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召良
当你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有些胖了,对于自己的胖感到有些沮丧,然后下定决心要减肥,并少吃多锻炼。
看似简单,却是一连串心理变化过程:认识→情绪→行为。
又例如,在考试成绩出来后,你发现考试分数超出自己的期望,感到非常兴奋,然后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也是一个:认识→情绪→行为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过程内部关系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意志过程的基础。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心理活动,首先发生的是认识活动,然后再出现情绪和意志行为。
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认识。
比如,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切都是不好的(情绪→认识)。
还有个故事说的也是这理:
教室里,一位老师发现两个学生在睡觉,其中一位是好学生,另一位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这位老师把正在睡觉的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叫醒,并斥责他道:“你看看你,这么不努力,学习的时候都在睡觉,你看看人家,睡觉的时候都在看书。”同时用手指着那位睡觉的好学生。
在这故事中,对自己喜欢的好学生,老师认为“睡觉都在看书”,而对不喜欢的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就认为其“读书都在睡觉”。
呵呵,偏见,情绪,真的会影响言行。
居家过日子,不也是这样吗?
看你顺眼时,你做啥都是对的,看你不顺眼时,你做得再好,也是错的。
眼观六面,耳听八方,有颗七窍玲珑心,别傻乎乎的,花点心思过日子吧。
又例如,有社交焦虑的人,对于人际交往或者公众演讲存在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就会影响他们对社交活动的认识。他们往往会认为别人会关注并且评价自己的一举一动,并借此贬低自己。
事实上,这些并不是事实,而是当事人在焦虑情绪影响下的认知歪曲。
行为或者意志行为也会影响认知(例省略,自行脑补)。
情绪与行为也是相互影响的。
比如,有强迫洗涤行为的来访者对于脏东西会感到非常焦虑,这会激发出其洗涤欲望并进行洗涤行为,洗涤后其焦虑就减轻了。
过了一会儿他可能会再次感到焦虑,于是进行又一轮的洗涤。
焦虑与洗涤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焦虑激发洗涤行为,洗涤行为降低焦虑。
心想事成、得偿所愿的事,会引发积极情绪,如喜悦、惊喜、惊奇、愉快等。
与愿望相反的事情则会引发消极情绪,如沮丧、失望、哀伤、愤怒、焦虑和抑郁等。
这是因为,情意过程与心理动力的关系情绪和意志的产生,除了外部客观世界以外,也和个体内部需要或愿望(即个体心理动力)有关系。
没有心理动力就没有情绪和意志,情绪与个体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相关。
那些与人愿望无关的事物就不会引发情绪体验。
意志行为或行为也与愿望有关。
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
比如,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个好分数,工人认真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业绩,有个好分数或好的工作业绩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欲求。
心理过程是动态的,个体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表现总是达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或要求,进而形成“自己是无能的”的认知,做事时就会形成退缩回避、自卑等性格特征。而这些已经形成的退缩回避、自卑等性格特征和无能的认知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他对待生活中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他们往往会高估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把这些问题看作是威胁,进而采取退缩回避的行为方式加以应对。
相反,如果个体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相比显得更优秀更讨人喜欢,就会形成“自己是有能力的和受人欢迎的”的认知,形成自信、敢于面对挑战、外向乐观等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又会反过来影响他面临生活问题的心理活动。他会更倾向于把问题和困难看作是挑战,愿意采取积极措施去应对和解决。
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养成的,从这就能看出来。养育和成长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他们长大后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畏怯,不全在长大后的孩子,而在他们还是小小孩时,就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