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关于作者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作家,代表作有《原生家庭》、《情感勒索》、《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等,作品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畅销。

关于本书

《原生家庭》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本书的主旨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给那些受过伤害的人传授具体的对策,让他们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和幸福。

本书中包含了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心理咨询生涯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到子女成年之后的。更重要的是,苏珊·福沃德博士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按照这套方法,她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受害者做出补救,让他们获得自信和力量,创建美好的未来。

核心内容

一、“有毒的父母”有哪些类型?

二、如何判断你是否受到过原生家庭的伤害?

三、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如何进行补救,打破循环?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原生家庭》。它告诉我们,不幸的家庭确实会带来伤害,但我们也有机会、有方法实现自我拯救,创造美好的未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说到自己的童年,那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说到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心里会涌出一种暖暖的感觉。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父母,也难免有做错的时候。更何况,教养子女可是一门学问,深了去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让孩子的内心从小就充满了恐惧、自卑和负罪感。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是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师。她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咨询案例,就是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极其痛苦,追根溯源往往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带来的伤害在持续影响着他。当初父母的做法就像在他心里埋了一颗有毒的种子,这颗有毒的种子并没有随着他长大而消失,反而蔓延到他的全部身心。在这本书中,苏珊愤怒地把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称为“有毒的父母”。

不过我要强调一下: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和幸福的源头,大多原生家庭并没有罪过。作者写这本书的主旨也不在于指责和控诉,而是希望传授给受害者一些具体的对策,让他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根据苏珊的对策,今天的解读我们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回顾。俗话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苏珊把有毒的父母做了分类,等会儿我们分别说说他们的特点。第二部分的主题是补救。如果伤害已经发生了,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削弱或者是消除它的影响呢?

第一部分

好。第一部分,说说有毒的父母都有哪些表现。“有毒”这个词儿,绝不是说做父母的偶尔做得不好,而是指一种惯常的行为模式。他们会用这种习以为常的的行为模式持续地支配孩子的生活。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这本书把所谓“有毒的父母”分为这么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幼稚型的父母。身为父母,理应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吧?你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情感需求,保护他们的安全。而幼稚型的父母会反过来要求孩子照顾他。孩子需要什么无关紧要,他眼里只有他自己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得到了满足。

书里有这么个案例。莱斯小时候过得特别苦。他父亲工作很忙不着家,母亲神经衰弱,整天病恹恹的。没办法,莱斯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不仅照顾两个弟弟,还要哄他母亲开心。小小年纪成了一家之主,家庭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一旦家里出点什么状况,他就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整个童年过得是又孤独又内疚。长大之后,莱斯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作为抵御孤独和内疚的手段,他的妻子因此和他离了婚。即便他因为工作搬到了洛杉矶,父母仍然不肯放过他。父亲每次打来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妈妈情绪很低落,能不能抽时间来看看他?”然后他母亲紧跟着就接过电话,说莱斯是她的全部生命,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面对这种情形,莱斯觉得自己还能说什么呢?经常跳上飞机就往回赶,似乎只有这样他才算是尽到了责任。

和莱斯的经历类似,梅勒妮从小照顾她的父亲。成年之后的梅勒妮结过两次婚,跟几个男人同居过,每次挑中的人不是懒鬼就是混蛋,甚至还有瘾君子。她总是相信经过自己的付出和感化,那些人会为了她浪子回头。但她的奉献只是助长了这些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她最后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她一直都没有发觉,她之所以喜欢跟那些麻烦缠身的男人在一起,就是为了复制她和父亲的关系,所以她一直都找不到真正值得爱的人。

总的来说,幼稚型的父母,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失去自我,甚至忽略自己的正当需求。他们不了解一味的付出只能被人轻视,想要人爱你,首先你得学会自爱。

幼稚型的父母害怕的是不再被子女照顾,而第二种,也就是操控型的父母,他们害怕的是不再被子女需要。他们希望孩子永远都不能独立地生活。一旦子女挣脱他们的操控,他们就会感到极度的痛苦,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所以,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剥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在操控型的父母面前,孩子的想法跟他们的想法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他们会威胁孩子,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我就不理你,就不给你钱花。他们会不停的唠叨,磨得你整个人没脾气,然后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2019年上映了一部电视剧《小欢喜》,陶虹在里边演的那个角色就经常这么对付她女儿:“宝贝,你可是妈的一切啊!”她就是典型的操控型的父母。把女儿卧室和客厅之间的墙改成透明玻璃,只是方便她可以随时监视孩子学习。还有,参加冬令营,报高考志愿,什么事都要替孩子拿主意。

