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

今天早上,下楼送儿子上学,我大包小包地拎满了东西,肩上还扛着一个重量级书包,外加一把雨伞,特别向挂满衣服的木衣架。可儿子呢,在前面优哉游哉地走,除了把雨伞什么也没拿。

后来,我就说,儿子,你没看到我拿了那么多东西,你怎么也帮我拿一点吧。他头也不回,一副轻蔑的样子,根本不想来接我手里的东西。

我一下警醒了,我帮他拿这么多东西,儿子却熟视无睹,丝毫没有感激之情,我立刻放下他的两袋社团课的东西,自顾自下楼了。这下儿子急了,赶紧回来拿他的东西,嘴里还囔囔着,似乎在怪我。我一看,索性把他的书包也扔在了台阶上,这下,儿子又只好自己背书包了。

我发动车子,看他从楼道口挤出来,左手拿伞,右手拿了两个袋子,身后背着个书包,到了车门口,他又喊起来了,“老妈,我怎么开门啊,”嗐,我这心又软了,下去做了回仆人,帮他打开车门。这家伙,把东西全往车里一扔,就钻进去了。

路上,我们开始交谈,我说以后书包都自己背,儿子说那为什么陈晓宇的奶奶每天帮他背书包呢,是啊,那书包足足有20斤重哪,每天让孩子背着确是是沉重的负担,这书包的重量成了儿子不用背书包的理由。

我们继续聊着,我说那你要有感恩之心,你看妈妈每天帮你做饭,洗衣服,送你上学,你要感恩,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如果这点都做不到,你就等于白活了,虽然说得有点严重,可没想到儿子竟说,是啊,我早不想活了,可是我命大,怎么死都死不了。

虽然听着像玩笑话,可我着实下了一跳,才五年级的孩子,就已经失去活着的欲望了吗,已经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了吗,已经到不想再活下去的境地了吗?

我悄悄地问他,是因为学习太辛苦还在妈妈太烦了?他说,(妈妈)太烦了。啊,原来我已然成为他讨厌这个世界的直接原因了。唉!孩子,妈妈已经让你这么反感吗?一阵心酸。

儿子很快就到学校了。

一个人继续开车上路,赶去单位。路上,我开始思索,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冒出死的想法,让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我联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母子间的一场悲剧,也是在开车途中,可能车厢内的母子正因为某事在争论,也许也像我一样,正在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突然在经过一座大桥时,车子在桥中央停了下来,那位带着情绪的母亲下车,气急败坏地打开后面的车门,对着儿子说几句,然后又回到了驾驶室。这时,一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子嗖地从车厢后座冲出来,穿过车流,径直跑向桥边,然后快速跨上栏杆,纵身跳入了江中,此时,母亲也已经从车子里跑了出来,但是,她试图去拉孩子的手却空空地悬在了桥面上。

写到这里,我的心已经开始哭泣,孩子,到底是什么事让你这么决然地放弃这么年轻鲜活的生命,你的心中一定是藏了一堆火或是一块巨石让你压抑地感受不到一丝美好。或许,对你来说,这是唯一通向自由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啊!

孩子母亲已经瘫在了桥边,她失声痛哭,生离死别就是前一秒和后一秒的事,残酷地在她面前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可以说是她亲自送走了她的孩子,她该是无限后悔、无比悲痛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悲剧不仅仅是因为桥上的争执导致的,可能这对母子间的矛盾和孩子无处宣泄的情绪积压已久,只是在那一刻,孩子实在不想再忍受内心的痛苦,一时失去理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时下,这样的青少年自杀案例层出不穷,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其实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在向孩子灌输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论或做法,认为这样的教导多少会起到改变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的作用,但这种单向式的灌输式教育很多时候并不会引起孩子的丝毫改变,反而会激起他对你的反感甚至敌对情绪,久而久之,多方面的压力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记得我小时候,有次去姑妈家,无聊的时候我最喜欢玩米。那时候山里的人家都穷,姑妈又有三个儿子要养,粮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我有一次玩嗨了,把米弄得满地都是,我大伯看到了,立刻严厉地批评我,可我当时就理解不了,我们不是天天吃着大米饭,想吃多少吃多少吗,就算背得滚瓜烂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意义也只不过停留在诗歌里。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委屈和难过,还一个人偷偷跑到溪边的石台上,边哭边想往下跳,可毕竟还是胆小害怕,没敢真跳下去。

只有经历过战争才懂得和平的珍贵;只有经历过苦难才懂得奋斗的意义;只有经历过疾病才懂得健康的价值,我们这一代孩子缺乏的是经历,所以没有感受,不能理解。所以说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没什么作用,可能还适得其反,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作为父母、长辈,我们应该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成为你的孩子,从他的身心、思维角度出发,去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