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下,新时期城市规模和建设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高低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涉及内容较为繁杂,城市规划建设难度较高。就当前的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策略予以实践。

关键词:高地下水位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三十里坡》规划设计,2015年建成

前言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难度较大,是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是为了提升城市弹性,可以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限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认知不足,缺乏综合考量,选择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实际情况相分离,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城市发展方向发生偏离。由此,加强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有助于提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1.1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

    海绵城市主要是强调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弹性,在面对自然灾害方面可以动态调节,下雨时具备吸水、蓄水和净水能力,并且在适当情况下将蓄水二次开发和利用[1]。海绵城市可以将自然资源存储和利用,将自然净化的雨水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为城市内部系统运行提供支持。海绵城市强调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将山、水、林、河作为生命共同体,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防洪排涝,进行污染防治和污染治理工作,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维护城市内部水环境平衡与水安全,努力打造更具特色的城市水环境。

1.2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是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有助于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的威胁,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城市内部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升水环境文化内涵。

1.2.1通过治水、排水和滞水等多种措施,对城市水系统综合整治,结合防洪防涝标准,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将雨水统一收集和利用,在降低城市洪涝风险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城市内部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

1.2.2通过引水和蓄水,在城市内部建设蓄水设施,实现雨水的统一收集和利用,采用生物净化技术和设备,净化雨水,改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满足新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1.2.3通过净水和亲水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控制面源污染,改善径流水质。同时,对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净化水体,建设亲水型河岸,促使城市水环境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1.3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差异性

    我国是一个地域较为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需要予以综合考量,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建设目标,满足不同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诸如,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降雨量存在明显差异,南北方成绵城市建设需求不同[3]。南方城市气候潮湿、温暖,降雨量较大,所以海绵城市规模建设以防洪排涝为主,完善城市内部排水系统,提升水环境品质;北方城市气候寒冷干燥,降雨量较小,所以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以水资源采集和存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书资源短缺问题为主要目标。

对于高地下水位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同样不同,由于高地下水位城市自身特性,土壤入浸率较低,需水量小,排涝难度较大,所以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将防洪排涝作为主要目标,维护城市水系统平衡与安全。所以,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尊重城市差异性,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问题

    高地下水位城市主要是建立在沿海冲积平原上的城市,以宁波和上海最具代表性,其特点较为鲜明。河流水系分布密集,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地势较低,地面蓄水空间薄,总量较小;土壤入浸率较低,排涝难度较大。

    纵观高地下水位城市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内涝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出现内涝的原因较为多样,主要是由于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土壤入浸率低,排涝难度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到城市水环境品质。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有效途径

    新时期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首要一点是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和抗洪能力,同时可以充分采集和利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净化城市水环境,提升水环境品质。

3.1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战略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兼顾,选择合理措施来提升城市水系统抗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水环境品质,维护城市居民用水安全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城市内部道路和绿地采用排、渗、蓄和净等多种措施,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抗洪排涝,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对于城市房屋建筑可以推行绿色屋顶,并配备专门的雨水收集蓄存装置,滞留街区清洁雨水,尽可能降低雨水峰值流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部分无法自行控制水资源供水的城市,可以在城市街道地下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将收集的雨水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部分用于生活饮用水,部分则用于工业生产和园林灌溉等,提升城市水环境品质的同时,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

3.2提升城市抗洪排涝能力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以提升城市抗洪排涝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疏浚、挖深河流等方式,降低城市地下水位,提升城市蓄水空间;借助排涝泵站和水闸,实现对城市内部河流水位的有效控制,为蓄水提供充足的空间;结合城市生态建设要求,开挖人工湖河用于排涝,蓄存雨水,同周边的河流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水系。

3.3合理排蓄和收集雨水

    对于高地下水位城市,在城市水环境改造中,可以进一步提升海绵弹性,扩充雨水管道和泵站,建设生态树池和辐射溢流式雨水管;对于绿地区域,在周边设置蓄水模块,地域道路标高的绿地设置植草沟,促使绿地周边雨水滞留,尽可能降低道路雨水排放压力,从而实现城市内部道路的雨水合理排泄。

    在城市内部建设雨水系统,打造更加生态型的停车场和生态树池。设置雨水调蓄公园,丰富水景,降雨时能够将雨水充分蓄存和利用,维护城市居民用水安全,丰富水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水环境品质。此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雨水调蓄系统,实现街道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丰富水文化内涵的同时,为街区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城市内部的建成区,需要充分结合周边建筑和设置建设情况,因地制宜的打造雨水花园和雨水调蓄池,在调控城市内部水资源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应该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借助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升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在城市内部建立地下调蓄池,实现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戴慎志.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7,41(2):57-59.

[2]张剑瑞.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6):102-102.

[3]徐君,任腾飞,王育红等.海绵城市建设困境及解决之策——以河南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5):550-555.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