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本土饮料营销集体撞墙难以自拔?

最近在做一款植物发酵酒产品的市场调查,顺便观察了一下各类商超终端的饮料产品,发现国内企业在饮料产品的营销上,几乎都沉迷在理性层面,无论是包装还是营销诉求,突出表现为产品的品质、功能功效与产地等,这引起了我的警觉和不安。

如牛奶的奶源奶质、乳酸菌饮料的“菌数量”、矿泉水营销的水源水质、椰汁饮料的海南产地、功能饮料的提神功效、凉茶的下火功效、山楂饮料的消食功效、气泡水的低糖无糖概念、核桃饮料的益智概念、山楂饮料的消食功效等等,显然,国内饮料企业的营销,集体撞到了理性之墙,且难以自拔……

我知道传统营销思维在做产品营销的时候,第一时间总是想方设法告知消费者自己的产品品质有多好,功能功效有多强,从来没有企业能够忘记自己的产品,把营销焦点投入到消费者身上。但奇怪的,一款饮料能不能火,其实并不在于产品的理性诉求,而恰恰在于品牌的感性营销。不信吗?我们一起看看几个饮料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果加多宝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不向灾区捐款一个亿,或者不是第一个捐款的民营企业,全国90%以上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王老吉凉茶是什么玩意?而当时的王老吉凉茶,仅仅广东和重庆不温不火地销售着,销量也是非常的可怜。而这一个亿的抗震捐款,无疑刺激了全国的消费者,于是,王老吉才真正火遍全国……

我们再往前推,看看现在没落但曾经异常辉煌的健力宝,究竟是怎么成功的。1984年,广东三水的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决定以25万的价格,赞助12支国家队的专用饮料,而这个时候,健力宝的年产值仅90余万,纯利润更是不足5万元,这简直就是豪赌。

但健力宝赌赢了。因为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勇夺15块金牌,中国女排更是勇不可挡,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三连冠”的奇迹。在震惊世界、举国欢腾的同时,国内外媒体都注意到中国运动员们在喝一种叫“健力宝”的饮料,由此,健力宝被冠上“东方魔水”和“中国魔水”的称号而迅速走红,当年就销量50亿元,成为唯一能够击败两乐的国民饮料;

现在我们再走进当下,看看火爆全网的元气森林又是怎么成功的。元气森林的第一款饮料是气泡水,其理性诉求是“无糖和零糖”,不要以为现在大家都在推低糖、无糖和零糖,就认为元气森林的成功是因为这个理性诉求,恰恰相反,要不是它的产品包装采用感性的日本风格,尤其在瓶标上,突出放大了平时在日文中常用的“気”字,这一举措立刻吸引了比较崇尚日韩文化的90后与00后们,而这才引爆了气泡水品类。

但不是说,一个饮料品牌仅靠感性营销就能获得成功,就像当前很多饮料产品难以成功,是因为过于理性,感性不足造成的,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尺度,让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辉映,才能产生可喜的市场效果,因为不是每一种感性都能产生积极效应。海南椰树牌椰子汁,就因为想感性营销,却没有驾驭好这个度而遭遇非议。

椰树牌的椰子汁,几十年来一直在自己的软包装上,竭尽所能,告诉消费者自己是谁?正宗椰汁椰树牌,30年坚持在海南岛用新鲜椰肉;譬如不用椰浆、不加香精当生榨骗人……但由于始终未解决消费者的“与我何干?”。

于是,某一天,企业忽然灵机一动,改变了产品包装,除了原来的理性文案不变,却在包装上增加了一个大胸美女,然后在旁边放了一句广告语:从小喝到大……看上去有点意思,一举两得,但结果却被网友讽刺为低俗营销……

讲了这么多案例,还是让我们回到理性与感性这两个概念上来。关注横向思维比较久一点的粉丝朋友都知道,我沈坤是最反感传统理性品牌营销的,为什么?因为你企业营销一理性,消费者自然也会理性对待,而理性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太容易相信你说的,对你的品质诉求会认为是自卖自夸,并且会货比多家;同时也会对价格非常敏感!

理性是什么?理性就是当今美女征婚开出的条件:身高180以上,年收入不低于百万;北上广深千万级房产不低于两套;硕士以上学历,外表帅气精致;生孩子后姓跟女方,而男方父母不能在一起生活;结婚彩礼120万以上,酒席不少于100桌……

感性是什么?感性就是一见钟情,当天就开房,稀里糊涂就爱上了,不管你有没有钱,不管你身份地位是什么,也不管你来自哪里,就因为你善于花言巧语,善于博取女人欢心,于是她就浑不知失身于你,然后非你不嫁……

而感性的消费是什么?那就是双十一疯狂购物,哪怕刷爆信用卡借高利贷;是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而狂购他代言的牛奶,哪怕喝不了就倒掉;是全网疯狂抢购鸿星尔克的产品,哪怕自己不是真的需要,因为鸿星尔克河南水灾狂捐一个亿;你感性了,消费者也感性,消费者一感性就不再对你的品质斤斤计较,更不会对你的高价格敏感!

