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前些日子读完了《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索性把《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一起读了读。读之前,我是想对“知行合一”想要有更深的理解,抱着这个问题,通过这本书对王阳明平生辉煌传奇的评述,王阳明的心学让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关于“知行合一”,我对知行合一的认识就是知道并做到,没有先后,知与行是并驾齐驱的,知道并做到才是真正的知道。“知行合一”是不断反思、打磨出的一种人生境界。而拿起这本书,封面第一句话就改变了我对知行合一的传统认识: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说实话,我还是觉得现代人对知行合一的解释更符合当前的价值观,因为良知这个东西每个人的都不一样,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光明的良知,已经达到一定境界的良知,良知的前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分辨善恶的“良知”,这一点我是不敢苟同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如果都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的话,也容易走偏,钻牛角尖还不自知。好像关于良知,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在后来被理学派攻击迅速没落的原因之一。

第二、心学更像是一种对内心的修炼,希望人人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也就是“不动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崇尚的。但也因为过度的强调的内心,而容易忽略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第三、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很多,主要就是七情六欲。主要说的是《圣经》中的7打原罪,或者说是我们人性的弱点。真正的人欲是灭不掉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心学,有意识的刻意练习,才能破除这些人性的弱点。

高中时,政治书上都写什么唯物主义好,唯心主义不好云云。其实学过哲学的都知道,这两者就像硬币的两面,对于我们认识、理解这个世界是缺一不可的。而我们缺少的,是两者之长,事物的逻辑能力和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就是你的内心,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这个点,是放射不出光芒的。有了点,才有线、面、体,世界才变得更立体,你才能看到更真实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知行合一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