那你说,孩子还小,听听父母的没什么吧。问题是这种父母到孩子成年之后也不会收手。做子女的会发现他们做任何决定都是错的,父母永远都在跟他作对。找工作、谈恋爱全听他们的。那再大一点,成家了呢?他们会把手伸到你的新家庭中,哪天领证、办婚礼,要不要小孩,听他们的;等生了小孩呢?孩子怎么喂,怎么养,叫什么名,还是得听他们的。孩子和配偶商量的不算,他们说了的才算。

总而言之,操控型的父母致力于挫败子女的每一个决定。如此一来,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很不成熟,他们就能永远地主宰孩子的人生。

接下来的第三种类型,是言语虐待型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孩子的自我评价是不是积极、正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偏偏就有些父母,喜欢用言语来虐待孩子。

大多数父母在发火的时候都会说点难听的,这倒是很正常。那什么样的话够得上是虐待的程度呢?有的父母经常侮辱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甚至是作为人的价值,说什么“笨成这样,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不知道我生下来你干什么玩意儿!”这就有虐待的嫌疑。再就是要看发生的频率。把一件小事翻过来覆过去地念叨,即便你说的都对,孩子也承受不了一天到晚地批评。

为什么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如此恶毒呢?根据这本书中的分析,言语虐待型的父母有这么几种心理。有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孩子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就感到极其挫败,然后把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有的呢,是把孩子视为竞争对象,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就无法忍受,通过嘲弄和羞辱维护自己的优越感。还有的是因为孩子的某些缺陷跟他很类似,让他想起来童年不好的回忆,不由得迁怒于孩子。

我们要说的最后一种类型,是身体虐待型的父母。你要问哪个家长你有没有过打孩子的念头?相信几乎都有过。尤其是在孩子不停地哭、叛逆地挑战父母权威的时候,父母被折磨得了无生趣,把熊孩子打一顿的冲动可能会异常强烈。只是有些家长能克制住这种冲动,而有些家长经常克制不了。但我们所说的身体虐待型的父母通常不是被孩子拱火拱得没忍住,这种父母往往是主动找茬。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矛盾、对社会的不满,随便找个借口就对孩子拳脚相加。这样的人有很多是自己成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既痛恨自己的父母,又把自己父母的做法作为榜样,将暴力视作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跟这样的父母在一起,孩子毫无安全感可言。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什么时候父母突然就爆发了,叮咣叮咣地给你一顿。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信任别人,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备,无法和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凡事往坏里想,一生都活在恐惧之中。

以上四种类型的父母,共同的特点是他们会努力维护那种“有毒的”家庭体系的运转。一旦家里谁无法忍受想要破坏这个体系,或者出现了来自于家庭外部的某种力量,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策略一是矢口否认,“没这回事”,或者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轻描淡写,“他只是对孩子严厉了点而已”,“他做那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而已”。策略二是推诿指责,把责任推到孩子头上,仿佛是孩子逼他们这么做的。策略三是强行阻挠,用武力让每个人都回到既定的角色里。策略四是保守秘密,隔绝家庭与外界的联系,拒绝一切外来的访问。孩子的小伙伴,想来家访的学校老师,都属于有可能暴露他们秘密的人,一概不欢迎。所以,把社会联系视若猛虎的家庭,通常都处于有毒的父母掌握之中。

第二部分

上一部分,我们讲了幼稚型、操控型、言语虐待型、身体虐待型四种父母,还有他们的四种策略。有毒的父母对孩子做过什么,大概已经讲清楚了。但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绝不在于指责和控诉这样的父母,而是希望传授给受害者一些具体的对策,让他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和幸福。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书的核心部分,说说面对伤害,如何进行补救。

第一步是自我评估。这一步的目的是了解父母对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里的自我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评估你个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是不是不敢和别人过于亲密,是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蛋?总的来说,“有毒的家庭”伤害得最多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感。这方面有问题,多半和父母脱不了干系。

