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背后逻辑方式

      “塞翁失马”背后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图片发自App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是典型的“阴阳”逻辑,其关系是“阴阳相生相克;阴极反阳,阳还终阴”从理论上这里面确实包含和“辩证统一”,但是“阴阳”论和“辩证统一”还是有一定区别。

先分析逻辑关系:

1.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因为丢了一匹马,所以是“祸”。

2.马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匹马,因为不仅失而复得而且还多得了一匹马,所以是“福”。

3.儿子骑马摔断了腿,因为失去一条腿不便于生活,所以是“祸”。

4.儿子腿断了免与参加战争,因为腿断了,所以保住小命,所以是“福”。

……

      从逻辑关系上可以看出“阴转阳,阳转阴,阴又转阳,阳又转阴……”所以我们有时候很难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思维界限越来越模糊,逻辑越来越不清晰。

一个逻辑成立至少需要的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结论“是/否”(“不确定”也是一种清晰的结论,不是棱模两可的结论)。

2.产生因果的关系。

    “塞翁失马”的结论是“福祸相依”这是一个棱模两可的结论,如果没有确定的结论,很难有清晰的逻辑过程,因为任何一个肯定命题或者否定命题都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所以存在我们有模糊的结论和模糊的逻辑思维。

    “阴阳”论的逻辑是什么?转换的关键在哪里?简单来讲:

1.因为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因为丢了一匹马,所以是“祸”,这有明确的结论和逻辑关系。

2.在结论之上增加一个事实(或前提者假设)“马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匹马,因为不仅失而复得而且还多得了一匹马”,结论就是“福”。这有明确的结论和逻辑关系。

3.在结论之上增加一个事实(或前提者假设)“儿子骑马摔断了腿,因为失去一条腿不便于生活”所以结论就变成“祸”。这有明确的结论和逻辑关系。

4.在结论之上增加一个事实(或前提者假设)“儿子腿断了免与参加战争,因为腿断了,所以保住小命”所以结论就变成了“福”。

……

      “阴阳”内在的逻辑关系是非常清晰的,只不过关键在于条件不断的发生改变,结论才会转变“(阴阳发生变化)”;要么情况不变,形式变了,要么情况变了,形式没变……也只有清楚内在因果(或相互)的关系和变化的条件才能导出结论和发现正确的逻辑关系。

举个列子:通常来讲我们很难评价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比如杀人,逻辑上我们可以说他是坏人,因为他杀了好人。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好人,因为他杀了坏人。但是从逻辑上你不能说他又好又坏,这是自相矛盾,逻辑上不成立。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杀了坏人,是坏人,同样也不能说这个人杀了好人,是好人。(虽然有时候我们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但逻辑结论是有好人和坏人)理解“阴阳”关键在于其中的逻辑关系是都成立。

      《道德经》中用三代替了所有的前提或者假设(也可以说变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或者“道”的概念非常抽象,但是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具体观念或者解释任何一个自然现象的发展。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去分析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得出明确结论。掌握了这种思维,就是掌握了事物的规律。这就是这理论的高明之处,即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又不会被淘汰和推翻。

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往往不是那么理想,往往会忽略事物本来的自然规律(所有发展规律)不去观察和探索事物原本的逻辑而得出一个棱模两可的结论,而美其名曰为“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主动的:认为事物的发展存在客观规律,世界是不断变化和联系的。采取的应对方法是找出自然规律,然后顺应“遵守”自然规律发展变化(比如市场规律,竞争规律,人际规律,心理规律……);另一种则是被动的: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以后我们无法逆转,这时候我们会安慰自己“顺其自然”自我接受。

在“顺其自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规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还是主观的存在?往往自然规律不可以逆转,而主观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变。

顺其自然“不因为改变不了而痛苦,也不因为不改变而痛苦”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阴阳”是逻辑关系延伸的基础和方法,是一种逻辑方式,适用所有对立关系。

“顺其自然”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做出反应的思维方式,不是一口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塞翁失马”背后逻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