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部分中,将探讨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中某些重要而又基础的命题。具体来说,将讨论几个概念,包括世界观、真理、证据、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常见的推理类型、可证伪性以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如果要给出一个最简短的描述,我会说“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联结的体系。
01.世界观
如果要给出一个最简短的描述,我会说“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联结的体系。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世界观:公元前300年-公元1600年之间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体系。“亚里士多德世界观”这个词并不特指亚里士多德本人所秉持的观点的集合,而是指亚里士多德死后,西方主流文化共享的一系列观点,而这一系列观点很大程度上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政治学、生物学、心理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合理方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并不是不同观点的随机集合。当我说这些观点不是随机的时候,我的一层意思是亚里士多德有足够的理由秉持其中大部分观点,而且这些观点远不是幼稚的看法。
当我说这些观点并非随机时,我的另一层意思是这些观点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观点体系。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区分出核心观点和外围观点。外围观点可以在不对整体世界观进行大量改动的情况下进行替换。一个观点如果即使本身发生变化也不对其所在的观点体系产生实质性改变,那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外围观点。试图替换哪怕一个观点都需要替换与其相互联结的所有观点,而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观点拼图。试图替换的这个观点,即是核心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随机的、杂乱无章的观点集合,而是一个相互联结、像拼图一样的观点体系。每一个观点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各部分环环相扣、具有一致性的观点体系,这就是我在运用世界观这个概念时的核心理念。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
对本书来说,“世界观”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相比于亚里士多德,有些人的观点基础与柏拉图(公元前428—公元前348年)的看法更为相近。这种以柏拉图观点为基础的观点体系就成为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以外的另一种世界观。
由一群人共同持有的观点像每个人自己秉持的观点一样,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观点体系,就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
牛顿世界观
17世纪早期,出现了新证据(主要来自于当时刚刚发明的望远镜),表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让我们把这个最终取代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观点体系称为牛顿世界观,这一观点体系以艾萨克·牛顿(1642—1727)及其同时代人的著作为基础,并在其后多年中得到了相当可观的丰富和发展。
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一样,牛顿世界观也包含大量观点,下面是其中几个例子:
(1)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大约每24小时旋转一周。
(2)地球和行星沿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转。
(3)宇宙中基本元素的种类略多于100种。
(4)物体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主要受外力影响(比如重力,这就是为什么石头会往下落)。
(5)组成像行星和恒星这样的物体的基本元素与组成地球上物体的基本元素相同。
(6)描述地球上物体运动行为的规律(比如,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趋向于保持运动状态)同样适用于行星和恒星这样的物体,等等。
这些观点和其他上千条观点共同组成了牛顿世界观。
牛顿世界观也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每个观点像拼图的拼板一样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并环环相扣的体系。尽管亚里士多德体系和牛顿体系都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它们是不同的拼图,其核心观点存在巨大差异。
结语
在结束对世界观概念的初步介绍前,我想再简单探讨两点。第一点关于我们所掌握的、可以支持组成我们世界观观点的证据,第二点关于组成我们世界观的很多观点所具有的明显常识属性。
证据
你用来支撑这个观点的证据与你的观点拼图紧密相连,也就是与你的世界观紧密相连。
总之,我们只能为我们所秉持的极小一部分观点拿出直接证据。对我们的大多数观点(也许是几乎所有观点)来说,我们之所以秉持这些观点,主要在于它们可以跟一个很大的、其中各个观点相互联结的观点集合拼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秉持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它们可以跟我们的世界观拼合在一起。
常识
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牛顿世界观,而当谈到牛顿世界观时,所提到的大部分观点似乎都变成了常识。
简言之,从任何一个世界观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一世界观的观点都显而易见是正确的。所以,诸如“我们的基本观点看起来是正确的、看起来是常识性的、看起来显然是对的”这类事实,都不是特别好的证据,不能证明这些观点是正确的。
02.真理
一个似乎传播非常广泛的观点是,事实的累积是一个相对直接的过程,而科学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正确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事实。这两点基本上都是对事实、真理,以及两者与科学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
基本命题
事实和真理的定义往往依赖于彼此。人们在被问到“什么是真理”时,常常会回答,“真的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而当被问到“什么是事实”时,又会说“事实是为真的东西”。事实上(这里我并没有用双关语),我使用的字典里,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
像这样用事实定义真理,又用真理定义事实的循环对解决我们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建设性作用。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事实?真的/事实性观点和假的/非事实性观点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决定某些观点是真的/事实性的,而另一些观点则是假的/非事实性的?
