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积分制可解燃眉之急,在小范围某个板块运用》的文章。
里边,我建议一个500强企业的老总导入积分制管理,让他在上任的短时间内迅速立稳脚跟。
我教他运用积分做量化,考核在他当下最痛的地方。并且把积分作为当月绩效的依据。
而且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让被考核者无话可说。
老总当场大加赞许,“这招好毒呀!”
但我知道,我这里犯了一个传统积分制管理的大忌。
在湖北积分制管理发源地的积分制管理辞典里边,一再强调,积分是不能与现金考核相挂钩的。
所以,马上就有人来攻击我了,说我教别人的积分制管理简直是乱弹琴,瞎搞一气,误人子弟。
哈哈,其实,我与他们相悖的地方,“瞎搞”的地方,还远远还不止这一次,这一条呢!
比如,我以前去湖北听课的时候,有人就现场提问过,“本职工作到底该不该加分”的问题,记得当时大师的回答是——“加”。
我听完回来后,以为自己以往做错了,只好重新改过来。谁知用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别扭不适用,不好用,只好又改了回来。
这已是我反复改过来的第三次了,最后,我还是改回现在的模式——干本职工作不加分,只给临时任务,跨部门工作的加分。
还有,我更干过一次违“天下大不韪”的事。
那是今年三月初,我应邀去河北,给一个企业做积分制管理二次启动的落地咨询。
企业老板带过高管去湖北听过了几次课,也干过了一年得积分制管理。
他们碰到的问题,也是奖票过于泛滥的问题。
由于本职工作给分,就很难衡量各岗位的给分标准,而且各岗位工作性质不同,量化的标准就很难界定,所以造成了人为的失衡。
积分的失衡尚可追赶,而人心的失衡,问题就严重了。随着时间推移,员工对积分制就会慢慢麻木漠然。这样,实行积分制管理久而久之,就走进了死胡同。
当时我给他们开的药方就是:
一、控制奖票数量,按照20%的比例开奖票。奖分和奖票可以不同步。
二、实行“五奖三扣” ,定期设定奖票方向。
再有,在他们还没引进“产值”之前,(老板也不打算引进产值)我大胆地把工资转化换算积分,充分体现生产企业劳动者的价值。
这里受篇幅所限,我就不展开讲了,若想知道我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请加我微信gxradz,我跟你详细探讨。
我还干了许多“大逆不道”的事,在这里我也不再一一列举了。
总之,现在那些所谓“正宗”的布尔什维克们一直攻击我,说我的积分制是“流”宗的,是“托派”,“毛派”。
其实,我也知道我的积分制“错”在哪,我也不管他们说我的积分制是“流派”也好,“托派”也好。
反正,我认准“白猫和黑猫”的原理,只要老板们说好用就行。
我心底想,管它什么“托派”还是“毛派”,只要能带领解放新中国的就是正派!
所以,我好想大声地对他们说——我不是“流派”,我是“刘派”!能帮得助企业的就是正派!
另:我全国首创的积分制管理微课堂现已开课,想听课的朋友请加我的微信,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