在饮料行业有很多好产品,我所遭遇到的如百合饮料、谷物饮料、枸杞饮料、蓝莓饮料、红枣饮料、荔枝饮料、沙棘饮料、蜂蜜饮料、花生饮料和茶饮料等。但因为这些饮料的营销全都聚焦在理性的产品上,大部分沉迷于产品的功能功效而难以自拔,不懂得如何运用感性营销,让品牌快速传播,让产品惹人喜爱。

不少企业甚至从事某种饮料数十年,但销量却不温不火,至今都破不了亿,成为真正不入流的小众饮料。有的企业在跟我沟通的时候大谈该饮料对健康的好处,感觉喝了饮料就能治病似的,但却从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营销,更不懂得如何用感性的品牌策略去影响更多的消费者。

理性的产品营销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如普通饮料不能诉求健康功能,哪怕你真的有这种功能;其次,饮料的消费对象大多数是青年人,你跟青年人絮絮叨叨谈健康能有效吗?你先得通过感性方式让青年人喜欢你,然后才被发现,喝你这个饮料竟然还有健康功效,这不是意外惊喜吗?而这种源于产品的意外惊喜,才是促使消费者重复消费,产品粘性的核心动力。

我们都知道感性营销的效果几乎是十倍于理性营销,尤其是感性营销还能节省下很多的广告费,因为感性的产品,或许一个软文都能影响很多,即便没有软文,如果产品本身充满感性元素,那就能形成自带流量的效果。但怎么才算是感性营销?感性营销又究竟该如何做呢?

1、定位感性:大多数品牌定位都是理性的,譬如某某专家、某某开创者,销量遥遥领先等都聚焦企业和产品,不如调转枪口,将定位概念瞄准消费者:塑造一种身份感和组织感,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消费这个产品之后,自己会成为某种具有符号和标签的人,如“幕后英雄”、“荷尔蒙力量”,或“青春别动队”、“颜值核武器”等。

2广告语感性:品牌的广告语,大部分空洞乏味聚焦产品,如“原来生活可以美的”、“掌握核心科技”、“怕上火,喝王老吉”,这种理性的广告语,需要几个亿广告之后才能让人记住或者产生作用。如果感性操作就会成为“我就是我!”、“不想窝囊活着!”、“我的地盘我做主”,或者“今夜让你想我”、“没有我,你能开心吗?”

3、品类感性:品类就是产品的物理名称。如茶饮料、蓝莓饮料、红枣饮料和果汁等,理性的品类名称缺乏感性和联想度。感性的品类是什么?是“魅茶”、“魔饮”、“闺蜜(蜂蜜品类)”、“情粉(米粉的品类)”、“鲜锅(类似火锅的锅类美食)”,必须使用动词和形容词,促使品类名称鲜活起来,感性起来。

4、包装感性:将产品必须具备的规范性标准文案缩小,放大容易引发消费者关注的符号和文案,譬如刺激性的品牌定位语和广告语,特殊的颜色、符号和字体,甚至刺激消费者肾上腺素高涨的争议性文案。如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拒绝孝敬婆婆,除非她懂得尊重我这个儿媳!”如果更野一点,那就直接刺激消费者“我就在这里,你敢动我试试?”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包装,刊登现代诗作品、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甚至运动和网游主题内容(但必须做好作者版权购买),将一个普通的饮料产品,做成艺术情调和赋予主题,这会让消费者喜出望外。总之,将常规的包装进行感性创作和变形。

5、诉求感性:理性的营销诉求,几乎都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产品质量诉求和功能功效诉求,大部分是在跟消费者讲道理。譬如“认养一头牛”的“奶牛养得好,牛奶才会好”,这不是废话吗?正宗凉茶,怎么证明你是正宗?你说正宗就是正宗了吗?别人的就不正宗了吗?

感性的营销诉求,基本都不在产品上,而是直抵消费者的灵魂里,“现在,你的手可以用来绣花、绘画和弹钢琴了”——洗碗机诉求;“我们没有营销部门,也不做广告,我们只专注于产品”——特斯拉的诉求;“普拉达的女人你敢追吗?”——普拉达的诉求;“这股力量,你无法抗拒”——休闲食品品牌的诉求”;“不做乖孩子”——青年食品品牌的诉求;“拒绝说教,我有我的世界”——青年饮料品牌的诉求。

6、传播感性:这里的传播感性,单独指品牌后续的主题活动,我这里要主要推荐的是“少做广告促销,多做事件营销”,即便做广告也要做出新意和争议来;互动式事件营销是最能让消费者沉浸其中,主动参与的。饮料消费者青年人和女性居多,那就围绕着青年人和女性消费者进行互动式事件营销。

譬如上面提到的“婆媳关系”主题,还有如青年与父母和社会的代沟主题、学生与家长的管教主题、爱国主题和打工与创业主题等,都能挖掘出足够影响全社会的事件营销创意来。而事件营销的目的就是以非常感性的方式,让品牌快速被消费者接受,从而达到产品畅销的目的。 如果理性营销就是令人讨厌的相亲,那么感性营销就是一见钟情的快感;你是想理性地具备无数物质条件,然后一起过没有感情的婚姻日子,还是想感性地过激动人心的爱情生活?你选吧!

那些至今销量至今都不温不火的小众饮料,不如试一试吧,抛弃原来的理性营销概念,转而努力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感性起来,反正又不需要花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震惊:本土饮料营销集体撞墙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