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错,值得做一辈子

    “您的课堂上有学生出错吗?如果没有,那很可能是一节假课哦!”这是华应龙老师在“千课万人”讲座中的开白场,他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于是在寒假这段时间读了华应龙老师写的《化错教学案例》这本书。这本书是华应龙老师和他的团队对学生的差错进行研究的课题。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化错教学案例》是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把它暴露出来,并且在宽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不畏惧错误,通过讨论和交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进行自我纠错,经历自我否定,经历心智成长的过程,最终达到化错,化人,成人。

      书中的《大错化小,小错化了-以“连乘解决问题”》为例谈化错教学,这个案例中,侯乐霞老师针对“到底花了多少钱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独立解决,接下来学生给出的算式各不相同,其中一个“24×(2+3)”,另一个是“24×2=48,24×3=72”,这两个算式很特别,侯老师没有直接对这两个孩子进行批评指正,而是积极鼓励他们上台把这些有价值的错误展示出来。而面对黑板上五花八门的算式,孩子们已经开始对黑板上的算式提出质疑了。侯老师并没有急着让孩子们纠错,接着让孩子们用画图来表示题中的三个数学信息,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再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每一个算式背后的思考。而原来写那两个特别算式的孩子也通过黑板上的图理解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发现了自己的错,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这则案例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课堂,我记得在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时,我对孩子们出现的错用一句话就否定了,也并没有重视画图,在讲解时我自己画出示意图辅助孩子们去理解,而缺少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我这样做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只是表面理解了,并没有上升到对数学的认知,数学的内在本质内容也没有理解透,当然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这些类似的题学生们就很容易混淆,错误率比较高。我在这里深刻反思自己,我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影响了孩子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重视孩子们的错,重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当孩子们出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利用画图结合题目来理解意思,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甚至能从原来的错误中发现自己的错,最终达到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场”。

      书中的其它精彩案例同样给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各种差错,每个老师都能从孩子们的错中找关键点,引导学生呈现错误、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化解错误、从而生成正确的答案。还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具体的辨析,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学习,通过化错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读完书中的一个个案例,让我对华应龙老师产生了钦佩之情,也深受他化错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对化错有以下阐释:“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应着眼于对还是不对,而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这一价值判断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二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化错教学’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化错教学’的要义在于教学过程中随机融入,自然生成,而不是事先刻意安排,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华老师的思想,让我切身感受到上好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要把华老师的思想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不足,跟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特别的大,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觉得非常离奇,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给予他们鼓励与呵护,真正地尊重和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正像华应龙老师所说的,“要温暖地容,智慧地融,自豪地荣”。

    化错,是每个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修课,我们要学好这门必修课,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在课堂上积累实践。我们还要做到像余正强老师所说的,“不要着急,潜心进去,去做那些事情,做啊,做啊,做啊,就会遇到问题,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把我们的专业水平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提升了。”那么化错教育不就自然也得到提升了吗?

      化错,值得每个教师做一辈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化错,值得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