除了个人的生活状态,你还需要评估当下和父母的互动关系。好的父母是园丁,他教会孩子自立,然后适时地放手。而苏珊说的“有毒的”父母呢,是一根藤,从小树苗那会儿就死死地缠上去。等树苗长大了,这根藤只会希望继续保持这种紧密的纠缠。你可能像小时候一样听从他们的摆布,也有可能奋起反抗。但这种反抗有没有抵消父母的影响呢?很可能并没有。

书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老板叫乔纳森,有房有车有事业。他的问题是直到四五十岁了还单身一人,想到以后要孤独终老,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苏珊就问他说,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会在个人感情方面始终没有进展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特别反感我母亲张罗我的爱情,不停地教我该这样该那样,谁愿意整天和她谈论这种事!每当我接近一个女人,想到接下来可能要跟她结婚,我就感到十分恐慌,好像我妈就站在我旁边指指点点。哎,你不是想要我结婚吗?那我就偏不结。这么一说,苏珊就明白了。乔纳森恨不得拒绝做他母亲要求他做的一切事情。他过于执着地反抗他的母亲,以至于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因此,苏珊在这里总结了一点,特别让人震撼。她讲,过于叛逆和过于顺从一样,本质上都没有摆脱父母为你设定的互动模式,父母仍然在变相地控制着你的感受和行为。

所以,要判断你和父母的互动是不是健康,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问你自己——假设你接下来需要跟父母在一起待上一个月,你有没有立刻觉得心里别扭、不舒服?如果你对父母总是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频繁地感到内疚、害怕、愤怒、难过,那么基本可以肯定,他们仍然拥有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力。

你发现你还处在父母为你设定的行为模式中。接下来你可能会在内心当中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父母对你做了这么多可怕的事情之后,你要不要原谅他们呢?原谅与否取决于你自己,但一定要注意时机。这就是第二步,跳出陷阱。

有一位叫斯蒂芬妮的姑娘,她告诉苏珊说自己已经彻底原谅了小时候伤害她的继父和她冷漠的母亲,因为她的信仰要求她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生活仍然过得很苦涩。在苏珊的建议下,她参加了一个互助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全都是和斯芬蒂妮一样的受害者,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历。听了其他人的遭遇,斯蒂芬妮开始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几周之后,她再一次找到苏珊,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尖叫着咒骂她的父母毁了她的童年,毁了她的整个人生。之后,她默默地哭了好一阵子,对苏珊说:“你说的对,我不该就这么原谅他们。我认为上帝是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这次情绪发泄成了她的转折点,过去的伤口开始逐渐地愈合。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子女都像斯蒂芬妮一样,草率地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甚至认为儿时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他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然而过早原谅是一个可怕的误区,它让你无法坚定地实现自我拯救。你要搞清楚,即便你的父母过去生活得多么不如意,也轮不到你来为儿时的不幸负责。父母才是那个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所以,你必须跳出过早原谅的陷阱,先想办法从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第三步是建立界限。建立界限的目的不是说你要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要告诉明确地他们“你既是家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要捍卫你生而为人的尊严和权利。”

要建立界限,首先你需要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少一点反应,多一点回应。反应和回应什么区别呢?苏珊举了桑迪的例子。桑迪的父母特别善于利用内疚来控制她。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忘恩负义,白养你这么大。”而桑迪就急于辩解:“我没有!你难道忘了过去的XX事了吗?我总是为你们着想,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你们都不满足!“这是桑迪面对指责的本能反应,表明她仍然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你总是使用本能的反应,那就永远是“父母拼命进攻,你疲于防守”的被动局面。

正确的方式是你多运用非防守性的回应。桑迪的父母提出想搬过去和她一起住,桑迪可以说“让我想想,我需要几天考虑考虑”。父母讲一大堆搬过去一起住的理由,那桑迪就说:“这样啊,我明白了”。父母催她说“我们在等你答复,你到底什么意思呢?”“我知道你需要一个答复,不过我也需要先考虑一下。”好,这一轮结束了。等过上几天,桑迪再向他们表明自身的立场,允许他们在指定的日期住几天,但几天之后必须搬回去。父母又会拿出忘恩负义的指责,那么桑迪应该说:“如果你这么看,我真的感到很抱歉。”发现了吗?要点就在于你多使用“哦”“我明白了”“这样啊”“我很抱歉”“你有权坚持你的观点”这样的话。这就是既不辩解、也不防守的回应。就像对方想跟你打乒乓球,他把球打过来你不接,“啪”掉地上。对方的游戏还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吗?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始终保持了平静,避免了让自己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中。

