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问题与唯一的答案——象征纯洁灵性的光明与象征潜意识罪咎的黑暗

昨天有一位要好的灵修朋友问我关于内在视力能够见到明亮的白光的问题,这光忽明忽暗,不论明亮还是暗沉,有时都会影响到正常视力,问我解决的办法。

多年前我还在国内时,某天早上起来睁开双眼,也看到了炫丽明亮的光,那光谱明亮至极,令人难忘而向往!有一次机会,我问了一位灵修的瑜伽老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她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时候到了,花儿开了,还需要问为什么吗?”至此之后,我再也不问关于这个事情的问题了!因为,那时虽然我还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实质含义,但是我知道,这是内在的启发与招唤,需要自己走入内心世界,一探究竟,我的世界才刚刚开始!

对于解决任何问题,我都喜欢看到最本质的问题,给予最根本的从源头解决的方法,

如今我知道怎么回答我的朋友了,我不想将问题停留在“第三眼”等脉轮开启与关闭的表面问题上,也不想将这个问题搞得很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

那明亮的光代表着内在本具的纯洁灵性,也是当我们灵修所开启慧眼时被唤醒的灵性;而那黑影则象征着埋藏在潜意识下的罪咎/内疚。

在我的《老子悟道思想解析》一文中,象征本源一体性的“道”,在经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系列分裂之后,一步步跌入二元性的深渊,身处二元性境地的心灵,不可能不深感内疚,因为它知道是自己弄丢了”一体性“存在的”道“之境界。二元性的本质充斥着分裂、冲突、矛盾以及心灵之间的隔阂,导致人生充满着罪恶感、挫折感、无聊、害怕、自卑、不安、生气、孤独,活得怨气冲天,不是瞧人不起,就是委曲求全等等,当耶稣祝福人们“永久安息”时,他是着眼于“一体性”境界的,你可以把它称之为“道”、“极乐世界”或者“天国”都可以。

而耶稣一生以身作则所教导的“宽恕之道”就是从“二元性思维模式“转换为“一体性思维境界“的具体方法,即从二元分裂思想体系(俗称小我思想体系,简称小我)转变为一体性思维体系(俗称圣灵思想体系,简称圣灵)。

对从一体性境界到如今身处二元性境地的心灵来说,”道生一“原本是一个无意产生的小小分裂的念头,而如今形成了一整套分裂的思想体系,直至基于该思想体系所形成的这个娑婆世界(物质形体世界),为什么会如此?心灵为什么甘愿身陷二元性沼泽之地呢?这是每个心灵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我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灵修之路后,当心灵逐渐成熟之后,心中的灵性视野越来越广阔之后,我们才愿意去面对心灵中最本源的问题。世间一切层出不穷且错中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象征二元性的“小我思想体系”,而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圣灵思想体系”,从问题到答案的解决过程就是耶稣的“宽恕之道”。

成熟心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够及时的宽恕。这里的宽恕是指“广义上的宽恕”,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理解的狭义层面的宽恕。实际上,人生许多问题,让我们如坐针毡,这个问题可小可大,但是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因为其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因为弄丢了一体性境界的深层“内疚/罪咎”,这种罪咎感常常表现为对他人、他事、他物,也包括对自己的或强烈或微妙的某种“恨意”。在路上开车,有人突然急速变道插入你前面,让你不得不踩一脚急刹车,与你有如杀父之深仇大恨之人的遭遇,其背后的“恨”(或罪咎)其实是同一种恨,只不过表现的强烈程度不同罢了,人生中更多的恨都是有如开车等小不起眼的事中表现出来的,较强烈的恨表现出来的要少一些而已!

忘掉世间的仇恨吧,不论它多大或多小,或大到一生一世都不可释怀,或小到稍纵即逝,都要看到其中的根源,不要因其大而忘其所以,不要因其小而不知不觉,时常保持觉知的心。人生本不需要轰轰烈烈,就可以品味其中的奥秘,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需要细致的觉察。

当我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心感一丝疼痛,看到流淌的鲜血,心感肉体无明的脆弱时,我都立马觉察到,我的疼痛,我的脆弱,并非真的因为手指的破裂与肉体的脆弱,而是心灵深处无明的“罪与恨”,而身体的破裂与脆弱只是一个象征,如果将其表象当真,就是有意回避深处的“痛楚/罪咎感”,就是放弃了一次自我宽恕与疗愈的机会。

最后,人们会领悟到,一切的仇恨与不愿宽恕的心态,都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深层的恨与不愿宽恕自己的心态。心理学上,一个不愿宽恕自己的人,必然索求自我惩罚,其实人生许多难以解决的纠缠与痛苦,只是这种潜意识中自我惩罚的结果而已,而其背后的心灵深处的“恨与罪”才是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回归一体性思想体系去面对,而耶稣以身作则的“宽恕之道”才是化解当前面对的人事物的具体办法。

关于耶稣的宽恕之道,不论我们怎么深入都不为过,一切的宽恕,其实都是对自己的宽恕,所面对的人事物只不过是给予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宽恕机会罢了,当明了这点之后,当我们选择通过宽恕他人他事来宽恕自己的心灵之后,我们才会心怀感激的面对“那人那事”,也才会渴望圆满一体性境界,向往“道”与“天国”境界,向“真理”给予最崇高的感恩之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土的《托马斯福音》中写道:“一个人若重归完整,必然充满了光明,一个人若支离破碎,必然充满了黑暗。”如果那完整代表的就是一体性境界的“道”,它象征着光明,而“支离破碎”只不过代表着身处二元性分裂之境地,它象征着黑暗。我们从内在视野中见到的“明亮之光”,代表着一体性境界与圣灵的召唤;那遮蔽光明的黑暗只不过代表着二元性分裂境地以及小我的诱惑与花招而已。心灵中的“光明”与“黑暗”在二元性境地的确似乎存在着某种战争,但是在一体性境界,“黑暗”毫无立足之地,只因“二元性”是小我的地盘,它是因着你的撑腰(当真)才似乎得以存在,不要把“罪过”当真,宽恕它,它就无法缠绕你,宽恕之道就是解脱之道!

任何问题,在不同的理解层面,自然会有不同层面的解决方法,但是唯有看到根源性的问题,才能给予根源性的解决方法,最终,问题只有一个(小我),答案也只有一个(圣灵)!我经历过普遍性的灵修阶段,知道当代灵修者喜欢脉轮与能量等概念,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能量是可感知与测量的,因此仍然属于老子灵修哲学中“万物”的范畴,不跳出“万物”的范畴,就无法看到之前的“三”、“二”、“一”、乃至最终的“道”的层面。如果一味的在“万物”范畴内解决问题,即通过某物理行动来解决问题,似乎更为直接,好似见效快,但是根源性问题,即潜意识中的“罪咎/内疚”没有化解,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治标不治本,化解潜意识中的“罪与恨”才是王道,参见《如何超越二元性——化二为一》一文。

老子的灵修哲学、佛陀的开悟思想以及耶稣的“宽恕之道”才是灵修的正途!



本文相关链接:

《老子悟道思想解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何超越二元性——化二为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唯一的问题与唯一的答案——象征纯洁灵性的光明与象征潜意识罪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