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你惶恐,你开启第二曲线了吗?

近日,认真阅读了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的著作《第二曲线》,真心觉得受益匪浅。

它极大地刷新了我的认知,一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惊喜。

不仅领悟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更是对自己的能力培养,事业拓展、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有了极大助力。

同时该书也对企业家、社会工作者以及普通人启发良多,现分享给大家。

01

原理介绍

该书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了一个经济学规律,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个人事业,如何在第一曲线上升状态时找到第二曲线。

S型曲线如下图:

S型曲线是一个数学概念,大家在很多领域都接触过它。

我们人类的一切,包括生命、组织和企业、政府、帝国和联盟,各种各样的民主体系甚至民主本身,都通用于S曲线:最开始是投入期,包括金钱及教育方面的,或者各种尝试和实验。

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当投入高于产出时,曲线向下。

当产出比投入多时,随着产出的增长,曲线会向上,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曲线会持续向上。

但到某个时刻,曲线将不可避免地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这种下降通常可以被延迟,但不可逆转。

作者介绍过去的企业在倒闭之前通常能运行40年左右,而现在企业的平均寿命率仅为14年,结果都逃不过消亡的的命运。

对此,作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但情况未必如此,总会有一条第二曲线,就像下面这样: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问题: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

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

02

时机选择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组织机构发展中,人们对第二曲线的思考和实践都还太少。

如果一直依赖第一曲线,则可能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陷入组织衰落。

美国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曾经列出了机构组织衰落的五个阶段:成功之后骄傲自大,达到巅峰时无节制的好大喜功,紧接着否认存在风险,然后徒劳地病急乱投医,最后甘于沉沦或者一命呜呼。

第一曲线的成功也会让人们对潜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视而不见,从而使他人抢占先机。比如,柯达公司忽视了数码摄影的可能性,等它回过身来为时已晚。

而第二曲线的开启,有时候,它需要一些触发因素。

如在企业里,当利润率下降或市场份额减少时、存在被收购的威胁等出现时,企业才会意识到新观念、新思路的必要性。

而个人的触发因素包括退休、被裁员或离婚等。

一些机构和个人确实在第一曲线下降时,为了创造第二曲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因为第二曲线在初始阶段是下降的。

在企业里,这意味着消减员工数量和管理费用,进行组织架构重组,甚至往往会涉及高管人员的更迭。而更为痛苦的是放弃一些原本珍爱的产品和市场。

运动员通常在早期阶段就知道年龄限制自己发展,所以在自己依然声名远播时候就开始规划新的职业生涯。

03

实例论证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几个开启第二曲线成功的例子: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据说是一个很难共事的人,但他极其精通第二曲线。

在苹果公司推出的Mac电脑大获成功之后,乔布斯和他的创业团队就已经着手推出ipod并进军商业音乐界了,而当ipod占领市场的时候,乔布斯又开始设计完全不同的新产品iphone,同样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发了ipad。

每一条新曲线都是在上一条曲线达到巅峰之前就已经构想完毕;每一条新曲线源自上一条曲线,但又指向完全不同的市场——乍一看似乎非常冒险,但对于乔布斯而言却是合乎逻辑的第二曲线。

如今苹果公司的产品似乎形成了一套天衣无缝的体系,这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意料之中的。

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

每次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巅峰之前离开,然后开始新的曲线。

从财务状况上看,刚开始是下降的,因为他要投资新的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新曲线开始起飞,趋向巅峰。

他总是在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就开始换工作。

当他在壳牌公司工作十年,已经做到一个国家壳牌分公司的经理时(这是晋升更高级别的第一步),他意识到石油公司高管生活并不适合他。

其实更适合去培训管理者而不是担任一名管理者,就这样,出乎壳牌公司的意料,他拒绝了任命并递交了辞呈。

经过两年的重新调整和训练之后,他进入了伦敦商学院。

六年后,作为一名全职教授,他收获颇丰:出版了第一本书,并且被授予终身教授(可以受雇到退休)。

但同时发现,这也不是他一生想从事的事情,成为一名全职作家才是。

为此他又花了四年时间才终于鼓起勇气切断了与大学的联系,开始真正成为自己,而且时机恰到好处。

作为社会哲学家的他之后陆续出版了《空雨衣》、《变动的年代》、《非理性的时代》等知名著作。近年又陆续出版了《大象与跳蚤》、《你拿什么定义自己》等。

许多人在他们人生轨迹中也有类似经历,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不知不觉地沿着S型曲线的轨迹攀升,但第二曲线的思维远远超越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范畴。

在体育界,曼联足球俱乐部的传奇教练亚历克斯.弗格森也是如此,在当红的顶级球员还未度过其巅峰时就开始精心挑选并挑出新人,尽管这需要冒着偶尔失去一些还风头正劲球星的风险。

04

经典启示

正视规律,顺势而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生命还是由生命创造的产物,都难逃一个生物周期的自然规律,会经历诞生、成长、衰退直至结束。

生命周期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条S型曲线表示,最开始是投入期,伴随着尝试和实验等过程,如果投入高于产出,曲线就会向下,当产出比投入多时,曲线就会向上。

如果一切运行正常,曲线会一直呈上升状态,但到某一时刻,曲线无例外会持续下降。

我们能做的是,一方面如何利用创新及其他行为能力,无限延长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加速培养第二曲线。

未雨绸缪,适时启动

该书启迪我们,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一定要具备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方是处事之道,要想基业长青,必须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始终谦虚,保持敬畏之心,在好的时候抓紧设计,推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未雨绸缪才是不败根本。

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就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觉。

真正的问题是,当第一曲线仍在继续时,改变就必须开始。

所以一个组织或个人,必须拥有第二曲线思维,在第一曲线到达峰顶之前,适时启动第二曲线,并在日常做好能力和资源储备,才能续写辉煌。

如果满足目前的现状而不思改变,衰落就不可避免。

我们总盼望现实的花朵常开不谢,然而现实是,我们既无法回到过去,又无法让现状无限期延长。

如果我们永远都在重复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事情,将永远徘徊在第一曲线。

虽然当危机逼近时,改变更容易被接受,但此时时间和资源的枯竭会使得改变难以实现。

勇于创新,备战未来

虽然创新费时费力,但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适应市场需求,保持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永远进行下去,且从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障。

产品创新,可以在市场上新创造一片蓝海,曲径通幽,甩开竞争者,保持领先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战略创新,可以让自己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独辟蹊径,引领认知,培育新的市场,保持竞争优势。

正如本书中所写:“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让未来造福于每一个人而非享有特权的极少数人的机会,那我们就需要挑战正统,有一点梦想,超长思考并且敢于尝试不可能。

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本书建议在很多传统的做事方法中加入第二曲线的思维——资本、经济及其衡量方式、教育、工作及其组织方式、婚姻和家庭、民主和政权。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接受了这一理念,启动了第二曲线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如建设银行从去年开始。陆续实施了包括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建行大学等内容的新金融行动,开启第二曲线。

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同时,用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破解经济社会的痛点,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很好成效。

所以,不管企业还是个人,无论老板还是员工,学习好第二曲线原理,领会其核心要义,将其运用于实践,让上帝给你打开另一扇门,将会受益无穷。

最后,不管你是管理者,亦或是普通人,你如果焦虑,惶恐,对现状不满,对未来不安,那我问你,你开启第二曲线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焦虑,你惶恐,你开启第二曲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