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第十》08:饮食的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关于《论语》,有许多神乎其神的说法。比如“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赵普辅佐赵匡胤坐上皇帝宝座,靠的就是半部《论语》。每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赵普都会将自己关进小屋,拿出那半部《论语》来翻看,翻着翻着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说句玩笑话,半部《论语》之中,数《论语·乡党第十》好用,人日常的容止、衣着、饮食,全部讲得清清楚楚。比照着做,差不多就是半个圣人。后来的儒生有钻牛角尖的,常常以终其一生践行《论语》一言为荣。据说,有个脑袋瓜灵的讲自己居然践行了“两句”,引得同窗们敬慕和艳羡。当然了,这是个笑话,这厮践行的便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两句。
其实,关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两种说法,一是对于饭食要不厌其精,对于脍肉要不厌其细。钱穆先生的说法更标新立异一些,他认为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吃饭不因饭米精便多吃,食肉脍的细便多食。
对这两种说法,兼顾着理解,或许应该算是君子饮食的总原则了。
紧接着,在这条总原则外,又一口气写了十条原则。
一、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饭食因湿伤变味,鱼烂了,肉腐了,都不能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为一口吃的而忙碌不已。因此,历来便有重视饮食的传统。特别是南方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没有他们不敢吃的。所以,在孔子看来,正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虽然饮食紧缺,还是要有所不食的。
对于君子而言,第一个“不食”原则便是腐败变质。
二、色恶,不食
食物失去正常的颜色,便不要吃了。
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一是要各守本分,各安天命,要讲秩序;二是谁都不要欺负谁,要讲仁义。食物失去了正常的颜色,便失去了食性,君子是不吃这种变色的食物的。
三、臭恶,不食
食物失去正常的味道,不能吃。
《道德经》中讲“五味令人口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食物如果失去了正常的味道,便改变了食物本身的性质,君子也是不吃这种变味的食物的。
不知道孔子他老人家活到今天,能不能经得住徽菜中臭鳜鱼,长沙菜中臭豆腐的诱惑。
四、失饪,不食
“饪”是烹饪的意思,“失饪”是烹饪不当,过生或过熟的意思。
食物在烹饪的过程中,如果过生或过熟,便会改变食物的性质。化学中有“变性蛋白质”的说法,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失当,是容易转化成致癌物质的。
孔子应该是最早的防癌专家。
五、割不正,不食
单纯从饮食的角度看,这个就更苛刻了。
“割不正”实际上是对割截的失当处理。古人割截食物皆有定数,割截不当实际上是对割截常度的轻率和疏忽,对于君子而言,是不愿为之的。割截在最开始时,实际上是一种食物分配。按照尊卑、长幼,众人皆有定数。心存不公,定数便乱,乱掉定数的割截便是“割不正”。对于这种“割不正”的食物,君子是不屑于食用的。
六、不得其酱,不食
古人食肉时用酱,各有所宜。久而久之,便有固定搭配。这种固定搭配被赋予“礼”的意义。
中医讲究主副,讲究君臣,讲究表里,讲究虚实,都是这种固定搭配的象征。食物也是如此,违背了相应的固定搭配,君子是不屑于食用的。
七、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宴席上,肉虽然多,但是食用时不能超过主食的量。对于酒,没有规定的定数,但以不乱心智为重。《诗经》中有对饮酒的专门描写,一般情况下以三杯为适宜,事不过三,只不过古人的酒器可能会大一些。
八、沽酒,市脯,不食
“沽酒”同酤酒,是发酵不充分的酒。在钱穆先生看来,是只做得一夜的酒。酿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甲醇,如果处理不当,是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的。
“市脯”是街市上卖的肉脯,因为不明来历,不知是什么做的,因此,君子也不食用。
九、不撤姜食,不多食
吃肉不吃姜,身体不健康。古人老早便发现了姜在消化过程对于肉食的助消化功能。并且,姜本身还有去腥的作用。
在宴席上,吃完了主菜,姜碟子会留着不撤去。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多吃。
十、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最后一条原则是分享。
如果到人家助祭,拿到人家分给的祭肉,不过夜便要与他人一起分享掉。
如果是自己家里的祭肉,虽然知根知底,也要在三天内吃完分完,过了三点,便不要吃了。
十一、食不语,寝不言
没什么好讲的,君子吃东西、睡觉时没那么多话。
不像今天,大学生在宿舍才好开个卧谈会。到了社会上,好像在一起吃个饭,才好联络感情,两杯酒下肚,才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十二、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即便是粗饭、菜汤,瓜类,临食用前也必定会恭恭敬敬的祭上一番。
春秋时期,君子的饮食大概有以上十二条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