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2-朱熹的怪论

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

《论语》原【第15卫灵公篇第35则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人民对仁政的需要,比水火更迫切。水火虽有利于人,人有时却会蹈之而死,我没见过蹈仁而死的。”

【钱穆译文】先生说:“人生有赖于仁,尤甚其有赖于水火。吾只见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没见蹈仁而死的呀!”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比水、火还重要。我看见走入水火而死的人,却没见过实践‘仁’而死的。”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民众对仁的态度哪,更甚于对水火。水火,我见过踩蹈而死的人,没有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哪!”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民众对仁的态度哪,更甚于对水火。水火,我见过踩蹈而死的人,水可淹死人,火会烧死人,但没有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哪!所以,大家别视仁如洪水猛兽。”


【详解】对于《论语》此章,杨钱李三老的解读,让人大跌眼镜:所解读出来的意思,前后不通。


再看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无水火,不过害人之身,而不仁则失其心。是仁有甚于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无也。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


朱熹的话,简单而言之:水火对人来说好重要啊,离开一天都活不下去,仁也是这样。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则有两种解读,一者如朱熹所云:言水火饮食所由,仁者善行之长,皆民所仰而生者也。若较其三者所用,则仁最为甚也;二者则是王弼所云:“民之远於仁,甚於水火,见有蹈水火者,未尝见蹈仁者也。”


“水深火热”、“水火无情”、“救民于水火”……可见,水火对于人们来说,更多的恐惧。更原始一点来看,大多动物都害怕水,几乎动物都害怕火。


咱拿同样是先秦经典的《管子》里的话来说: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贤者劝而暴人止,则功名立其后矣。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听上令

 

社会到达“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的情况下,人们听上令而敢于“入水火”。可见,水火是可怕的,需要极大的意志和勇气方敢踩踏。


民,民众,百姓。


之于,对……的态度《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说的,就是君子面对禽兽时的态度:君子面对禽兽的态度哪,看见它生就不忍心看见它死;听到它的声音,就不忍心食用它的肉。


又,《论语》【03八佾篇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04里仁篇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5卫灵公篇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论语》这三章用到“之于”都是“对……的态度”的意思。

 

仁,不能简单地解读为“仁德”,因为两者在《论语》都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们直接使用,不作解读。

 

甚于,比……更。一般是指不好的事情。《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民众对仁的态度哪,更甚于对水火。


蹈,本义是“踩,踏”,也有“践行”的意思。《说文解字》:蹈,践也。从足舀声。徒到切。

 

《论语》此章两个“蹈”字,前者是“踩、踏”之意,后者是“践行”之意。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水火,我见过踩踏而死的人,没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


孔子说的话,前后有强烈对比的。前面说的是民众对仁的态度,远甚于水火。现实的情况却是:水火,我见过踩踏而死的人,没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即踏水火会死人,都有人去踩踏,为什么行仁不会死人,而人们却对行仁避之不及呢?!


孔子用同样的说法感叹的,还有:《论语》【06雍也篇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谁出门不通过门户呢?为什么不通过那正道呢?

 

所谓“水火无情”,正因为“蹈水火而死”的人很多,所以人畏惧而远离水与火,实属正常。而行仁不会死人的,人们却避之如水火,这才是让人疑惑的。


我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杨钱李三老为什么解读得那么的奇怪。后来查了《论语集注》,朱熹也是那样的解读,估计三老就是受其影响。

 

王弼的意思则是“民众远离于仁,更远于水火。见有踩踏水火的人,没尝见践行仁的人”。极言行仁者之少。


朱熹所解“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用《论语》里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就足以推翻:【06雍也篇0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试想,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只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即德高如颜回,他的心尚不可长期处于仁中,其他人又何谈做到如朱熹所说的“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呢。


仁,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的产物,重要性如何能与“水火”相提并论呢?!你可以说水对人类来说,很重要,因为无水,人必死。但火则不然,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于人类历史,就是“蜉蝣之生短”对“彭祖之寿长”!没有使用火之前,人类照样活得好好的。


可惜,王弼之解为正解,反而少有人承认,倒是朱熹所解大行其道,真的是奇怪。


为什么把这一章放在宰我问“井有仁焉”这个怪问题之后呢?宰我的问题是问“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在他的意识中,就是视行仁如水火,甚至比踩踏水火更危险——行仁就得跳井。


孔子则不这样认为,认为面对“井有仁焉”,君子不会跳井,而思考如何在井上救人。即行仁,不是非得去死的。相反,孔子说了,行仁而死的,他没见过。


正是由于大多数人都抱宰我这种思想,觉得拿生命才能行仁的,孔子才发了本章的感叹:明明踩踏水火死过人的,但没有见过践行仁而死人的,为什么人们反而畏惧仁远甚于水火呢?!


大家再回想一下,前面不是有“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吗?怎么这里孔子又说:“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明明历史就有记载召忽之死,子路、子贡都知道,并且跟孔子讨论过,孔子必然是知道这事的,为什么孔子还是说“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呢?


答案只有一个:召忽虽为了公子纠之死而自杀,但孔子不认为他的行为是仁!


孔子不直接批评召忽,原因在于:人生在世,为事而死者,实属难为之事,且死者为大,,用《论语注疏》的话就是“死事既难,亦在於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不当死。”

 

但从孔子多次的发言,我们都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召忽之死,未仁。

 

除了本章的“(吾)未见蹈仁而死者”,还有:“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说:“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踩踏水火会死人的,都有人冒险去踩踏。行仁不会死人的,大家放心去做吧。目的就是鼓励人们行仁!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这个“仁”字周流奔波——鼓励上位者推行仁政,鼓励普通人践行仁道。


本章解读完毕,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给你拼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论语》全景图,谢谢!

 

15卫灵公篇第35则原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民众对仁的态度哪,更甚于对水火。水火,我见过踩蹈而死的人,没有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哪!”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民众对仁的态度哪,更甚于对水火。水火,我见过踩蹈而死的人,水可淹死人,火会烧死人,但没有见过践行仁而死的人哪!所以,大家别视仁如洪水猛兽。”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同版块文章: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1-立论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2-损有馀而补不足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3-破解“有马十乘”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你所错认的“惠”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续)-子产之贤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5-管仲秒杀召忽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6-破解“被发左衽”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7-生死无我唯仁是从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8-当仁不让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9-至死方休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0-辨识“欺”与“罔”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1-孔子突发抽风? -

你可能感兴趣的:(《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2-朱熹的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