刷碗的时候,或者走路的时候做正念练习。
以全意识的方式去尝试做这些事情,将注意力保持在当下,关注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身体感觉、声音、气味、情感。不做分析,不做思考,只是呈现它本来的样子。
一定要记得时刻都要去觉察心理事件,但不做判断。不带任何目的的去观察这个过程,以包容的态度接纳所发生的的一切,不执着于任何事,这是非常重要的。
举一个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例子,当领导安排一项我们不喜欢的工作,在做之前我们就会开始感到痛苦,直到做完后仍然不能释怀,这种痛苦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但当我们训练用"正念"去察觉当下的事情,只去做,不作判定。
你会发现,这时的痛苦被降低到最低点,因为在开始做这件事情之前或者之后可能会出现的额外痛苦没有了,正在做的时候的痛苦,也会因你的认真做事而忽略了。
03.主宰人生、重建压力——控制圈练习
你会如何对待压力,去饭店大吃一顿?去唱歌喊几嗓子?去健身出出汗?去旅游散散心?
这些动作其实对于我们大脑来说,并没有让情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压力问题。
应激是恐惧和愤怒调节下的产物,所以减压的第一步就是对这两种情绪进行调节,努力摆脱那种不愉快的感觉。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控制圈练习",它帮助我们反思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以此来调节我们的情绪,重建压力。
将所有的应激活动归为三个圈子中:
1. 结果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活动,是处在人的控制圈中;
2. 人没有办法进行控制,但是可以影响结果的,是处在人的影响圈中;
3. 那些我们没办法影响,但是会花时间去思考的事情,是处在人的关注圈中。
积极主动的人,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控制圈内,这才能掌控局面、主动出击、提前计划。
消极的人会关注不属于其影响范围内的事情,他们把精力浪费在抱怨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上。
比如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课程内容,提前到教室检查设备课件等等,这些都是控制圈内的事情。
而学生对课程的喜好程度,良好的课堂气氛这些都是影响圈内的事情,他们与课程中所有人的合作有关。
但是学生是否来上课,是否迟到这些则是关注圈内的事情。
正如我们的一种处世哲学所说,如果问题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你不必担心,因为担心也于事无补;如果问题出在你的控制圈范围内,你更不必担心,不如赶快去做点什么吧。
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生活中的变动,主动回应,而不是被动应对。这也是我们自己主宰人生,不被事件所主宰的关键点。
04 收获幸福的处方灵药——正念冥想
苹果手机的极简主义和完美主义的设计理念,让史蒂夫·乔布斯备受大家的推崇,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天才。
如此完美的设计,可以说得益于乔布斯的冥想。深受禅宗与瑜伽思想的影响,乔布斯非常喜欢冥想。
乔布斯不仅坚持每天冥想,而且在决策前,会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然后闭目静坐,最终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乔布斯认为,当心定下来的时候,直觉会非常地清晰、敏锐,可以透过纷扰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
风靡全球的冥想魅力在何处?
冥想强调提高专注力,能帮助人们理清思绪、"重装"大脑,它缓解人们的焦虑,是我们释放压力的"神器"。
冥想,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感知我们的情绪,不被情绪所控制。
要知道,如果把我们人生想成一条线的话,那当下就是组成线的点。人生其实就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而刹那就是现在,此时此刻连续着过去和未来。
《自我的重建》书中一直提到的活在当下的正念减压疗法,就是让我们的意识停留在当下,不执着于过去,不担扰未来。
过去和未来其实并不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有些人,为了过去的不幸而痛苦;有些人,为了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心。如果我们总是活在过去活在未来,那我们就会忽略当下而错过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时刻。
活在当下,它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说到底,我们何不如自在、洒脱、没有任何挂碍地活一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