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ll have dreams. But in order to make dreams come into reality, it takes an awful lot of determination, dedication, self-discipline, and effort. — Jesse Owens.
要想成功,必须有成功的激情,也必须相信自己会成功这一事实。
说实在的,报名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完全是一个偶然。
对于一个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不健康征兆,要开始把关注健康纳入日程的中年人,而且仅仅开始锻炼2个半月的OA一族、跑步小白,这本来属于不可能。我开始跑步,不是因为马拉松运动的大众化和流行化。工作的压力,让自己被更多的情绪压的透不过气来。今年五一的长假,被一周的发烧占据。
忙碌到没有时间生病,是真实的写照。—我自己
五一后,我觉悟了。真的要更好的对社会奉献,更好的对家人负责,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无从谈及的。
6月末,开始了我的慢跑征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即便是没有时间吃午饭也好、即便是更衣不便也好,只要尽最大努力、只要大汗淋漓,就一切都好。
每一天挤出时间都要打开那个APP,聆听虚拟教练的指导,快快慢慢、不知不觉,记录下一次比一次更长的记录。身体是越来越轻快,更是收获了愉悦的情绪。有时会在想,“内啡肽真是个好东西”。
可要说起马拉松的信念,那是在北京出差的某一天,在某公园附近驻扎。会议后,换上舒适的鞋子和服装,结果到了公园门口,售票处居然不接受扫码支付。在北方、特别是在北京,这“实在”是可以理解的。正打算悻悻离开,谁知傍边的未曾谋面过的大哥看不过,硬是要替我支付门票,我想扫码付钱给她都不肯要。可能是看我那身认真的想跑跑步的装备,也可能是对售票处大姐的态度表示歉意,那位陌生的大哥鼓励我,“付什么钱,好好跑吧!”结果,这来自陌生人的两块钱的门票,成了莫大的动力,让我第一次慢跑超过了15公里,可以说是把小小的公园里所有的道路都留下了印记。1个半小时,跑过后也浑然不知疲倦,快乐的回到营地。
回头想起此事,就是在15公里居然丝毫不觉疲倦的感觉,给我了动力。不就是3个15公里吗,把马拉松分解成3段考虑的话,也就没有那么远了。话说,这就是我敢于去跑马拉松的理由。
再说报名马拉松,也是个朋友的好意。好朋友发现我在努力锻炼,希望鼓励我搭伴一起,带我跑马拉松。谁知,我本想参与个10公里,不敢报半马。结果、一个犹豫的时间,沈阳半程马拉松的名额都报满了。玉树,报上全程。反正起点都在一起,就是为了能有一次参与的感受,值了!我这一辈子都无缘比赛的“麻秆”,也能体验一把“运动员”的感受,也能穿上赛服,也能试着,在身上用别针别上那个比赛的号码。哈,想象一下,已经够让我兴奋的了!
好朋友自己报上了半程马拉松,后来才听说,他为了能给我改成半程马拉松,做了好多努力未果,这也就不提了。好朋友更是在赛前要跟我更换名牌,鼓励我能够继续参与跑步的热情。
不知不觉,比赛就是明天的事情。这期间,反反复复的纠结,进退取舍,终于这一天就到了。而,马拉松,甚至是半程马拉松对我来说,仍然是连概念都没有过。
那一两天,稍微还有一点感冒了……其实,我担心的是,马拉松赛场上的意外,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万一因为马拉松而出现什么严重的意外,可能对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可是,作为人生100个目标中的一个,如果这次不去尝试,明年的我又会老去一岁,明年的我如果因为更多的原因,无法参与比赛甚至永远的不能参加比赛的话,我会不会遗憾?
咬咬牙,作为一个父亲,如果给孩子的,是一个拼搏的姿态而倒下,也许,就算是这样,也就释怀了。就这样的我,在好朋友的陪伴下,清晨6:00多,就踏上了奔赴赛场征程。物质上,该做的准备全套的装备补给都备好了。因为耳机只能坚持4个小时,连充电宝、充电线都带好了。
到了比赛区域,人声鼎沸,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一边好奇,一边紧张。幸好好朋友有经验,我忙着问这问那,喝水?上厕所?意外处理?救援?……,能想到的一切问题,絮絮叨叨,问的朋友前仰后合。紧张的更衣,紧张的寄存,紧张的放松,紧张的向出发点移动。
在人潮涌动中,在民众奔放的拉丁式的热情中,热闹非凡。当枪声响起,全员进入了嘉年华状态,橙色的队伍,如泄洪的潮水,洋洋洒洒奔流充斥在曾经是道路的赛道。“完美天气,完美的参与度,完美的互动,完美的服务”,这些对“沈马”的评价,事后回想,确实让沈阳人的我,小小的骄傲一下。
在马拉松大军万马奔腾。前不见首、后不见尾。不需要思考,也没有什么压力,跟着自己的节奏,心无旁骛的看着、跑着。节奏、呼吸、稳定,不断提醒自己,确认状态和距离。找到前方合适的标的,同步跟随。在10公里站点,开始补充体能。比赛的新鲜冲淡了疲惫,跨过一个又一个的Km标示。
轻松到达半马全马分水岭时,内心有小小的激动和窃喜,留下珍贵的照片。因为好朋友说过,全马不行的话就在半马退下来。审视自己的状态、体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半马分界时,早已度过假疲劳,到达了“乐跑享跑”状态。庆幸自己没有报半马,自信能够驾驭全马全程。
当跑过一座又一座的大桥,觉得终点遥遥无期的时候,终于开始产生了恐惧,这是要跑到天荒地老的节奏?直到,新立堡(if I remember it right?)大桥转弯的标示,终于看到了希望。大桥宽阔壮丽,交通早已管制,这一刻,马拉松的队伍就是道路的主宰!
