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女孩遇害,预先安全防范永远胜于事后救灾

目前的中国,打车出行貌似个非常难以破解的问题。前些日子,北京南站被掀了个底朝天。说到了晚上,正规出租车也开始干起黑勾当,把车牌遮挡起来,公然漫天要价,甚至远远超越被消费者打上铭牌的真正黑车。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明知道被坑,你没有别的选择。

在以往,有网约车可以填补这方便的空白。遗憾的是,随着不同理由的出现,对于车站,机场这些敏感的地方,网约车不敢去了。如果被抓,那是要接受天价罚款,明显的得不偿失。这样的漏洞恰好再次给因网月初出现而大幅度消失的黑车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包括再度的蔓延滋生。

作为网约车的忠实用户,我对网约车还是比较满意的。毫不犹豫的说,他出现后,我的出行首选交通工具基本无他。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价格透明。提前下好订单,收拾好所有,车辆已经在门口等待。到目的地线路距离清晰,若是想绕行加价,只有特别愚蠢的司机才会选择。

当然,和其他平台相同,网络车也存在着弊端,尤其是安全问题。这不,滴滴打车又摊上大事了。浙江乐青的女孩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残忍的司机强奸杀害。结合上半年郑州空姐遇害的事实,不少人义愤填膺,除了谴责,还非常高明的出台所谓的安全章程,同时表示珍爱生命,远离滴滴,干脆关闭滴滴得了。


如此举措,显然是相当浅薄,比较冲动的选择。公交车出事,正规出租车同样出事,难道都要立刻取缔吗?但是,对于这样的说辞,只能淡淡的冷眼旁观,不能过多表示。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任谁哪怕是可观理性的分析判断,就会被当做出事平台的说客,雇佣水军,遭遇无尽的谩骂。

在我记忆中,最早乘坐的出租车是已经彻底消失的天津大发小型面包车。那时价格就是块儿八毛的。饶是如此,都坐不起。若是去往县城,车主会提前告知,亦或是邻里之间会提前相互约好,反正就是拼车前行。整个车厢塞得满满的,我只能坐在父母的大腿上。虽然不方便,但是省钱。或许,这就是顺风车最早的雏形吧。

时至今日,我是相当的讨厌拼车,尤其是和陌生人共同结伴前行。个人认为,有钱就坐敞亮的车,没钱或者想省钱,最好方式就是搭公交。所以,直到空姐出事时,我才知道,滴滴竟然还有顺风车可供选择。当时,我就觉得这是非常畸形的产物。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度空前未有,谁肯选择他啊?

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客户群。原因很简单,就是便宜。这没有毛病。作为普通老百姓,钱在生活中是绝对的硬货,合理的节约省钱是正当的生活方式。可是,千万不能忘记的是,不能单独的为了省钱就漠视安全。都知道,在监管方面,滴滴公司对顺风车会宽松些。因为提成的利益较专车和快车会少些。


如果属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最大利益化不是错。但必须做到一视同仁。我坚信,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完成任何司机的身份背景和个人信用调查,对于类似银行,网约车等实力雄厚的平台而言,是件轻而易举的小游戏。不过要明白,后续如何安全妥善地完成监管才是最重要的。

乐青女孩遇害之前,亲戚朋友包括警方先后联系滴滴客服,得到的回应是无法核实举报人信息,怕涉及泄露司机隐私。这也是正当的理由,否则有可能遭遇因为随意泄露隐私带来的抨击。但是,滴滴缺乏的是合理的应对措施。这么大的公司,完全应该有不少高人。最起码的,比如采取举报人实名制,或者和警方迅速联动。

哪里的正规出租车和网约车少,哪里就黑车盛行。这是经常打车人的心声。可能偏颇,但也是事实。就所有的出租车辆而言,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不怕贼偷,就怕贼算。坏人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标志。碰到丧尽天良的人,真的很难躲避的,更需要每个人尽心的对待。


所以,没必要对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任何平台直接大棒打死,关注和谴责只是为了让其更好的发展。说句更难听的,出事尚可,更可怕的是,出事后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任何的完善措施予以整改,堵漏洞。如果任其发展,真的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任何时候,防范胜于救灾啊。(文/孙新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顺风车女孩遇害,预先安全防范永远胜于事后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