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来信634:六个睡眠小知识,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最近在睡前会放半个小时的“颂钵”,伴随这样的声音入睡感觉很舒服。最近正好看到一些与睡眠相关的内容,顺便整理了六个睡眠小知识,与大家分享。


一、脑波频率。

人在清醒状态时,白天工作的脑波频率大概在40-50赫兹。晚上入睡前,人的脑波频率会下降到10-20赫兹。进入深度睡眠后,脑波频率为0.1-4赫兹。

睡前听一些低频音乐,比如颂钵,或者做一些低频的事情,比如洗衣、整理房间,可以为睡眠进行很好的铺垫。


二、血氧含量。

当晚上我们的血氧含量低于88%的时候,大脑会开始缺氧,并发出指令:快醒醒!人睡觉会做梦,当人处于大脑醒了身体又不愿醒的时候,大脑会用梦来替代醒来。在梦里,我们会奔跑、打架,做一些剧烈运动,这些运动都会让人体的血流加快,从而使呼吸加快,为大脑供氧。晚上我们身体的血液流速较低,会慢慢沉淀。沉淀到一定程度,会对心脏产生压力。于是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模拟出被人追杀、追逐的情境,让我们兴奋起来,这其实身体的一种自救行为。我们身体的其他系统需要休眠,但血液循环系统不能待机,于是大家就通过这种方式构成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我们睡到一半突然醒来,也许是血氧含量偏低,坐起来大口呼吸几次,可以很快再度入睡。


三、肠道菌群。

有的人在睡前会想吃东西,这其实是肠道菌群发出的信号。这时候的“饿”不是真饿,而是馋。如果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肠道菌群会在我们睡觉时持续给大脑发送信号。比如,刚开始在家隔离那会,有一次睡前我特别想吃东西,但最终忍住没吃,睡觉时就梦见了居委在发吃的,其实就是大脑通过“望梅止渴”的方式在安抚肠道菌群。这些细菌存在了上亿年,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甚至会变成我们梦里的欲望。很多时候,它们想吃是真,但吃一口就饱了。每个人的菌群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人是橙子,有的人是炸鸡,有的人是一根烟,这时的“饿”,其实是“瘾”,少量地满足一下它们就好了。

睡前的“饿”其实是“瘾”,适当吃一点,就能很好的安抚肠道菌群,获得更好的睡眠。


四、做梦。

对于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我们会通过做梦来安慰自己。大到白日梦,小到上厕所,都是如此。很多人都有在梦里找厕所的经历,但又经常碰到前面排队的人很多,厕所门打不开的情况。其实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想上厕所了,但另一份懒得动,大脑就在中间捣糨糊:你看我已经在找厕所了,但因为不可抗力的缘故,现在没法上,再忍忍。小孩往往直接就尿出来了,大脑捣糨糊的能力没那么强,更像是一个不断找补的编剧,只能根据事实调整剧情:找到了厕所,门打开了,你尿吧。于是小孩就会尿床。


五、声音、温度、光线。

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经历,在车后座或者是飞机上,可以睡得很香。有的人一上飞机就开始睡,睡到发吃的准时醒来,吃完接着睡,直到下飞机。可是车上和飞机上明明很吵,而且有持续不断的“嗡嗡”声,并且音量不低。看过REM睡眠革命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人们每个90分钟会经历一次浅睡→深睡→梦境的循环,中途人会趋于转醒,然后接着睡。这与人的基因有关,我们的祖先必须时刻警惕野兽的袭击,所以对突然出现的声音会产生警觉。

但如果是持续稳定的声音,哪怕它很吵,我们也会认为这个环境是安全的。飞机上的声音很吵,但它吵得很有规律,所以我们还是睡得着。有的app会模拟虫鸣、鸟叫、流水声,其本质也是制造一种稳定的音源,让人觉得安心。另外,如果温度越睡越冷或者越来越热,我们也会转醒,飞机上恰好是恒温状态,因此也有利于睡眠。有的人大哭之后,会睡得很香,就是因为发泄完了,进入了情绪稳定的状态。

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温度、稳定的音源、稳定的气味、稳定的光线,构成了理想的睡眠场景。


六、题外话:回忆。

稳定的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人们喜欢听老歌,其实听得是“回忆”。喜欢摇滚的人一听到崔健,或者枪花,就仿佛听到了自己的青春,就立刻进入到自己过去的某一刻回忆中。看过学院来信613的小伙伴会发现,其实这算是四维生物的低级技能(时空穿越)。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快、更好、更强,但是心底又渴望稳定、安定、固定的事物。人们年轻的时候风华正茂,新陈代谢也更快,荷尔蒙和多巴胺分泌也更多,所以感觉到的快乐时光也更多。

当我们将这些快乐时光与环境中的音乐、味道相联系,就构成了这些美丽的回忆。在那一刻,我们看见了过去的自己,看见那个快乐的、年轻的自己。

                     

祝大家生活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院来信634:六个睡眠小知识,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