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千年庭院》后感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千年庭院》后感


2021年  1月19日  星期二


特别喜欢余秋雨老师的书。二十五年前第一次接触、十几年前第二次接触余秋雨老师的文字,其实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喜欢。不是因为这些文字不好,而是因为当时我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读者的水平。往往浅薄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浅薄。十几年前我看《历史的脸谱》,还写了几篇博客来反对余秋雨老师的意见。


但是最近却越来越喜欢余秋雨老师的文字。也许是因为年岁渐增,一些以前不能理解的文字现在理解了,一些以前不能感受的情绪现在有共鸣了,一些以前不能打动我的经历现在感同身受了。


读这些文字,不是太轻松的,因为它们不是傻白甜的文字,也不等同于纯粹情绪化的散文。相对来讲,读小女人的文字不累,没有那么多博古通今、没有那么多人文畅想、没有那么多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没有那么的大气磅礴。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会去看一些小女人的文字,我自己也会在当时还没有关闭的本地博客上写一些小女人的文字。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又对自己的“大作”自鸣得意。有人说我无病呻吟,其实我固然喜欢呻吟几句,但并非是无病或者东施效颦。我只是,痛了累了怕了或者悲伤了,就得呻吟几句,好让别人知道,我不爽,很不爽。扯远了。但我不是说,小女人的文字一无是处,我不该读,也不该写。我只是更喜欢余秋雨老师的文字,有很丰富的知识在里面,读来却不枯燥,因为透过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性化的灵魂。他的很多书里有很多对古人的遐想,跟随着文字的节奏,往往会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于是,那些历史人物又活了过来,一个个有血有肉。那些历史宫阙又建立起来,一座座色彩鲜明。那些历史事件又重新上演,一桩桩历历分明。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余秋雨老师说,探求古人的生活,探求历史,就是探求回家的路。


一连在当当阅读app看了好几本余秋雨的书。而在QQ阅读app上,我发现我收藏的绝大多数还是余秋雨老师的书,都列在我的读书计划内。


在《千年庭院》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是讲王圆箓的一篇。王圆箓是敦煌的罪人。这句话没错呀,虽然他主观上不是故意犯罪,至少不是完全故意犯罪,但他客观上就是敦煌的罪人。余老师也说了,这么多文物的流失是这个时代造成的。王圆箓只是麻木地看着那些拉走文物的马车,目光呆滞。描述恰如其分。但不知为什么,网上会有人曲解这篇文章,甚至还有不少人跟帖说王圆箓是英雄,为他点赞。真心让人郁闷。


还有就是《千年庭院》这篇。一个神秘的千年庭院,没有颓废感、破败感、诡异感,而是给人一种亲切感。好像作者本来就应该在那里,好像它已等了他千年。这个庭院是麓山书院。从此作者无论在哪里,无论境遇如何,总与书相伴。这种受到冥冥中的一击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万物皆有灵吧?


我最喜欢的是《乡关何处》这一篇。不仅是一如既往的文采,更是那种真挚情感击中我了。


“早年离开时的那个清晨,夜色还没有褪尽而朝雾已经迷蒙,小男孩瞌睡的双眼使夜色和晨雾更加浓重。这么潦草的告别,总以为会有一次隆重的弥补,事实上世间的一切都无法弥补,我就潦草地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长途。”有一些回望人生的伤感,但走时很干脆。一个只有十周岁的小男孩,挥别了送行的舅舅,毅然上了从余姚到上海的火车,开始了他的孤旅。我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气。可能冥冥中已经注定,小男孩以后会成为一个跋涉者、一个冒险家、一个用生命来写作的人。


这篇文章中打动我的地方很多,包括河里的那些陶瓷碎片。一个过去的大器碎了,古时候的一段文明碎了,碎成碎片,安静地躺在河底,或飞快地奔跑在河面。还包括余老师谈起故乡余姚时那种自豪的感情,又对曾经的蒙昧和野蛮不无痛心的感情。


写故乡的文章很多,写得好的也很多。但好文章跟好文章是不一样的。好也有不同的层次。我只能说,余秋雨老师的文章很高级,没有涂脂抹粉的艳俗感,没有为了文采而文采的雕饰感,不浮躁、不油腻,也并非瘦骨嶙峋如佛寺的老衲一般。总之,文采是一种自然流露 ,比文采更俘获人心的,是文中的感情世界。突然想起两句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千年庭院》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