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色

一、内容

时代的一面“镜子”。描绘了特定时期(封建-资本)的英国状况,以及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

二、思想

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既倡导人文思想,又汲取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和忏悔精神,用以解决由个性自由带来的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实矛盾。

三、人物

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在他们身上,莎氏揭示了广泛繁复的社会关系,这些形象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概括了特定阶层以及人类的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群像。

四、结构

通常是多线索的,结构严整而开放,情节生动丰富。

五、语言

丰富生动、个性化。

莎氏是语言大师,他所使用的词汇量惊人的庞大,1974年英国马文·斯配瓦克教授借助德国电子计算机专家的力量,精确地统计出莎氏全部词汇量达29066个之多。英国的另一个语言大师,17世纪诗人弥尔顿一向被认为学问最渊博,他的诗歌才用了8000个单词。

莎剧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不同的性格化语言。每个人物说的话都与他的性格一致,本性一致。

六、代表作《哈姆莱特》分析

(一)悲剧的历史来源及剧情梗概

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又根据一部失传的戏剧改编。

剧情梗概:

在德国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突接父王猝死的消息。赶回王宫又目睹母亲匆匆嫁给叔父克劳狄斯,叔父攫取王位,并从父王鬼魂处得知父亲是被叔父毒死的。

为避过奸王耳目,决心为父报仇和重整乾坤的哈姆莱特只得装疯,并用“戏中戏”来验证鬼魂的话。

哈姆莱特错失报仇良机并误杀恋人奥菲利娅之父——老臣波洛涅斯。奥菲利娅发疯并溺水而死。用心险恶的叔父将之送往英国。但哈姆莱特用计逃脱。返回后遇上奥菲利娅的哥哥雷奥提斯。

克劳提斯设下毒剑毒酒之计准备借雷奥提斯之手除掉哈姆莱特。最终哈姆莱特与仇敌同归于尽。

(二)思想内容

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和封建王权的斗争,描绘了人文主义者失败的命运,但同时又揭示了封建势力必然灭亡的前景,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在道义上的胜利,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理想忠贞不渝的信念和改造社会的决心。

(三)主人公形象分析

讨论: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有关《哈姆莱特》的部分评论:

歌德(1749~1834):把哈的行动延宕归咎于他性格上的软弱无能、多愁善感。“一个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

柯勒律治(1772~1834):并非软弱,而是因为性格内向和过多思考

泰纳(1826~1893):激情杀害理智

别林斯基(1815~1848):巨人的雄心与婴儿的意志

屠格涅夫(1818~1883)、托尔斯泰(1828~1910):极端否定

弗洛伊德(1856~1939):“俄狄浦斯情结”

T. S.艾略特(1888~1965):情绪与情节脱节。

2、文学史通常的分析:主题: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的冲突

3、我国认为,哈的形象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A、学习阶段——快乐王子

在外国学习,对人、宇宙、自然充满了希望和浪漫主义人文思想。

B、回国——忧郁王子时期,是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时期,但因此对现实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提出“重整乾坤”的历史任务。

C、见鬼魂后——延宕王子时期,行动迟疑不决,思想变化和深化,他犹豫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黑格尔语),即寻找行动的力量和路线。

D、复仇——行动王子时期,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人文主义信念,为自己的行动和命运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但哈姆雷特是一个末代的人文主义者,脱离群众以至有些害怕群众,深于思索而迟于行动,偏重于自己的内心斗争而疏忽于对敌的外部的防范。当时封建反动势力又特别强大,因而,他只能孤军奋战,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为个人复了仇,而“重整乾坤”的历史使命却落了空。这就是哈姆雷特的悲剧的本质和根本原因。不过,他毕竟提出了“重整乾坤”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而且使人文主义的思想最终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因而,他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最高的典型,而且,对后世的进步力量一直还保持着鼓舞的力量。

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观,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

哈姆莱特形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了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

(四)艺术特色

1.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开掘的深度。

哈姆莱特的外部冲突:父死母嫁,国王加害等

内心世界:自身的理智、信念与情感、欲望的冲突。如:要重整乾坤,却感到力不从心;向往人性之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渊薮”,甚至反观自身,“罪恶” 之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尊崇热爱女性,又怨恨鄙视她们的“脆弱”;“生存还是毁灭?”,进退两难,陷于生命本质的虚无。

2.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把内心隐秘多层次展示出来,极富哲理性和艺术性,有效地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3.运用对比的手法。前王/现王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    假疯/真疯  霍拉旭/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

4.情节多层次、多线索,既推动情节发展,又丰富戏剧内容。三条复仇线索:复仇与爱情、亲情、友情;戏中戏;悲剧中有喜剧、魔幻与现实等。

七、总结: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高度概括。这个论断集中表述在恩格斯的《致斐·拉萨尔》一信中。

(一)“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

(二)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一般是多线索的;富于戏剧冲突;这些线索主次分明,但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交错发展、引人入胜;结尾处大刀阔斧,乾净利索而又余意不尽。(三)“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使其戏剧具有史诗般的广阔社会背景。

(四)打破了“古代人的性格描绘”方法。个性鲜明而又复杂,性格发展变化。以“独白”的方式剖析人物的内心,让人物内心的活动、性格的发展与戏剧情节的发展互为表里。此外,戏剧人物丰富众多,雨果说他创造人物之多“仅次于上帝”。

(五)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相结合。“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奇妙的混合”(马克思语)。这对于后世的戏剧,尤其是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正剧是有启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