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悦读坊】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浮生六记》小记3

举案齐眉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披衣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我的性格豪爽正直,放浪不羁;芸却像儒生一样迂腐,拘谨而多礼。就算是我偶尔一次帮她披上衣服,整理袖子,她也要接连说几声“得罪”;有时候递给她毛巾或者扇子,她一定要站起身来才接过去。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不高兴,说:“你是想要用礼法来束缚我吗?古人说礼节多了反而有点虚假。”芸满脸通红,说道:“恭敬有礼,怎么能说是虚伪的呢?”我说:“对一个人的恭敬放在心里就够了,不在于这些烦琐的礼节。”芸说:“我们最亲的人莫若父母,难道可以在内心敬重,外在表现却放荡不羁吗?”我词穷了,说:“我刚才是跟你开玩笑呢。”芸说:“世上反目成仇的例子,大多都是因为开玩笑而引起的,以后再也不要这样冤枉我了,让人郁闷得想死!”我就把她拉到怀里,安慰她,这才让她重新又有了笑容。从那以后,“岂敢”“得罪”居然就成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常用语了。

一直不是很喜欢“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样的词语,总是觉得夫妻之间若是相敬如宾,总显得像是外人似的。可能大多数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总以为家里人是自己人,所以我们不必伪装,我们在他们面前保持着最真实的自己,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了外人,而把最差的脾气留给亲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最亲的人跟前最任性,如果夫妻之间也能常常保持“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状态,那么,我想夫妻之间的争吵总归会少一些。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常常哪怕是偶尔保持这样的状态呢?

亲密无间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欤?

像梁鸿与相庄那样举案齐眉般的生活,我跟芸已经过了二十三年了,时间越长,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在家里时,我们有时会在昏暗的房间或是狭窄的道路上遇到,一定会拉着对方的手问道:“你去哪里呀?”彼此还有些担心,好像害怕被别人看到。其实我们总是出双入对,刚开始的时候还犹豫着要躲避别人,后来时间长了反而不在意了。芸有的时候跟别人坐着交谈,看到我来了,就会往旁边挪一个位置给我,我就跟她并肩坐在一起,我们彼此不觉得什么,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总是奇怪有些年纪大的夫妻把彼此看成是仇人,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有的人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够白头到老呢?”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在的社会,夫妻二人出双入对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但是在过去的社会,尤其是女性总是很矜持、拘谨,“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这样的“淑女”似乎是最官方的正面形象,因此,女性总是要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这样的形象,唯恐“失礼”,再加上男尊女卑的传统,夫妻二人“拉着对方的手一起走”或者“并排坐着交谈”这样的场景似乎真的极少见。若是沈复和芸娘能穿越时空来到当下的时代,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自喜吧。


观月论世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

芸娘问:“宇宙那么大,只有这一个月亮。不知道现在这人世间,还有没有人跟你我二人一样,有如此的闲情雅致呢?”沈复说:“一边纳凉一边赏月,到处都有这样的人。如果说想与人一起评论云彩和霞光,或者是在闺阁之中求得这样的美景,这样聪慧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如果是夫妻二人一同观赏的,之后再谈论的恐怕就不是云霞了。”是啊,天下之大,赏月的人倒是也不在少数,但两口子一起赏月,品评古今,恐怕也是极少的。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当下,读书的人不知有多少,旅游的人倒是不在少数,但逢节假日,似乎每个旅游景点都人满为患,试问,旅游或者旅行的意义何在?如果说是开拓眼界亦或是大饱口福,那还好说,如若是说游历山水,寻找闲情逸趣,觅幽静之处,放逐身心,收获一份恬静,似乎还差点。若有心,家里赏月品霞亦有乐趣,无需他人知晓;若无心,即便游历名山大川也枉然,只是多了份谈资而已。

君子小人

觉其鬓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 。”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沈复闻到芸娘的鬓角边有茉莉香,十分浓郁,扑鼻而来,所以就轻拍着她的背,换了个话题来缓解气氛:“我觉得古人是因为茉莉的样子像珍珠,所以才会把它别在鬓间作为装饰,不知道这花要是沾上了女子头上的头油和脸上的脂粉,香味就更加怡人了,就连佛手都要让它三分啊。”芸止住笑说道:“佛手是香料中的君子,味道似有似无,茉莉则是香料中的小人,所以必须要借助其他的东西,它的香味就有点谄媚了。”我说:“你为什么要亲近小人而远离君子呢?”芸说:“我笑君子而喜爱小人罢了。”

一直很喜欢茉莉花的清香,可以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用“清香四溢,沁人心扉”最恰当不过,日用香精、香水、香皂、化妆品,似乎都有茉莉花的香味。芸娘却把茉莉与佛手相比,一个要借助其它东西,香味怡人却“谄媚”,是香中“小人”;一个似有似无,是香中“君子”,即便如此,还是更喜爱香中“小人”——茉莉的清香。

^�X\|��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悦读坊】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浮生六记》小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