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教育》‖真实的教育


带学生下厂实习,班主任是要随行管理的。记得当时有个强烈的困惑,这些在学校里乖巧懂事的同学,换了一个环境后,却悄悄地变了。我努力让他们养成的读书习惯,一旦没有了我的监督,他们捧起的是手机;按规定,晚上要住宿舍,且到时间有人查寝,可偏偏有人我行我素,不回寝却不打招呼,批评过下次该如何还如何;看到老师开始变得漫不经心,强调过的事情不走心,以致于出了好两次事故。当时我确实很困惑,难道两年半的教育痕迹,这么快就要都抹去吗?那教育的意义还有多少?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直到读了李希贵老师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我才得到启示,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不全是真实的教育,带着伪真实,因而我们看到的局面也带着伪装的面具。

教学上。在职校的课堂里,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我就喜欢问:我讲清楚了吗?学生边点头边嗯。继续问:你们听明白了吗?学生还是边点头边嗯。这样的局面多和谐呀,于是我又问:那谁来跟我复述一遍刚才的问题?下面立刻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后来我明白,他们在之前的课堂上就是这么过来的,习惯性附和,习得性无助后的应激反应。老师的教授程度不可能照顾所有人,排名靠后的同学只能越来越不懂,他们的反应许是他们最后的尊严了。


思想品行上。把学生教到什么程度算好是说不清的,那就量化。每周有考核记录,每学期有思想道德素质考核汇总,标准是一刀切的,不考虑起点,不考虑个性,当然更不可能考虑背后的家庭条件和耐受度,拿统一的框套一下,优良合格就定好了。而那些考核优秀的孩子就是他最真实的状态吗?未必,毕竟为了拿到优,伪装自己假表现都是可以的,这些可是事关升学的。这也就是当某一天发现品学兼优的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甚至轻生时,大家很是诧异,没法感知他表演的痛苦,只是我们也没有给到他们更真实表现的环境和条件。

班级建设上。班级建设方法多多,但大搞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是常用的手法,毕竟我们一直以来倡行的是集体主义。可是真的所有活动都适合所有人吗?比如运动会入场式的跳操,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同学跳得特别艰难;比如合唱比赛上,五音不全的同学也没法拒绝,他可能想说“我不合适,我就不参加了吧”,但一句“班级活动全体都得参加”压下来,大家也只能咬着牙上了。

而班主任面对几十号人的班级,往往感到分身乏术,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班级里,成绩最优的和表现最差的同学会受到老师最大的关注,更大的中间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一个家庭里的老二现象,其实在班里照样存在。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他们都是真实生活在一起的,我觉得我们确实也没有给他们太多表达真实自我的机会,维稳的前提下,大家相安无事就是最大的体面了。

记得有个同事说起,班级里有个同学平时表现一直很好,看起来随和大方,人缘好,上进,可某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和老师吵了几句,就要冲出去跳楼,好几个人拽住他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后来去医院一查,原来是抑郁症,孩子已经很多年不跟任何人交心沟通了,所有的事一个人扛,终于到了极限了。可平时父母没发现,老师同样也没觉察(同样是老二现象中的老二,表现很平稳,也就不会轻易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原来表面相安无事,底下却可能是风云诡谲啊!


因此我认为我们接下去的教育也许更多的要去探索真实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对学生个性化意见有更多的包容和引导;不以统一的评价机制去衡量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表现平台,让他们尽量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老师能给到每个学生关怀和个性化的辅导,因材施教在书里,更要在实践里。

当然这些都要求老师更有智慧更有高度,考验是肯定的,可是我相信接下去这些应该是教育必然的走向,也是对老师必然的要求,虽然以现在的大班制,做起来几乎不可能,只是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家庭教育困境明显,是所有教育从业者面临的无法逃避的现实。

一点浅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向个体的教育》‖真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