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古说古珠第二十八篇-春秋战国的随侯珠

       随侯珠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文献中,最著名的是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中将其与和氏壁等多种当时最为珍贵的物产并列,“今陸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随和之宝”即是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李斯上书劝谏秦王应该像偏爱秦国不曾出产的“随和之宝”、“太阿之剑”等他国物产那样,信任和重用来自秦国之外的有识之士。这并不是文献第一次提到随侯珠,有关随侯珠的比喻和故事经常见诸战国文献,《庄子・让玉》讲了一段与随侯珠有关的故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投千例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取笑有人以随侯珠为弹丸去打小鸟雀,得不偿失,因小失大,成语“随珠弹雀”便出于此。《墨子》也说:“和氏之壁,随候之珠,三棘六异,此诸候之良宝也。”几乎都将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为“良宝”,可见随侯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但是这些文字都没有提到随侯珠究竟是什么样的珠子。战国之后仍然经常有文献提到随侯珠,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他的《淮南子・览冥中说:“臂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随侯珠的价值不减。东汉史学家班固的《答宾戏》一文,“宾又不闻和氏之壁韫于荆石,随侯之珠藏于蚌始乎?历世莫视,不知其将含景耀,吐英精,旷千载而流夜光也”。班固的《答宾戏》和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是三篇自嘲自解的名篇,文中喜用珍稀物品作为文学比喻,但并非针对物品本身的来历。

       直到东汉王充在他的《论衡・率性》中才专门提到了究竟何为随侯珠,“天道有真伪。真者固自与天相应,伪者人加知巧,亦与真者无以异也。何以验之?(禹贡》日璆琳琅玕”,此则土地所生真玉珠也。然而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兼鱼蚌之珠,与《禹贡琳皆真玉珠也。然而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他说得明白“鱼蚌之珠”的珍珠以及玉石类材质的“缪琳”珠,都是天然材料的珠子,而随侯用“药”来制作珠子,精光耀眼不差真珠,这种“以药作珠”的随侯珠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

       关于随侯珠究竟是什么珠子,一直都有很多猜测。如果按照王充的说法,随侯珠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的话,它的珍贵则取决于它的工艺难度和装饰效果,而最关键的可能是它在当时的工艺秘密。20世纪70年代末,湖北随县曾候乙基中出土大量战国蜻蜓眼玻璃珠,分析的结果是,有舶来的钠钙系西方玻璃珠,也有本土自己生产的铅钡系珠子。基葬出土随葬品1万余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竹简等,无不奢华珍稀。从文献记载的曾侯及其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看,证实曾国即是随国。曾国姬姓,是周王室在准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赐封的“汉阳诸姬”之一,其文化并不比中原腹地的姬姓大国落后,特别是玻璃和髹漆工艺甚至领先中原。公元前687年到前679年间,随为楚国所灭,是否这也是战国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突然中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我们今天称为“战国蜻蜓眼”的玻璃珠是否就是李斯等人所说的“随侯珠”,也都只是基于文献和实物的牵强比附。就像和氏璧一样,随侯珠是中国古代美术品另一个有趣的悬案(图121)。

图121战国时期的靖蜓眼玻璃珠和陶胎玻璃釉珠子。这些珠子大多在当时的楚国制作,代表了当时最新的工艺制作和装饰风尚。现今可见的考古实物资料也比较多,这种被后人称为“战国婧蜓眼”的珠子,是否就是文献中提到的随侯珠仍只是推测。日本美秀博物馆藏。


以上文本由【牧古说宝珠】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古说古珠第二十八篇-春秋战国的随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