本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真理进行讨论,并体会其中所涉及的复杂性。在过去这些年里,关于真理,还是出现了某些标准性的观点,我们至少可以大致了解这些标准性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其中某些复杂性。
澄清问题
在进行我们这样的研究时,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始终记在脑中,将会是一个很有益处的做法。同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可能相关的问题区分开来也是值得一试的做法。
当我提出“什么是真理”的问题时,我脑中出现的中心问题是:是什么使真的叙述或真的观点成为真的?又是什么使假的叙述(或观点)成为假的?换句话说,真的叙述(或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可以使它们成为真的,而假的叙述(或观点)又有什么共同点可以使它们成为假的?
关于真理的中心问题经常被人们与关于真理的认识论问题相混淆。一般来说,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学说,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于真理的一个核心认识论问题是,我们通过什么方式知道了哪些叙述和观点是真的?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再次说明一下,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真的叙述(或真的观点)大概也具有某些共同点,使它们成为真的叙述(或真的观点)。而这就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核心问题:真的叙述(或观点)有什么共同点而可以使它们成为真的?多年来,已有大量关于真理的理论,作为这个核心问题可能的答案被提出。这些理论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被划为两类。我们将把第一类理论称为真理符合论,而把第二类称为真理融贯论。
真理符合论
概括地说,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真的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现实相符合。决定一个假的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现实相符合。真理符合论里所使用的“现实”,不是“你的现实”“我的现实”“心理学家蒂莫西·利瑞的现实”,也不是某个受致幻药影响的熟人的现实,或者任何类似的现实。实际上,“现实”指的是“真的”现实,这样的现实是完全客观的,独立于我们,通常也绝不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如何认为的。
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独立、客观的现实相符合;决定一个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那样的现实相符合。
真理融贯论
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连贯一致,或紧密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它可以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而决定一个观点为假的因素则是它不能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
融贯论的不同种类
融贯论实际上也是一个理论类型,在这个类型里还有许多具体的理论。不同的融贯论之间,主要差异在于把谁的观点算在观点拼图里。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某个人的观点,那么这可能就是个人主义融贯论。在个人主义融贯论中,真理是相对于所关注的个人的。
如果我们选择关注某个群体的观点集合,那么所能得出的就是一种非常不同的融贯论,可以称之为团体融贯论。以科学为基础的融贯论。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宗教经文的字面解读常常会带来不同寻常的观点集合,比如地平说学会和地心说学会的观点,这两个学会的成员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个人主义融贯论和以科学为基础的融贯论是关于真理的两个不同的理论,尽管两者都属于融贯论。
认知表征是指个体经知觉而将其外在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事件进行认知表征的过程。认知表征的实质其实就是,观念、事件和事物在心中是如何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
真理符合论的问题和困惑
认知表征是指个体经知觉而将其外在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事件进行认知表征的过程。认知表征的实质其实就是,观念、事件和事物在心中是如何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
知觉表征论是一个关于感觉的概括性理论,涉及我们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等。
从本质上讲,知觉表征论的核心是:感官为我们提供了外部世界各种物体的表征(对视觉来说,这些表征大致类似图画)。同样地,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不过,这个观点同时也有些有趣的推论,而这些推论却直接影响了真理符合论。这些推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这个观点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这个世界都是隔绝的。更具体地说,我们没有办法确定自身感官所提供的表征是否准确。这是个非常有力的论点,所以我将花些时间来论证一下。
具体来说,我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如果知觉表征论是正确的,为什么我们无法确定自身感官所提供的表征是否准确”。第一种解释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评估表征的准确性,而第二种解释则围绕一个我称之为“《全面回忆》情境”的概念。
