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g2o编程框架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文章

下面是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文章的总链接,本人发表这个系列的文章链接均收录于此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文章链接


下面是专栏地址: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专栏


文章目录

  •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文章
    •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文章链接
    •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专栏
  • 前言
  •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
    • g2o求解步骤
      • 第 1 步:创建一个线性求解器 ( LinearSolver )
      • 第2步:创建块求解器(BlockSolver),并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初始化。
      • 第3步:创建总求解器(Solver),并从GN、LM、DogLeg中选择一个,再用上述块求解器初始化。
      • 第4步,创建稀疏优化器(SparseOptimizer),并用已定义求解器作为求解方法。
      • 第5~6步,定义图的顶点和边,并添加到优化器中。
      • 第7步,设置优化参数,开始执行优化


前言

这个系列的文章是分享SLAM相关技术算法的学习和工程实践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

图结构:

  • 顶点:待优化的变量。比如机器人位姿、空间中地图点(路标点)
  • 边:顶点之间的约束产生的误差,比如重投影误差

图优化的目的是通过调整顶点来使得边的整体误差最小,此时的顶点认为是最准确的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g2o编程框架_第1张图片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g2o编程框架_第2张图片

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SLAM基本库的安装与使用(6):g2o优化库(2)g2o编程框架_第3张图片

g2o 求解曲线参数的例子

// 每个误差项优化变量维度为3,误差值维度为1
typedef g2o::BlockSolver>  Block;

// 第1步:创建一个线性求解器(LinearSolver)
Block::LinearSolverType* linearSolver = new g2o::LinearSolverDense();

// 第2步:创建块求解器(BlockSolver),并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初始化
Block* solver_ptr = new Block( linearSolver );

// 第3步:创建总求解器(Solver),并从GN、LM、DogLeg中选择一个,再用上述块求解器初始化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solver = new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solver_ptr );

// 第4步:创建稀疏优化器(SparseOptimizer)
g2o::SparseOptimizer optimizer;      // 创建优化器
optimizer.setAlgorithm( solver );     // 用前面定义好的求解器作为求解方法
optimizer.setverbose( true );       // 在优化过程中输出调试信息

// 第5步:定义图的顶点,并添加到优化器中
CurveFittingVertex* v = new CurveFittingVertex();   //向图中增加顶点

v->setEstimate( Eigen::Vector3d(0,0,0) );
v->setId(0);
optimizer.addvertex( v );

// 第6步:定义图的边,并添加到优化器中
for (int i=0; isetId(i);
    edge->setvertex( 0 , v );   // 设置连接的顶点
    edge->setMeasurement(y_data[i]);     // 观测数值
    // 信息矩阵:协方差矩阵之逆
    edge->setInformation(Eigen::Matrix::Identity() * 1 /(w_sigma * w_sigma));
    optimizer.addEdge( edge );
}

// 第7步:设置优化参数,开始执行优化
optimizer.initializeOptimization();
optimizer.optimize(100);    // 设置迭代次数

当然,在定义求解器变量时,可以直接一步到位,例如

// 梯度下降方法,可以从GN, LM, DogLeg 中选
auto solver = new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GaussNewton(g2o::make_unique(g2o::make_unique()));

g2o求解步骤

第 1 步:创建一个线性求解器 ( LinearSolver )

我们要求的增量方程的形式是 H Δ x = − b H\Delta x=-b HΔx=b, 在通常情况下想到的方法就是直接求逆,也就是 Δ x = − H − 1 b \Delta x=-\boldsymbol{H}^{-1}\boldsymbol{b} Δx=H1b。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有一个前提,就是 H H H 的维度较小,此时只需要对矩阵求逆就能解决问题。

H H H 的维度较大时,矩阵求逆变得很困难,求解问题也会变得很复杂。

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对矩阵进行求逆,在 g2o 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线性求解方法。

LinearSolverCholmod:使用 sparse cholesky 分解法。继承自 LinearSolverCCS
LinearSolvercSparse:使用 CSparse 法。继承自 LinearSolverCCS
LinearSolverPCG:使用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法。继承自 LinearSolver
LinearSolverDense:使用 dense cholesky 分解法。继承自 LinearSolver
LinearSolverEigen:依赖项只有 eigen,使用 eigen 中 sparse Cholesky 求解,编译好后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继承自 LinearSolver

第2步:创建块求解器(BlockSolver),并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初始化。

块求解器的内部包含线性求解器,用上面定义的线性求解器来初始化。

块求解器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固定变量的求解器,定义如下。

using BlockSolverPL =  BlockSolver>

其中,p 表示位姿的维度,l 表示路标点的维度。另一种是可变尺寸的求解器,定义如下。

using BlockSolverX = BlockSolverPL;

为何会有可变尺寸的求解器呢?

因为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位姿和路标点在程序开始时并不能被确定,此时块求解器就没办法固定变量,应该使用可变尺寸的求解器,以便让所有的参数都在中间过程中被确定。

在块求解器头文件 block_solver.h 的最后,预定义了比较常用的几种类型,这个也不用记,以后遇到了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就行了

BlockSolver_6_3:表示 pose 为 6 维,观测点为 3 维。用于 3D SLAM 中的 BA
BlockSolver_7_3:在 BlockSolver_6_3 的基础上多了一个 scale
BlockSolver_3_2:表示 pose 为 3 维,观测点为 2 维

第3步:创建总求解器(Solver),并从GN、LM、DogLeg中选择一个,再用上述块求解器初始化。

下面来看 g2o/g2o/core/ 目录,可以发现 Solver 的优化方法有3种,分别是Gauss Newton法、Levenberg-Marquardt法和Dogleg法。

如果进入这几个算法内部,就会发现它们都继承自同一个类——OptimizationWithHessian,而 OptimizationWithHessian 又继承自OptimizationAlgorithm,和图6-2正好对应。

// optimization_algorithm gauss_newton.h
// Gauss Newton 算法
class G2O_CORE_API OptimizationAlgorithmGaussNewton : public 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
{
    // ......
};

// optimization_algorithm levenberg.h
// Levenberg 算法
class G2O_CORE_API 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 public 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
{
    // ......
};

// optimization algorithm dogleg.h
// Powell's Dogleg 算法
class G2O_CORE_API OptimizationAlgorithmDogleg : public 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
{
    // ......
};

// optimization algorithm_with_hessian.h
// brief Base for solvers operating on the approximated Hessian,e.g.,Gauss-Newton,Levenberg
class G2O_CORE_API OptimizationAlgorithmWithHessian : public OptimizationAlgorithm
{
    // ......
};

总之,在该阶段,可以选择以下3种方法,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是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GaussNewton
// Gauss Newton 法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 Levenberg-Marquardt 法
g2o::OptimizationAlgorithmDogleg
// Dogleg 法

其中用得比较多的 OptimizationAlgorithmLevenberg。

第4步,创建稀疏优化器(SparseOptimizer),并用已定义求解器作为求解方法。

第5~6步,定义图的顶点和边,并添加到优化器中。

这部分比较复杂,我们在后面单独介绍。

第7步,设置优化参数,开始执行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SLAM算法与工程实践系列,算法,机器人,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