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s 90 |《论语两则》成功三部曲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原文解读: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帮学生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文采虽然很可观,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

个人感悟:

这里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功的三部曲。即订立目标、刻意练习,反思与完善。

首先,无论是谁,若想做成一件事,就得先有着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动力激励自己奋进。

小时候,老师都会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的梦想。大概在这个时刻开始,我们就会对目标有了初步的认知。如果能在少时便有清晰的目标规划,那相当于就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人,若是没有志向的话,那会是件可怕的事,只能虚度光阴,永远也成不了大器。这就像一盏没有灯芯的油灯一样,里面的灯油根本就不是燃尽的,而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白白挥发掉的。

其次,仅仅设立了目标,有了理想与志向,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话,也只能成为挂在嘴边上的囗头禅而已。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就得洒下足够的汗水。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记得曾经看过华为的一张海报宣传,很是震撼。左边是光鲜亮丽的芭蕾舞鞋,右边却是伤痕累累的脚趾,深刻的对比印刻出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

最后,想要成为一个大器之才,还需要多番打磨才行。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美玉若是不经过雕琢和打磨,都只是一件凡品而已,只有经过细心的琢磨之后,才能成为无价之宝。

苏轼在年少时,觉得自己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就有些看不起旁人。有一天,他在自家的门囗挂上了一副对联,借以标榜自己的才学。对联为: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此时,正好有一老者看见了,他觉得苏轼有些狂妄,便写了一个生僻的字让他读。

苏轼竟然不认识那个字,顿觉自己夸下了海囗,一时羞愧难当。后来,他将对联改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并在家中更加努力学习,终成一代文学大家。

假如说当时没人及时地将其“嚣张的气焰”给打击下去,也许大家在史书上就找不到满腹经纶的苏东坡了。

所以我们即使取得了某方面的成绩或是成就,也要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这个世界人才比比皆是,人生舞台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要想保持优势,必须要时刻反省和不断地完善自我。

一个人的成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与各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我们抓住其中的道理,努力践行,就不怕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解读:

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

个人感悟:

要想获得快乐的生活,做人就应当大度一点,不要总对他人怀恨在心。否则的话,冤冤相报只会没完没了,永远都等不到安宁的那一天。

可以说,在孔子的一生之中,与其对立的政敌并不在少数,但是对这些人孔子却没有多少怨眼,甚至还非常理解,这就是不念旧恶的美德。

另外,不念旧恶也是成功者应当具备的素养之一。想当年,管仲曾箭创公子小白,但是齐桓公即位之后却不念这一箭之仇,反而重用管仲为相,才成就了齐国的霸业。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就能消除自己与他人的仇怨。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会受到感化,转而支持你的事业。

不过,有一点大家应当清楚,即便是宽恕别人的过错也是有限度的,不能不讲原则地宽容其犯下的所有错误。否则,宽容就会变成纵容,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对人对己均有害而无益。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用善良、宽容和友好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心中没有那么多的怨恨,就能带着宽容和愉快的心情,在和谐的氛围中与他人交流。反之,用仇恨解决问题只会滋生出更大的仇恨,斗争也会不断地持续下去,没有尽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s 90 |《论语两则》成功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