评估表征的准确性
如果自身感官为我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表征,那么接下来一个合理的问题就是这些表征是否准确。正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要评估感官提供的表征是否准确,我们需要把这些表征和表征所代表的事物进行对比。
《全面回忆》情境
《全面回忆》是一部科幻电影。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未来的24世纪末,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想去旅行却负担不起旅费,那么他有一个更便宜的选择,那就是把旅行的体验植入自己的大脑中。也就是说,有公司专门经营这种虚拟旅行。你只要交钱,这个公司就会把一个机器连到你身上,你可以选择一段旅行,然后关于这段旅行完全现实的体验就会直接植入你的大脑中。这些体验来自于特别真实的虚拟现实,让人们无法把它们与现实事物区分开来。
总之,尽管我们都认为自己的体验来自于“正常”的现实,但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些体验不是来自于某种《全面回忆》情境植入我们大脑中的现实。简言之,我们无法确定现实真正的样子。
真理融贯论的问题和困惑
没有独立存在的真理,确切地说,真理都是相对于某个个体而言的。
总之,个人主义融贯论是一种极端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相对主义。虽然并不能因此一概而论地认为个人主义融贯论都是不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都认为像这样具有如此强的相对性的视角是无法接受的。
根据团体融贯论,如果一个观点可以与某一群体(具体是哪个群体要根据所涉及的融贯论版本来决定)整体的观点集合拼合在一起,那么这个观点就是真的。这种理论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考虑一个群体可能秉持错误观点的可能性;
(2)没有办法明确哪些人可以算作群体的一分子;
(3)对任何一个群体来说,都不存在一个由整个群体共同秉持的、具有一致性的观点集合。
群体的边界模糊,要准确界定一个群体的成员,就算不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很困难的。
总结一下,个人主义融贯论似乎会陷入一种让人无法接受的相对主义。另一方面,团体融贯论似乎避免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但是同时又带来了几个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不管是真理融贯论还是真理符合论,对关于真理的核心问题,都无法提供让人完全满意的答案。
哲学思考:笛卡尔和我思
在本章前面的部分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都认为关于知觉的一般观点,也就是知觉表征论,是对知觉工作机制的常识性描述,所以,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办法确定现实真正的样子。这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结论,有了这个结论,有人可能就会提出合理的疑问,“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完全确定的事物?”
可以合理地认为笛卡尔的“我思,我存在”确实是一个我们可以完全确定的观点。可以肯定地说,笛卡尔找到的可以完全确定的观点非常少(可能只有一个),并且后来被证明,这些观点所构成的基础太小了,人们无法在其上进行知识构建。
结语
本章开篇曾提到,一个看起来相当普遍的观点是:科学的目标是创造出真的理论,并用来描述相当直接、明确的事实。现在,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把科学本身,或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都简单地看作是体现“科学的目的是不断创造出更多真观点和真理论的集合”的过程。
03.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毫无疑问,事实与科学,彼此之间紧密相连。不管你想从科学理论中得到什么,人们对科学理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它应该描述相关的事实。然而,“事实”这个概念比人们一般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初步观察
这一类以观察为基础的事实,通常被称为经验事实。我们把一支在桌子上看得到的铅笔放到抽屉中,你无法直接看到铅笔的存在,但依然相信铅笔在抽屉中,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源于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大部分人无法想象物体在我们观察不到的时候就不再存在了。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一个判断,那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大部分物体是稳定的,即使在没有被观察到的时候,仍然保持存在”。对此,我们深信不疑,而这正是我们认为抽屉里有一支铅笔的根源。
但在看待科学史的各个理论和这些理论需要尊重的事实时,从事后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事实——尽管人们认为是比较明确的经验事实,但其实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们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一些哲学性/概念性判断。
重点是,一边是经验事实,另一边是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它们并不是绝对界限分明的两个类别。换句话说,大部分观点都不能简单归为一类或另一类。相反,大多数观点的基础都既包括经验性的、通过观察得来的证据,也包括对我们所处世界更概括性的认识。
