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蟹宝谈钱#03 教与用的断层,不可不知钱从哪里来

1

生活中,我们总是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或既定的社会规则觉得天经地义,并且有一种错觉,这些事物一直就存在,譬如一天24小时、要用钱去买东西等。但尝试去寻根溯源的找到一个初始缘由时,往往又是模棱两可,很模糊的状态。

每一部历法都是人类观察星空和四季循环的经验总结,24小时是对太阳东升西落的观察,也是对地球公转的抽象化验证。

一张纸币背后代表着人类关于金融信息传递变迁的历史,从最开始的实物交换,一直到现在的纸币、电子货币及虚拟货币。类比,研究一个铅笔的生产可以看到社会分工和协作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为常见常用,所以不太深究钱从哪里来,对孩子的金钱教育也是讳莫如深。

2

随便问问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钱从哪里来,可能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如从银行卡里出来的、从手机上一点就能买东西、某个亲人给的或是父母上班挣出来,其他还有国家印出来的等等。如果突然问起大人,一时也难以准确的回答。

孩子关于金钱的教育,社会和家庭一直在缺失。我们固有的观念里,钱就是不道德的东西,如果谈钱可能会交给孩子不良的知识,尽管我们天天在使用它。

大多数我们都觉得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的好,但对金钱方面往往是身教不言传,要求自己观察、感知,自己领悟,不会有过多的语言教导。最终这一职责又转嫁给学校,抽象的课本的知识就从钱币图案的甄别,比如100元、50元、10元等,然后就是通过四则运算方式把这些钱与物体的组合起来,在脑子落下金钱的认知。仅此而已。

作为基本的常识教育,课堂知识的逻辑体系是把金钱视为前置存在的条件,只是在数学运算中作为一个符号或单位度量来对待。这样的方式,仍然不能解释钱是从哪里来的。

3

经济学的解释:货币起源于交换。交换的前提是含有人类无差别劳动的物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货币是从劳动中来,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都是从农业社会转入到城市社会,所以金融业和服务业兴起,多有涉及钱的问题都是比较隐晦。现行的教育体制人为的割裂了实践的环节。

只有到小孩上小学的时候,才会有所印象,课本上会交一些关于职业的问题,劳动创造致富的内容。在二年级才有关于的货币认知,三年级教材有购物的价格和组合的数字应用题,所有都局限于书本。

那些经历过贫穷或参与过交换产生金钱交易过程的孩子,会远远比生活在城市里,脱离物品或价值交换的孩子理解或深刻。

有一个照片中,在一个卖肉的摊下面,一个小孩在灯光下,局促的看书学习,父母在外面卖肉。父母的劳动一方面是为生存,另一方面是为孩子能换得一个不一样未来。

这种情况下,都会大体知道钱或是学费都是通过父母卖东西换来的,所以自己花钱会更细致谨慎,不断延迟自己的欲望,那种深刻印象的是遇到好吃东西,咬嘴抿嘴唇的样子,走到不远处回头不舍的样子,在许多小孩身上都有过这样心酸无奈的时刻。

这些孩子对贫穷、生活和金钱力量的感知要强的多。这种激烈的感觉会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4

其实这是脱离生活实际,在孩子的眼里,父母通过手机中点几下,一串串的数字出去,那些小商品、玩具、蛋糕或是其他东西就到家,父母也从来不会说没有钱了之类的话,所以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父母一个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胃口变得越来越大。

对于金钱换取东西的交换方式缺乏必要的感知,导致在给报其他课外班都是徒劳,基本上100-200元一节课来说,不会珍惜这种父母劳动换来金钱的艰辛。

更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去报这些,那些对他好之类的话语也就当成耳旁风。在这个年纪,正常的私利需要,比如对电视、对玩乐、对手机游戏的渴望才是最根本的需要,只能通过引导,或在某个契机之下能够,有所顿悟,去感知生活艰辛和生存的不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蟹宝谈钱#03 教与用的断层,不可不知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