(后续,开车带家人又试了这座桥的位置,真是远的难以置信。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当是的我)
回程的道路,在树荫下,在大河边,路线惬意而美丽。可是到了36Km的时候,右腿膝盖外侧开始隐隐做痛。第一次请志愿者对我的膝盖喷一些制冷剂,
”先慢跑一会儿,缓解一下?”我鼓励自己。
可是,当我尝试慢下来,疼痛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到了觉得想要跪下的程度。我默默的衡量这剩下的1/10的路程,我突然意识到,能否完赛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体能的问题。马拉松,所纪念的勇士就是为了这个距离而献出生命。
如果在人生只有一次挑战马拉松的机会,那么现在我已经走到了最近的位点。幸好,准备了镇痛药物,边跑边打开药包,吞下它!补充了水分,在奔跑中,疼痛渐渐麻木而不清晰。在奔跑中,居然发现了在路边加油的单位同事。在难熬的最后的关头,给予我最棒的惊喜和鼓励。奔跑,带来疼痛,又是缓解疼痛的良药。
当我意识到可能已经离终点很近的时候,我试图拨通电话,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希望在终点有她们见证。可是不知是什么缘故,信号消失。似乎在告诫我,承受最后一段的压力的应该是自己,要自己面对和处理一个跑者最简单的完赛过程。
终点,就在拐弯后的那条宽阔的大道的那边。此刻,马拉松的历程变得如此真实具体。我试了试,我居然还能小冲刺,心中窃喜,也告诫自己稳住节奏和中轴。
跑完这宽阔的跑道,在终点迎候的人群里,我知道那里没有因为我而来的人。正因为没有,所以才格外的轻松和自然。很享受这样的终点,轻轻飘过,印在心中。
跑出去20米了,忽然想起来,应该回首给自己留下一个自拍。谁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即使是最后也次,也是曾经的历程。
懵懵懂懂,往前走,要了两个冰袋,再往前,志愿者分发完赛的奖牌和纪念包。然后,……然后就离开了赛场。在寄存处找到了我的衣物,然后赶快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抚慰一下支撑我跑完这四十多公里的双腿双脚。
马拉松,就这样,似乎在没有充分的酝酿下,在我的人生里就完成了。看来,马拉松不要天赋,就这么简单吗?也不一定。只不过是在收获前,是无法预期也不好意思描述而已。我的成绩3小时51分42秒,虽然不快,也算是4小时内。对于一个锻炼时间只有不到3个月的愣头青,也是有点体会:
1. 做的准备不会多余,越多越好。主动的或是被动的准备。无论是身体的,心理的,物质的,缺一不可。
2. 做的规划和分割。无论是在节奏、气息,还是在分段和策略。每一段的预期和实施,每一段的确认、反馈。构成了这4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每一个里程碑。
3. 坚持和忍耐。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只有跑过的人才有资格评判。跑过后我查阅文献,才能够明白,无论是如何的准备和什么样的素质,马拉松的疼痛,是无法避免的挑战。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迎战和坚持。
马拉松就这样过去了,不知不觉,我也是按耐不住,好多朋友都知道了我跑马拉松的消息。更多的是不敢相信,或者是给予鼓励。刚刚跑完的那一周,确实是很难过,腿疼持续了5、6天。
我不会后悔的,就算一生就跑这一次,也是达成了我的一个人生目标。就连我的孩子也在说,“作为一个马拉松选手的孩子……”,这样,我的拼搏意义就是足够了。
我要告诉我自己,我有比自己预期更大的能量。只要做好预期,做好规划,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你的爸爸是一个自律、坚强、健康的爸爸。你也好做好漫漫人生的愿景、计划、和筹备。
我更不可自拔的深爱上了慢跑。在这项运动中我发现,其实我最需要认识的、最需要相处的是我自己。打磨自己、规划自己、控制自己,这才是我对爱我的人,对社会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