基于上面这些讨论,用连续统的概念可以更好地进行解释。在连续统的一端是最明确的经验事实,比如“书桌上有一支铅笔”,而在连续统的另一端是最清晰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比如“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的观点。
对于我们所秉持的大多数观点,我们把其中大部分都当作事实,这些事实在连续统里的位置都在最明确的经验事实和最明确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之间。也就是说,我们秉持这大多数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有经验性的、经过观察得来的证据,另一方面是这些观点能与我们的整体观点拼图拼合在一起。
关于术语的一点说明
我们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术语来描述那些一开始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至少在某个特定的时代里)而且被认为有合理支撑,但后来被证明错误的观点,比如关于天体沿正圆轨道进行匀速运动的观点。要归纳描述它们,一开始在我脑中出现的两个备选术语分别是“假说”和“观点”,但这两个词都不是非常合适。
在归纳那些人们深信不疑而又有强有力证据支撑的观点时,把其中一些更依赖于相当直接的、经过观察得来的证据的观点归为经验事实,而把那些与一个人整体世界观紧密相连的观点归为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结语
不要把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看作两个泾渭分明的类别。大部分观点的基础都是既包括经验性证据,又包括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更一般性的认识。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之间的区别并不取决于这些事实是否被证明是正确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我们根据什么类型的原因来相信这些事实。
04.证实与不证实证据和推理
具体来说,我们将首先研究在科学领域常见的两种证据和逻辑推理模式(同样地,这些证据和逻辑推理类型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为方便起见,我将把这两种推理模式分别称为证实推理和不证实推理。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证实推理是一种归纳推理,而不证实推理则是一种演绎推理。证实推理的归纳推理性质和不证实推理的演绎推理性质都具有一些重要影响。要理解这些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不同之处。
你可能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在某些情况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确实是像这样,但总的来说,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所以并不是概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特点的好方法。
归纳推理的特点:在一个好的归纳推理过程中,即使所有前提条件都是真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的。
演绎推理论证过程的特点:在一个好的演绎推理过程中,真的前提条件就保证了真的结论。
你应该还记得证实推理模式是一种归纳推理。正因如此,有时证实推理模式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也就是说,证实推理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就是为某个理论提供支撑,但是不管存在多少被证实了的预言,仍然存在这个理论不正确的可能性,这完全是由证实推理模式的归纳推理性质造成的。大多数科学理论从很大程度上说都是由归纳证据所支撑的。
在正确性方面,科学领域的理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质疑,但这并不是这些理论的小瑕疵,也不是重大缺陷。相反,这种情况无非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证实推理模式是广泛用于支撑科学理论的推理模式,另一方面是证实推理模式是一种归纳推理。实际用于证实科学理论的证据所涉及的因素往往比人们通常所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
然而,通常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存在不证实推理证据时,在什么情况下放弃整个理论更合理,而在什么情况下摒弃一个或几个辅助假设更合理。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而且重点是,没有什么秘诀可以帮助我们来作答。
总之,现在我们得到了关于不证实推理模式及不证实推理证据最重要的两点。第一,在面对能证明一个理论不正确的证据时,可以坚持这一理论,同时摒弃一个或几个辅助假设。这不仅仅是个观点,有时确实是更合理的做法。第二,对于“在什么情况下放弃整个理论更合理,而在什么情况下摒弃一个或几个辅助假设更合理”的问题,没有一刀切的标准答案。
结语
科学领域里(在日常生活中同样)的证据和推理都出人意料地复杂。
05.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关于科学方法的这段讨论将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让我们看到某些关于进行科学研究的适当方法的观点,比如,我们将会看到亚里士多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现在通常被认为适当的方法之间存在怎样巨大的差异;第二,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围绕在科学方法论周围的某些命题,而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章节中对科学史上具体实例里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是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方法)进行讨论。
