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现在能拿起笔坚持写文,要感谢妈妈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01
在我还不认字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如果她没有时间,就让爸爸教。
上了小学,我在这边做手工,妈妈在那边织毛衣,爸爸就读书给我们听,当时热播的《紫藤花园》原著,是爸爸从头到尾给我们读下来的。
等到学校开始要求写作文、写日记了,就轮到我读给他们听,爸妈就是我最早的读者。
妈妈虽然不懂老师教的那些写作方法,但是她会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告诉我写得是否形象生动,句子听起来是否顺耳。
只要是在我妈妈这里过了关的作文,到语文老师手里总能得到“优秀”并且加好几颗小星星。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都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写得好的作文,还会被其他语文老师拿到别的班做范文。
我对读书和写作的热情,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埋下的。
02
我的中学时代,也是杂志的黄金时代,《读者》《萌芽》《科幻世界》等等,填充了我上学时的业余时间。
我偶尔会在日常作文里加点创新,比如一篇以“水”为主题的作文,我写成女孩“小水”的故事,被老师说写跑题了。
我还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聚在一起,写了《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同人文,让林冲说RAP,让贾宝玉当霸总。现在盛行的那些所谓魔改,都比不上我们那时的瞎扯来得荒诞。
当然,绝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写作文,各种经典名著也不是白看的,我中学时期的文字要比现在还细腻许多。
我有一篇散文《那排白杨树 那墙爬山虎》,就是写中学校园的一角,还被选入当年的校刊。
这时候妈妈已经无法给我太多建议了,她只是安静的欣赏,然后把我的作文本、语文卷子的作文都单独保存下来,整整齐齐地收在柜子里。
我工作后,家里换了新房子,搬家时扔掉了很多旧物,这些作文却被妈妈当宝贝似的保存着。
成长路上,妈妈在背后给我最温暖的守护。
03
工作后的这些年里,我的生活和写作分道扬镳。
直到去年10月份,我想往线上发展,打造个人IP,才发现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自己的水平早已退步,恐怕还不如学生时代了。
于是进入平台,练习写书评、影评,进入齐帆齐老师的训练营,跟着团队的步伐,写主题文。
在重新拾起笔的这段时间,我从只关注自己哪里提高了,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充盈。
写作是一个把心打开、向内深入的过程。我会发掘很多细小的记忆,看到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发现一些从未想过的角度,认识很多优秀的伙伴。
进入后,妈妈仍然是我的第一批读者,总是很快给我点赞、评论,让我怀疑她是不是在12G网速冲浪。
她还会给我提供很多写作素材,比如昨天写的《元宵赏灯往事》,就是妈妈提醒我写的,还把家里的老照片翻拍发了过来。
在一起回忆往事时,我们母女仿佛跨过千里之隔、十几年的光阴,又回到了我的小时候。
04
一周前,我又开通了薇信公号,把上的一些文章搬过去。
虽然现在错过了薇信公号的高速发展期,但写作是一件长期的事,只要想长期做,那就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也多亏了在写文的这段时间,让我积累了一些存货,可以在公号里连续更几天,目前已经有500多粉丝。
这一周,爸爸妈妈又成了我的宣传员,两个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把我的每篇公号文都发到朋友圈,还转发到他们的好友群里。
如果有老伙计给点赞或者回复了,妈妈还会叮嘱一句“拉到文章最底下点赞和点在看呀”。我还要特意叮嘱他们,不要花费太多精力,也不用为了我搭人情。
写作和练字,是我坚持最长时间的两件事,这都不是短期能有结果的事,也不是一定会有结果的事。
在日常练习的这些日子,坚持是孤独的,需要有伙伴一起携手,需要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更需要有粉丝在旁边加油鼓劲儿,才会有动力坚持下去。
妈妈就是我最最铁杆的粉丝,我最坚定的支持者。
有一句话说,父母是儿女前半生的唯一观众,儿女也是父母后半生的唯一观众。
妈妈和爸爸一直在给我加油鼓劲儿、摇旗呐喊,他们是我最好的观众。
谨以此文,记录我写作路上的几个节点,献给最支持我写作的人。
#齐帆齐2022年写作营 第10篇 1553字 总14429字#主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