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方言》

如果说《尔雅》是对古训材料进行客观辑集的话,那么,《方言》则是对活的口语进行自觉采集并加以研究了。《方言》的作者是西汉杨雄。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小学家。他博闻强记,通晓训诂,精通文字文学,认识很多古文奇字。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图片发自App

《方言》中表现出了对当时来说是颇为进步的语言观。首先是语言的时空观。杨雄懂得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事物、同一概念,表示同一事物、同一概念的词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他从语言的时空依存关系上来研究语言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后人高度的评价。《方言》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许慎、何休、郑玄等人,都懂得了方国殊语、古今音变的道理,并自觉地利用这个原理来指导语言文字的研究。其次是杨雄对方言词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比如,他认识到很多方言是古语的遗留,懂得纵与横的关系,共时与历时的关系。

《方言》突破了只重视书面语言研究的局限,以活的语言为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由于它不受文字的限制,因而有些字只起标音作用,作出了方言调查的示范。它是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反映了汉代乃至周秦时代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方言状况,光是其中的方言史料,就有很大的价值。

图片发自App

汉语言文学可研究的内容真是丰富异常,之前不接触的时侯,还只是觉得了无多物,而今初扣柴扉已然深觉妙趣横生!

文化传承过程有太多的能人志士倾力付出,他们大多是出于真心的喜好,所以可以认真的著书立传,但凡是那种只图功名利禄之作,都很难受人敬仰,达不到万古流芳的境界。比较古今中外,经典都是经得起时间的立世之作。成就经典的人们更多的让人敬佩,仰慕!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侯看书喜欢选择远古的人事,面对现实看见现实,却不想写多现实,没有太多分析这种心态的缘由,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呵呵,有距离才有思念,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