奎因-迪昂论点
迪昂论点是科学哲学中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涉及一系列相互交织又颇有争议的命题。在这一部分中,将研究与奎因-迪昂论点相关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借用奎因的一个说法)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整体来面对“经验的裁判”;通常不存在可以用来判断两个竞争理论中哪一个正确的“关键性实验”;非充分决定性的概念,也就是现有可用的数据,通常不足以让人们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论。
观点集合和经验的裁判
考虑到辅助假设所扮演的角色,当我们进行一个实验时,比如验证某个特定假设的实验,我们并不是真的只对单个假设进行验证。事实上,重点是,这个实验更像是验证主要假设以及周围所伴随的辅助假设。因此,我们通常所验证的其实是一个观点集合。
奎因说法背后的关键点,也就是: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整体来面对经验的裁判。奎因多次为更激进的观点争辩,他认为一个人的整个观点网络,也就是我们整个内部相互联结的观点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面对经验的裁判
尽管奎因和迪昂的观点在细节上有些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大致共识,也就是验证通常不是针对一个孤立的假设,相反,这样的验证通常是针对由一定数量的观点所组成的观点集合。而且,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这个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奎因-迪昂论点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关键实验
关键实验的想法是,当面对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时,有可能设计出一个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结果,两个理论的预言是相互矛盾的。理想的情况是,由于两个理论的预言相互矛盾,这样一个实验至少可以证明其中一个理论是错误的。
几乎毋庸置疑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关于实验结果,尽管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做出的预言相互矛盾,但这个实验结果可以与两个相互矛盾的理论都分别吻合。
对奎因-迪昂论点的这个方面还存在另一种解读,那就是认为这个论点的这个部分所表达的观点是,任何实验结果,无论是什么,都可以与任意一个理论相吻合,这个表述更强有力,也更具争议。
总结一下这个简短的小节:尽管存在一个大致共识,也就是奎因-迪昂论点的主要内容涉及针对关键实验概念的某种怀疑论,但是对于这个怀疑论应该解读到何种程度,却远没有形成共识。
理论的不充分确定性
科学哲学中另一个经常被讨论的命题之一,通常被称为理论的“不充分确定性”。把所有这些因素放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现有数据,包括所有相关实验的结果,都绝不可能完全确定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同时,所有数据和实验结果也绝不可能明确证明任何相互竞争的理论是不正确的。简言之,很多相互竞争的理论通常都可以与所有现有证据相吻合。对此,通常的描述是,根据现有数据,理论都是不充分确定的。
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在你上学的某个阶段,你可能学习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尽管关于这种方法的确切构成,不同的书、不同的流派在表述上多少都有些不同,但总的来说,通常认为这个方法包括:①收集相关事实;②收集解释这些事实的假设;③验证假设,验证的方法通常是进行可以证实或不证实(使用类似前面讨论过的证实和不证实推理的模式)这个假设的实验。
亚里士多德的公理化方法
这样的方法通常被称为公理化方法,也就是说,这些方法是基于从某个意义上说是确定的或必定为真的基本原则的演绎推理。亚里士多德是这种方法的支持者,而且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来获得科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正确的方法。
前面给出的论证过程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像这样的论证过程被称为三段论。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都应包括实证,所谓实证其实就是一个三段论的链条,其中最后一个三段论的结论就是所要解释的内容。
正如前面提到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科学知识必须是确定的知识,或者换一种说法,三段论链条中最后一个的结论必须是必定为真的。请注意这个概念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概念有显著不同。现在,科学的目的通常被认为是提供可能正确的理论,但是我们并不期待科学能保证这些理论是正确的(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科学并非如此,在17世纪前,对科学知识的普遍看法也不是这样的。科学知识必须是确定的知识,而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通过演绎推理得来的。
当然,三段论链条不可能无休止地延长,所以在某个点上肯定有某些前提是必定为真的,但本身并不是通过位置更高的三段论链条得到的。这些起始点,也就是这些本身必定为真的前提,通常被称为第一原则。第一原则被当作是关于这个世界基本的、必定为真的事实(顺带提一下,在19世纪,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发现让人们开始对“讨论这样的公理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真的’是否还有意义”产生了严重怀疑。)。
