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寒假第8届教师联盟共读的书目到了,这本书是共读群推荐的书,且不说内容,光是题目就很吸引人,期盼着通过寒假的学习,可以掌握优化课堂的秘诀。
自序:
奥苏贝尔说:为迁移而教。
奥巴马发布行动宣言:为创新而教
哈佛大学:为理解而教
郅 [zhì]庭瑾:为思维而教
戴维·铂金斯:为未知而教
……
“真学”源于近两年逐渐走红的话语——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记得去年,慧慧老师半路接班,在接任班主任的第一天她就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拒绝假学”,信息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围绕着我们,但是假学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例如之前,我们攻克难题都是自己通过摸索、探究、推导得出的,而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大家可以通过作业帮、小猿搜题、百度等搜索得知,搜索出来以后,看一看解题过程,然后就觉得自己会了,于是就觉得自己学会了,殊不知我们只是看会了而已。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互联网会扩大知识鸿沟。值得深思。
论点1:普通人大块时间用来娱乐的比例在增加,碎片化的时间被最大化地挖掘和利用,用于真正思考的时间在大幅下降。
毋庸置疑,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确可以更容易地获取更多更好的信息,但同时,留给自己的思考时间也越来越少。
从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我们就在不停地接受着外界的信息,生怕错过了什么,这种状态一直到晚上睡觉才结束。
论点2:普通人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变得更难了。
我认为,那些沉得下心,舍得花功夫接受系统性学习的人,最终将拉开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论点3:针对普通人知识焦虑的定制内容越来越多了。
首先,在算法如此发达的现在,很有可能你在网上看到的内容,都是平台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专门推荐给你的。
久而久之,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就都是你想看到的内容,你看不到那些相反的观点,于是就被困在了“信息茧房”里。
你也会慢慢失去辩证思考的能力。
其次,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当普通人为获取到碎片知识而沾沾自喜时,精英在研究更深更广的东西,前者永远赶不上后者。
论点4:伪装成内容的营销信息越来越多,普通人辨别能力不强。
那些夸张、夺人眼球的标题总能获得更高的阅读量。
人们总是会被这类标题所吸引。
当你一次又一次点开这些营销文时,又怎么有时间去阅读真正有质量的东西呢?
与之相对,那些厉害的人,他们一是尽量避免接受这些流量信息,二是即使遇上,也有较高的辨别能力。
我记得白岩松说过一句话:现代社会,如果一件事情足够重要,最终你一定会知道的,而不需要去主动搜寻。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普通人在微博上吃瓜时,精英从专业、正统的信息中获取了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对于“真学”问题,作者冯卫东老师说:
其一,“真学”未必发生在学校里、课堂上,而很可能在非学校、非课堂的非正式学习情境中发生。
其二,本书中的“真学”特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课堂生活场域里,在教师较为适切的引导、帮助,以及必要或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下,并受惠于与其他个体良性互动和群体给予的有益影响,而在根本上则有学生主体自己完成并进而引发他们知识增加、能力增强、经验增长、情智和谐发展的行为。
其三,“真学”既可以理解为“真正地学习”,也可理解为“真正的学习”。
前者指学习的过程状态,如认真、倾力,后者指学习的结果状态,它硬是正向的、正确的。
其四,“真学”有多种水准、层级或境界。
把教转化为学,把学转化为玩。
上篇:确立三个重要的“真学”理念
教育是美的,而美是难的。
首难是理念。
复杂理论代表人物埃德加·莫兰说: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变革。
不把心思放在真学上,就不可能发生真学,主观上想让学生真学,也未必能让真学成真。
建议一: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
弗洛姆曾说:他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
老师讲的很好,可学生明显跟不上,这样的教学便是无效的。
回到起始年级时,“下手要轻点”。
要确立和尊重儿童立场,在此前提下,兼顾成人立场和学科立场,并使三者实现互洽,才能更好地弹奏教学这部钢琴。
儿童立场藏在我们的脑海里,也蕴含在每一个教学行为、环节乃至举手投足的教育细节中。
教师常常站在成人自我的角度以及当下心智水平上思考、设计和实施教学,这容易导致“以为教师的教就等于学生的学”。以为自己懂得东西学生也应该懂,学生不懂就有问题,就是“榆木脑瓜”。这既蒙蔽了教师的心、眼,也阻断了师生对话。
回归“童我”,以己“度”人。
教育自要创新,教学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泥于旧法不思变革,这首先有可能在见惯了外界不断刷新。跃迁的学生那里过不了关,并有可能面临出局的窘迫。
童心是好奇心、发现心和创造心,失去童心也就是失去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