做好回应能让你在日常的互动中多争取一些空间,面对父母多一些自信和沉稳。但这还不够,它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你和父母之间的力量对比。你需要找机会和父母进行一次正式的对质。所谓的“对质”是一次总的清算。在对质中,你要告诉父母,你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们过去对待你的方式。你还要告诉他们,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的做法怎样影响了你的生活,以及今后你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总之,这次正式的对质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新规则的制定。

它是整个补救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你需要慎重选择对质的方式。打电话不太适合,父母很容易把你的电话挂掉。你可以考虑写信。写信的好处是可以把你想说的话修改到满意为止。它也给了父母反复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尤其是如果父母有暴力倾向,写信是最安全的一种形式。

另外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面谈。面谈会有个问题,那就是地点选在哪儿。如果你有心理医生,最好是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或者让父母来你家见面,这样你会更有底气。两个地方父母都不来?那就选一个中立的场所,比如在宾馆找一个私密的房间。总之尽量不要去父母家,那个环境可能会容易引爆你潜藏的情绪。在面谈之前,你还需要做一些预演,大声地演练你准备好的台词,直到烂熟于心,再去面对你的父母。

到了真正对质的时候,很少有父母会幡然醒悟。绝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跟过去一样,矢口否认,大发雷霆,倒打一耙。不重要。对质成功的标准,并不在于父母是不是给出了积极的回应。事实上,只要你迈出了这一步,并且面对面对父母的狡辩时坚守立场,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对质。它代表你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你已经不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无助的孩子。所以,对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度的治愈。在苏珊的咨询生涯中,她已经见证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从此发生改变。

第四步是打破循环。建立界限之后,你基本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但是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有毒的行为模式会在连续几代人之间传递。曾经的子女变成父母,再去伤害自己的下一代。俗话讲“媳妇熬成婆”,暗示的不就是受害者有一天会变成害人者嘛!所以自我拯救不是这一切的结束。最后一步,你还需要打破受害者和害人者的角色循环。

要打破循环,首先你要孩子远离伤害的源头。如果你是那个伤害孩子的人,像你的父亲一样,动不动就殴打、体罚孩子,你需要找医生练习如何控制你的怒气。如果伤害孩子的人是你的配偶,比方说他有酗酒的习惯,你要坚定地告诉他,你的孩子不能由一个酒鬼养大,他必须得接受专业的酗酒治疗。

其次,你可以参加家长互助小组,寻求外部支持。请互助小组中那些已经打破循环的人作为你的导师,给你经验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

再就是,你可以在家庭中公开承诺,和你父母相比,你要更加爱护自己的子女。作为一个受害者,你可能从来没有了解过那些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那就试着把《正面管教》这样经典的教养方式带到你的家庭里,看看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还有,倘若你偶尔做出了不良的行为,你要勇于向子女道歉。可能你会感到难堪,把道歉看成是软弱的表现,有损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但事实证明,主动、诚恳的道歉会让孩子更加尊重你,也是最能显著打破循环的行动之一。

总结

到这里,第二部分,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如何补救就讲完了。

我们再回头总结一下整本书的内容。原生家庭中,有些父母带给孩子的是爱和尊重,孩子会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而有些父母则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内疚、恐惧、自卑这些负面情绪,伤害孩子的价值感和认同感。本书将后者称为有毒的父母。最常见的是这么四种类型:不顾孩子需求的幼稚型父母,不听孩子意见的操控型父母,还有言语虐待型和身体虐待型的父母。而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想要补救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的成年子女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刷新自己的人生。

谈一点感想。原生家庭这个词儿总是给人一种特别沉重的感觉,仿佛它就是世间原罪的化身。其实它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这本书的推荐序是武志红老师写的,他总结说,中国人更需要警惕的,是不加分辨地讲究孝道可能带来的家庭阴暗面。就我的经验,确实如此。相信世间绝大多数父母都称不上“有毒”,但或许多多少少能从本书中找到一些他们的影子。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会把一生都奉献给子女,鞍前马后地操碎了心,所以最常见的问题很可能是有点像书中说的那种操控型的父母,喜欢代替你做很多决定。在中国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么多三代同堂的现象,父母过来帮小两口看孩子,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上有老下有小,你需要在三代人之间分别建立明确的界限,才能打破旧有的循环啊。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