笛卡尔的公理化方法
笛卡尔所感兴趣的也是利用演绎推理从必定为真的起始点得到确定的知识。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当笛卡尔试图找到得到一致认可的起始点时,遇到了大致相同的问题。
波普的证伪主义
事实上,他认为没有哪一个科学方法是明确的。然而,他确实认为证伪是科学的一个关键元素,也是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的关键前提。
总的来说,波普认为科学强调的应该是尝试对理论进行反驳,而不是证实理论。根据波普的观念,对很多理论来说,找到证实证据实在太容易了。借用波普所使用的一个例子,也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波普认为这个理论所做出的“预言”已经非常概括化,几乎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被解读为证实了这个理论。因此,这种理论的证实证据对波普来说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爱因斯坦的理论与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相比,就是一个更好的科学理论范例。总的来说,对于波普而言,这就是好的科学的特点,也就是科学应该强调证伪而不是证实,应该努力寻找有风险的理论。
如果一个理论做出了预言,但实际结果与预言并不吻合,那么始终存在的一个选择是摒弃某个辅助假设而不是摒弃主要理论,而且这个选择确实通常都更为合理。简言之,尽管毫无疑问,不证实证据在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围绕这类证据的命题却非常复杂,从而使不证实,或者说证伪,不太可能成为科学的核心特点。
假设演绎法
假设演绎法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或一组假设(或者更宽泛地说,一个理论)可以演绎出一系列可经观察得来的结果,然后去验证这些结果是否可以观察得到。
假设演绎法所关心的通常不是假设本身是如何形成的,而是对假设进行辩护或证实。在科学哲学中,这个区别(也就是假设是如何形成的与假设是如何被证明或证实之间的区别)通常被描绘为发现语境与辩护语境的差异。发现语境通常被认为是两者之中更复杂的那个,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会看到,实际上,假设与理论形成的方式出人意料地多样和复杂。然而,正如我们正在讨论的,即使是辩护语境(粗略地说,也就是指我们准备为某个假设或理论进行辩护或证实),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极为复杂的。
同样地,假设演绎法,归根结底也就是证实和不证实推理,在科学中毫无疑问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然而,基于我们在前面探讨过的命题,尽管假设演绎法是在科学中运用的一个方法,但称它就是科学方法却会令人产生误解。
06.哲学插曲:归纳的问题和困惑
休谟的归纳问题
几乎所有推理过程都包含隐含的前提,而且这一点并没有特别出人意料或不同寻常之处。
休谟的归纳问题与涉及未来的推论有关
未来会继续像过去一样———第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是,为什么这个隐含前提是必需的。这个隐含前提之所以对任何关于未来的推理都是必需的,只是在于如果未来不是继续像过去一样,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将获得的经验有任何指导意义。换句话说,如果“未来将继续像过去一样”是不正确的,那么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就没有指导意义,因此,对未来的推理就不可信了。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未来会继续像过去一样?
简言之,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每一天或多或少都与前一天是相像的。这似乎就是让我们认为未来的事物多少都与过去的它们相像的基础。
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未来像过去一样。
【未来会继续像过去一样。】
所以 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像过去一样。
然而,上面这个推理显然是个循环,也就是说,它把整个推理过程试图建立的结论当作了前提之一。换句话说,前面概括出的这个推理是否为真取决于这个推理本身得出的结论是否为真。这很显然是循环的,因此不能提供足够的理由使推理的结论得到认可。
总结一下,休谟的观点是每一个归纳推理都依赖于“未来将继续像过去一样”的隐含前提。但是,用来解释支撑这个隐含前提的主要(似乎也是唯一的)方法是循环的,因此,看起来这个关键的隐含前提无法得到足够支撑。所以,关于未来的推理依赖于一个无法得到支撑的假设,这些推理从逻辑上也就无法得到支撑。
首先请注意,休谟的观点具有很强的一般性。它适用于所有关于未来的推理
其次,也是理解休谟的一个重点,那就是休谟没有试图说服我们不去做关于未来的推理
休谟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从逻辑上为我们关于未来的推理提供依据,而他的答案是:我们不可以。
亨普尔的乌鸦悖论
在我们思考一个概括性观点(就像前面提到的关于类星体的观点)时,我们又观察到了大量实例与这个观点相一致,并没有一个与之相悖,我们就会倾向于把这些实例作为这个观点的归纳支撑。
亨普尔指出,当我们试图找出概括性观点的逻辑结构时,困惑就产生了。
(1)所有类星体都在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
(2)所有距离地球不遥远的物体都不是类星体。
他所指出的是在归纳推理中一个看似非常基本的模式,其实包含了某些奇特之处。
古德曼的绿蓝问题
前面讨论过的休谟的归纳问题,现在有时被称为归纳的“旧”谜题,与由尼尔森·古德曼所提出的归纳的“新”谜题相对应。第一个判断,用前面提到过的术语来说,就是古德曼所说的“可预期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有一个合理的预期,那就是这个判断可以适用于未来将见到的绿宝石),但第二个判断就不是“可预期的”判断了。那么,一般来说,“可预期的”判断和“不可预期的”判断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呢?
