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书还是写不出来文章?

作者:知见

字数:1320

图片:unsplash



很多人一年读很一百本书,甚至有人一天读一本书,读书的效率是蛮高,实际收获却微乎其微。内容到底讲了什么自己完全不记得。我之前也有过这样的困扰,读书输出不了文章。如果不写出点什么文字,总觉得自己读了也白读。

听了樊登老师讲的《不拘一格》里面的内容,我仅仅听了一遍,就听懂了。而且写了一篇观点文,写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而且是我听完3个小时以后输出的一篇文章。不仅没有忘记里面的重点内容,而且文章的结构以及构思很完整。

我输出文章以后发到写作社群中,老师的点评评价也是蛮高的,没有需要修改的内容,通过这篇文章的输出我总结以下几点。

1书的内容没有和自己产生共鸣

书中的文字我们都认识,组合在一起意思也大体都能看懂,可书中的内容不是你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不能和书中的案例产生共鸣,无法和我们的经验精力还有我们的学识产行链接,所以我们虽然在读书,但是对书中的内容无感。没有拍案叫绝的深刻感触,就无法与读者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这就像我们工作中遇到同行,总能产生共鸣,总有很多话题和聊,我们读书也一样不是我们对所有的书都能产生有话说的感受,没话说的时候就了解一下书中的内容,有话说的时候可以输出一篇文章。

我们读书和写作不能太功利化,不能说我读一本书就要有说收获。其实一本书的成本几十块钱,收录了作者一生的学识,那么我们能记住其中一句话也算是值了,不一定非要把书中的知识点全部吸收。



2书的内容深奥与当前认知不符

很多书豆瓣上评价非常高,而且很多书友以及各大知名大学也有推荐,可是当我们读完以后并没有觉得自己收获有多大。而且书中的知识晦涩难懂,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能学到什么,学完之后我能改变什么?读完之后还是一脸懵。

我们可以从简单易懂的书开书读起,读我们感兴趣的书,当书读多了,知道的多了,读书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作者说什么自己都能举一反三的思考,他说的对与不对了。我们也就能输出一篇文章了。

我们和周围的人聊天,无论是赞同还是反驳,我们总能进入一种愉快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朋友说的话题我们都懂,他们都是用平常接触的词汇,我们的认知水平也相差无几。

读书是把你带到另外一个维度,接触比你更厉害的人,看书的过程中超出自己的认知之后,你只有听他讲的份,而且自己的感受像听天书一样。所以我们才写不书感悟,无法得到收获。

3书的内容枯燥无聊

书的内容枯燥无聊,你的眼睛在看书,耳朵在听书,其实你的大脑是在神游的状态,没有与书产生交流。仅仅是大概浏览了一遍,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我们只有大脑皮层感到兴奋,并且急需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才能吸收更多这本书中的内容。

这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同一个教室一群学生在上课,有的人就能成为学霸,有的人只能是学渣。因为学渣上课感觉书本上的知识枯燥无聊,没有打游戏能让自己兴奋。当我们感觉到读书无聊的时候,不要纠结他到底是不是一本好书,直接放弃,他不适合你。

读书及时的止损极为重要,与其浪费时间读一本不感兴趣的书,不如玩游戏更有意义。读不进去的书我们自然吸收的少写不出来文章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我们读书不要纠结读什么,而要看这本书到底对我有没有用,我能不能写出文章并且能实际应用的我的生活当中。

无戒学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读了书还是写不出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