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可以冷,但不背锅~关于共享经济中那些没有想到的

导读:共享经济市场打开后凸显的问题,是人们的需求与现实矛盾的写照。——东远

年终岁尾,寒冬来临,共享经济中的核心产物——单车和汽车似乎也在进入寒冬,进入至暗时刻,押金退还问题在网上沸沸扬扬,更有员工讨薪在其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关于共享经济市场打开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文章不断在各路媒体中出现,但我有一些另外的思考。

诚然,共享经济的出现连带产生了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问题,可凭心而论,一边倒地把问题的来源指向共享经济,我觉得有失公允。

满足需求必然要饱和投放

就拿单车来说,共享单车带来了太多方便,毋庸置疑。特别是在大城市,交通拥堵众人皆知,3公里以内的路程,有时骑车比坐车要快。更重要的是下了地铁或公交,去往目的地的距离在1公里以上很正常,赶上带的东西多或时间紧迫的时候,怎么办?这“最后一公里”始终是绕不开的难题,坐车可能更慢,有个单车骑是最理想的选择。以前没有共享单车的时候,最理想的选择是摩的、三轮(为啥屡禁不绝,不要怪罪没人管,根本原因是需求决定市场)。有了共享单车后,非常实惠还很方便,仅从这方面就不难看出这里有多大的市场。

记得有段时间,在城市的地铁口、公交站等有些地方,共享单车数量较多,挤占了路人的空间,有人说是政府不作为,还有对共享单车的各种抨击。其实说这些话的人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早在摩拜、小黄车等问世之前,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就已经有了政府部门主持推出的公共自行车,但没有得以大力推行。其原因主要是这种自行车只有在固定的桩子上才能借还车,要想使用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办理专用卡,充值也要到指定地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共享单车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随用随还。而共享单车使用需求的第一聚集区就是在地铁口、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根本无法计算每天会有多少人需要用车、每个人用车的时长这些,只有饱和投放才能真正满足需求,企业才能做起来。

零粘性导致做起来更难

近年来,继摩拜、小黄车之后的一些小品牌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很多人说是纯粹的圈钱行为,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同其他新兴产品一样,共享单车也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下诞生的,“大蛋糕”让大家趋之若鹜,每个人都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各路资本争相加入是必然的结果。

稍经思考或观察就不难发现,共享单车行业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是:其他行业在经过洗礼后通常会产生稳坐交椅的龙头老大,如电商中的京东、淘宝、天猫,互联网+出行中的滴滴、英语培训中的新东方等。而共享单车企业则不然,就连最初问世的摩拜、小黄车也已经举步维艰,后进的小品牌可以用昙花一现来形容,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商业帝国中,谁能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建立起坚固的商业壁垒,商业壁垒的产生除了用户体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户粘性,而用户粘性由转移成本来决定。

比如微信、QQ就是粘性极强的工具,因为社交网络的迁移成本很高,而且基本不具有可替代性。电商、团购属于中等粘性,虽然一样的商品购买渠道不止一种,但信誉保障和大众认可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输入法工具受人们使用习惯和词汇积累等因素,也存在一点粘性。而共享单车几乎就是零粘性,因为几乎没有迁移成本,同样是一段路,摩拜小黄小蓝还是小橙用起来没有区别。同等条件下优惠力度大的自然有吸引力,但商业竞争中有时难免会存在恶性,足以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逼到谁都不挣钱。在几乎没有商业壁垒的行业,谁都难逃厄运。

不是什么东西都适合共享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经济的旋风刮向了各种产品,接连出现了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纸巾乃至共享厨房、共享宠物等。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分析,这类现象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但对人们的生活而言,有些东西并不适合共享。

单车、充电宝、雨伞这些日常用品,与生活密不可分,而且不具有什么风险,在规范管理下适合发展共享。而汽车本就具有一定的连带危险,而且涉及停车、违章、车况、车内卫生等各种问题,若在这些方面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不该鼓励共享,否则就是对用户不负责。

写到最后,我认为,共享经济发展到今天,其本质和现存问题均已浮出水面,从事者是时候该在规范管理上下下功夫了,谁能在服务品质上赢得用户认可,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持续发展,屹立不倒。比如保障产品能正常使用,押金退还不要含糊,反馈问题及时解决。今天的各行各业表面看起来是竞争激烈,实则优胜劣汰。用户的心里都有一杆秤,那些不忘初心,想用户所想做用户所需的企业和产品,理所当然会受到广泛认可和尊重。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享经济可以冷,但不背锅~关于共享经济中那些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