德曼提出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两种判断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尽管古德曼的归纳新谜题并不是一个实用的问题,因为它并没有影响科学的日常进程,但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些关于归纳推理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认为可以适用于未来的判断与不能适用于未来的判断之间有什么区别。
07.可证伪性
基本概念
对某个具体理论,当你觉得存在一种“这个理论也许不正确”的可能性时,你所持的态度就是可证伪性。
当人们谈论或者撰写关于可证伪性的文章时,往往会把它当成理论的一个特点。换句话说,有一种普遍但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在谈到这个或那个理论时,说它是可证伪或不可证伪的。然而,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并不是谈论这个命题的最好方法。通常,可证伪性是对某个特定理论所秉持的态度,而不是这个理论本身的一个特点。
“一个理论本身是不可证伪的”这一说法通常并不准确,实际上,关键的因素是你对这个理论的态度,而且正是这个态度决定了你认为这个理论是可证伪的还是不可证伪的。
复杂因素
在几乎所有现实生活的实例中,人们的主要分歧点并不是一方或另一方在面对足够多证据时是否愿意放弃自己的理论,而是什么样的证据可以算是最有意义、最重要的证据。
重点是,人们所认为的最有意义、最重要的证据与其整体世界观是紧密相连的。
要证明人们认为自己的理论不可证伪其实非常复杂,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说人们不接受别人提出的证据。
可证伪性是一个比其乍看起来要更微妙、更复杂的命题。
08.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看待科学理论的两种常见态度。它们通常被称为工具主义(或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首先,我们将讨论与科学理论相关的两个命题,也就是预言和解释。
预言和解释
“我们想从科学理论中得到什么?”:做出准确预言的能力就是我们希望从科学理论中得到的。除此之外,存在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我们认为理论的另一个特性就是解释相关数据的能力。 如果你根据某个理论预测了某个数据或观察结果,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理论解释了这个数据或观察结果。“理解”是指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全面地领会数据和观察结果。
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对任何一个适当的理论,预言和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尽管解释和预言是理论最重要的特点,但仍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我们唯一希望从理论中得到的特点。
我们是否需要理论反映现实事物的情况,这是个很有争议的命题,也正是这个命题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区分了开来。对工具主义者来说,一个适当的理论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反映或模拟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对现实主义者来说,事情恰恰相反,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不仅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而且要反映现实事物的真实情况。
简言之,周转圆就是行星运行轨道所形成的一个小圆圈,其中心围绕另一点运行(这一点虽然并不一定就是这个系统的中心,但通常情况下都是)。
很大一部分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都认为一个科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和预言相关数据,而这个理论本身是否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一点都不重要。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这种看待科学理论的态度通常被称为工具主义,而秉持这种态度的人就被称为工具主义者。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者也认为科学理论应该解释和预言相关数据,但同时认为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必须是真的,也就是这个理论必须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作者认为最准确的观点应该是,托勒密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所秉持的态度中既有工具主义成分,又有现实主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