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手机,而是它

善意提醒:篇幅有些长,共1216字,阅读需5分钟。


“你家然然玩手机真熟练”

“一回家,立马跑去拿手机,拔数据线,划屏解锁,输密码,找到熊孩子APP,开始看”

“她才多大啊,平时肯定没少玩手机,还要不要眼睛啦”

“这么小,天天捧着手机玩,长大以后还得了”

然然是我一岁半的女儿,姐刚送她回奶奶家,回来就数落上我了。

我还强词夺理道“没有天天,只是偶尔,只给她演示一遍,就记住了,多聪明啊”

嘴上辩解,心里却回想,她一天内玩手机的时间好像越来越长,长此以往,她的视力下降不说,对她的成长也不利,开始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网上已有好多关于玩手机时间太长导致被送进医院的信息,我每每看到都担心后怕。

深思一下,毁掉孩子的是手机吗?

过满月那天,小叔家的姐姐过来,跟我聊了会,她说,每次大宝写作业,我先在一旁调节好情绪,告诉自己,不生气不生气,再陪他写,然后,就感觉心里那股火蹭蹭蹭地往上走,直到爆发。孩子还特委屈。想想那个画面就好笑。哈哈哈,请允许我笑会。

一提起陪孩子写作业,好多家长叫苦不迭。

我也看到了解过,姐陪她家丫头写作业,每次都发脾气。我一直不解,为何让家长检查作业?这样的话,老师平时如何得知孩子们学习的薄弱项呢?仅凭几次考试?检查作业留给家长,实际上是增加了家长的教育负担。老师的教育工作相对轻松了。

小时候,老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5+2=?”大家都知道答案。可老师给出了另一答案,让我记忆犹新。5+2=0。

5代表在学校的五天,2代表在家里的两天,在学校五天内学到的东西,一回家待两天,回来后就什么都忘了,等于白学,即为0。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对吧?细想,这个有趣的公式,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学校,老师的主要工作是传授文化知识,在家里,家长的责任不止要监督学习,还有最重要的如何做人做事。

由此看来,孩子的成长,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

钟世藩。他,父母早亡,9岁被寄养在有钱人家当仆人,一边做工一边努力学习,终于考上北京协和医学院。后来留学,得到医学博士学位。在他的熏陶下,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钟南山。

钟家优良传统有两个,第一就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第二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没有钟世藩的教育,也就没有钟南山的今天。

昨天,观看《挑战不可能》,五岁的王恒屹,令我印象深刻。

他会背300多首诗。从诗卷中选取十句,十句中只告诉随机两三个字,没有任何提示,让其答出全部。别说小孩,大人能做到的也是寥寥无几。跳题时,也没有撒娇,发脾气。不看他能否成功,就看他在场上冷静,沉稳。这孩子也不一般。

要说他的成功令我吃惊,不如说他那句“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来的震惊。小小的他,是什么使其成为如此模样?想来,定是少不了家庭教育。

看到王恒屹,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父母是怎样的。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所以,请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第一步,从放下手机开始做起。

感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毁掉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手机,而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