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组-Mok 2021-11-03

      片段来源:《认知突围》P63-64

      主要内容:那些愚弄自己的努力

      努力的效果累计,不在于努力的时间段,不在于磨了多久,而在于有效时间有多少。有效时间,首先指的是花在有效的学习区域里的时间,其次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总时间x学习效率”后得出的时间。

      那么有效的学习区域在哪里呢?大家都听过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Noel Tichy)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我也就不再详述,只做简单说明。

      在舒适区里,你干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事。在这里,你只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度加强。我们很多人做事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层,所以别说10000个小时,就算后面再加个0也是无济于事,因为熟练度很快就会到达天花板,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时间也很难提升。

      在恐慌区里,你要干的不是不擅长的事,而是根本不理解的事。这里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你的边界太多,基本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一窥门径。在这个区域中,你会焦虑、恐惧、不堪重负也不是有效的学习和提升区域。

      在学习区里,知识和技能都是我们能懂但不太懂的,属于那种跳跳能够到的高度,充满了新颖和挑战。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扩展边界来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这才是学习和提升的有效区域。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理论,也都认为理论里说的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去学习区呢?想想前面说的懒惰是因为什么就明白了。

      既然建筑在学习区域上的有效时间才是决定努力成果的关键因素,现在再回头看一下,学习成果这件事跟我们学习或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还有很大关系吗?

      问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1.你是否坚持在自己的学习区进行努力?

      2.深夜多努力了两个小时,白天有没有浪费两个小时?

      3.如果拿深夜的学习或工作时间来替代白天的,那么确定深夜的效率高过白天吗?

      4.深夜的两个小时内,有没有刷过手机,有没有想过杂事?如果有,你的净有效学习或工作时间还剩下多少?

      5.如果白天的安排更有效率,是否能避免熬夜行为?

      6“努力”过后是否有发过微信朋友圈?

      在审视完前5题后,很多人可能会对第六题发出疑问:“发朋友圈怎么了,发朋友圈就证明我刚才的努力无效了吗?”并不是,不管发不发朋友圈,你之前的行为都已经完成,照理说该是不影响,但发朋友圈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你的学习或工作动机有一定的偏差。朋友圈的点赞和赞美会导致我们更容易自我感动,且更容易在潜意识里驱使你将本该在白天完成的学习或工作,带到深夜去完成。可以回顾一下那个为了获得好评和奖赏而欺骗自己的大脑。


      有些朋友跟我说:“晚上效率高,我习惯在晚上办公,集中那几小时感觉很好”

      有些朋友跟我说:“我在地铁上也看资料、在等餐时也看资料、在上厕所时也在看资料;然而咋就没成为行业专家呢?”

      有些朋友跟我说:“在一个行业里,我沉淀了三年了;然而鲜少有成绩;是不是学习方向不对呀,或者是输出效率太低?”

      我也问过自己:“为啥好像大家都挺努力的,然而跃迁的人很少。”

      我也问过自己:“身边跃迁成功的人都是如何行事的?”

      不谈远的,只谈身边的某一个朋友,他一个事情可以复看几十遍甚至百遍;我也亲眼看过他为了审核一个5分钟视频字幕及音效的准确性,集中一个晚上只搞这一件事(并未熬夜)。


      我们是否有也过这样的困惑?

      如何外行面前是专家,专家面前不外行?

      如何提升自身价值及输出的品质?

      怎么样的努力才是有效努力?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

      又如何以正确姿式学习呢?


      在从平凡进化到超凡的过程中,要回答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如下来整体和落地:

      1、梳理及把握有效时间;

      2、在有效的学习区间进行学习


      我其实不是一个会学习的人,然而是一个会考试的人。

      如果小考,就不在意了;但凡大考,逢考必过。

      在过往任职的经历里,升职是特别快的;几本上半年到一年会有职位的晋升;如果没有,我也总会去努力工作内容去创造机会。

      所以一路过来,都比较如意。


      但也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是当时没有发现;

      因为每个职位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没有如其他同事,可能一干就是好几年;我在业务上的下沉其实并不深,也是属于样样通样样不那么忒精的人。拎得起,然而说独挑大梁还是有些吃力的。


      现在的反思起来,其实还是学习及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够的;

      有些是在舒适区,做着熟练的事务;

      有些是在恐慌区恐惧与不堪重负。


      而真正跳跳能够到的区域有效时间并不那么的多。


      再回看今年的工作和学习,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挑战和尝试,同时也兼固了旧有的职责,所以一直在给自己加码,事情不断变多;舒适区的学习、工作时长在增加;学习区的有效时间也要增加。

      所以,今年其实是下沉和改变最快的大半年。


      然而在这大半年内,我也进常干着让自己感动的事。

      为啥这么说?

      1、没有聚焦自己的学习区,而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三面开工,觉得自己用努力哈:)

      2、白天很多时候其实想多了,想杂了;或者效率不高,留了一些工作和学习在晚上;还美其名曰的今日事今日毕。

      3、努力时,以及努力过后,有时候还是发了朋友圈以安慰自己的用力:)


      总结:虽然看似努力时长久,或者做了很多;其实时间效率上,以及聚焦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的目标:根据从平凡到超凡的落地步骤,再规白天时间,在本月内实行不熬夜;此计划试行至12月底。

      我的行动:

      1、有效时间:梳理手上三件事

      用番茄钟梳理家庭教育、便签营、日更及鼓励咨询的时间;

      家庭教育需3-5个番茄钟;鼓励咨询1-3个番茄钟;便签营3-5个番茄钟;日更2-3个番茄钟

      可以合并为:

      家庭教育+鼓励咨询约6个番茄钟;便签营+日更:约7个番茄钟

      上午分配7个番茄钟,下午6个。工作和学习内容根据重要紧急四象限灵活调动。

      白天事最晚截止于下午4点15分;

      晚上时间没特殊安全都陪娃。


      2、减少非技术事宜的时间,专注在产品本身的提升;建联接、搭边界、做系统。减少不堪重复的事情,比方说视频剪辑,后面再跟进。


      3、今日已启动番茄钟及此计划;鼓励咨询部分和家庭教育部分工作已完成,且做了简化。便签作业马上做完;还有一小时进行日更。算是开了个头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5/7-2组-Mok 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