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6万年前的小聚落到首都,北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11月26日,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89名师生,由师大研学和天马行知共同组织来到首都博物馆开展以“知北京,爱北京”为主题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北京五十多万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深入品读京城文化的独特韵味,为同学们揭示了北京作为一座融合了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的城市逐步递升为中国首都与文化中心的历史规律。

谈起北京,你会第一时间想起什么?

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安门、故宫、长城、胡同儿……

除了这些,还有其它能代表北京的吗?当然也有很多,但恐怕只有上面那几样才是最家喻户晓的,事实上,很多人对北京的了解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信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深入。

北京是如何从原始聚落形成城市的?

北京成为北方的政治中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为什么北京会被统治者选作都城?

北京在被称为“北京”之前有过什么名字?

现在的北京民俗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

想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需要你多下些功夫做做功课才能弄清楚,而首都博物馆则是你找寻这些问题答案的最快捷的途径,它仿佛是一部巨大的文物史书,用历史实物告诉你不同年代的历史文化风貌,既生动又形象。

怀着好奇的心情,同学们来到首都博物馆,开启了一段穿越历史时空的趣味之旅。

从聚落到首都,童眼观北京

在北京历史文化展区,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了解了从46万年前的远古时期至新中国建立这一漫长的岁月中,北京从原始聚落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以及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 

进入展区前,研学导师让同学们猜一猜北京多少年前开始有人类活动,有孩子随口答道,大概有几千年吧,当老师讲到北京拥有约50万年人居历史、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余年建都历史时,同学们无不骄傲于北京悠久的历史。


在文明曙光·史前时代展区,当同学们看到展柜内简单古朴的陶器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仿生陶猪深受他们的喜爱,有同学向研学导师提问:“老师,为什么这只小猪既有点像野猪又有点像大肥猪呢?”导师解释:“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发现这只小猪的獠牙已经很小,吻部也变短了。说明当时野猪经过人类一段时间的驯养已渐渐表现出家猪的特征了。”同学们带着兴趣探索,在各类文物前走走停停,从夏商周、秦汉魏晋北朝到隋唐五代,城市文化特征日渐成熟。

辽金时期,金朝海陵王时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北京自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都城,同学们海陵王迁都场景前驻足,看着古城墙以及鳞次栉比的建筑,彷佛置身于那段历史。


在国际都会·元这一章节,同学们带着研学手册中的问题,找到了西山卧佛寺(佛教)、房山景教十字寺(基督教)、北京牛街礼拜寺(伊斯兰教)、北京白云观(道教)等文物遗存,侧面证实了在元朝北京已经成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心。

从元到明北京的都城文化日益走向成熟与繁荣,但是历史也有很多曲折,在明朝北京保卫战场景还原中,同学们了解了明朝那段纷乱的历史,有孩子还背起了这场保卫战的主角于谦的《石灰吟》,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满族入主中原后,清朝康雍乾时期北京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富庶、繁华、壮美的大都市,展品中金银书画陶瓷等极尽精美奢华。

1912年清廷被民国取代,北京成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为北平。1937年抗战爆发,古都遭到日本侵略者掠夺和摧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保卫北京抗击侵略者而战。研学导师讲道:“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在军事会议上慷慨陈词:‘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吾辈首当其冲者,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同学们听到佟麟阁为抗战、为保卫北京而牺牲的历史故事之后,肃然起敬,对“佟麟阁路”这四个字有了新的认知。

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结束,和平解放后的北平,成为中国解放区首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人民首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今年恰是成立70周年,同学们在展馆营造的场景中观看开国大典,沉浸其中。或许他们在想哪些为新中国建立的先辈是如何奋斗的,或许他们在想封建帝国的首都是如何运转的,或许他们在想原始聚落的北京人是如何生活的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知道北京城从何而来,千百年来经历了什么,哪些值得铭记和效仿的,以及脚下的这座城市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国情,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国意识。 

父辈的记忆: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北京民俗

一来到五楼的展厅,同学们对眼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感到很亲切,一些场景在北京的民俗庙会上都有出现,虽然现实生活中几乎见不到,但对于父母那代人,可都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五楼的“老北京民俗”展厅所展示的场景和文物多定形于清末年至民国年间,以最具北京民俗特色的元素符号——胡同、四合院的形式进行展览布局,巧妙地将最贴近生活的人生礼俗,浓缩在老北京的一户“胡同人家”,这些主题有婚礼礼俗、祝寿礼俗、添丁礼俗、过年礼俗,同学们穿梭于期间,仿佛来到一户老北京人家里做客参观。

一些单个的小物件,现在还会偶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一位男同学看到一件座钟,兴奋的说道,他们家里也有一个类似的,他爸爸很喜欢家里的座钟。有的同学在这里看到了与奶奶家的玉佩类似的物件,还有的同学在这里发现了与家里类似的鼻烟壶、鸟笼等。

虽然大多数物件对同学们来说很陌生,但这些物件都是当时人们美好生活的现实见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时代如何变换,都改变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最平凡的生活,也需要仪式感。 

思维导图训练,梳理固化研学知识

参观探究活动结束后,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被分为六组,开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首博所见所闻所感。同学们或蹲或坐,热烈讨论参观的各类细节,他们用彩笔在白纸上认真书写参观所学,以首博为圆心,延伸出历史、民俗、京剧、安全通道等知识,而这四方面知识又被不断填充。同学们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把在首博所见、所学、所闻、所感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也把知识系统的梳理出来。

思维导图完成后,在本次研学课程负责人周颖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理清了作文研学记的写作结构,借助思维导图,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难忘的参观体验细节等方面描写,同学们自信能完成一篇美文。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时的研学活动临近尾声,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在展品前贴着玻璃观察着文物的每个构造细节,既好奇,又为精巧的构思设计叹服,两小时的时间,同学们仿佛来了一场时光穿梭,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几千年前便孕育出灿烂的文化。

因为了解,所以懂得了北京更多的历史沧桑和这份厚重,相信同学们又对首都北京多了几分了解和热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46万年前的小聚落到首都,北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