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 音乐里的故事35
2021年9月16日,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的记者会上说:“美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叫《答案在风中飘》。歌词这样写道,‘一个人要转头多少次,还假装视而不见;一个人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哭泣;还要牺牲多少生命,他才知道太多人已经死去?’美方应该认真听听民众的哭泣与呐喊。”
一、《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也译成《随风摇曳》、《随风而逝》),这是美国民谣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是被公认为民谣一代宗师的鲍勃·迪伦。这首歌也是1994年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的插曲。
2016年10月13日,这首歌的歌词为鲍勃·迪伦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Bob Dylan won the 2016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这是鲍勃·迪伦的原唱:
【鲍勃·迪伦随风而逝Bob Dylan Blowing in the wind (liv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C7ui/?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dd55a53d88839307fe6075cfd880cba
Blowin'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
歌曲原创:鲍勃·迪伦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才能称得上男子汉?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歇在沙滩上?
Yes,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将其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Yes,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回归到大海?
Yes,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那些人还要生存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Yes,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可以回首多少次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只是假装他没有看到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Yes,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看见蓝天?
Yes,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要倾听多少次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到人们的呼喊?
Yes,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他才知道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太多的人已经死亡?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二、彼得、保罗和玛丽组合
不过,第一个把《blowin' in the wind》唱红的却是美国著名民谣三重唱组合彼得、保罗和玛丽(Peter, Paul & Mary),并且在1963年夺得全美排行的亚军。
彼得、保罗和玛丽三重唱組合演唱版1:https://www.ixigua.com/7012961199214035492
彼得、保罗和玛丽三重唱組合演唱版2:https://haokan.baidu.com/v?vid=3996276041225869660&pd=pcshare&hkRelaunch=p1%3Dpc%26p2%3Dvideoland%26p3%3Dshare_input
彼得、保罗和玛丽(Peter,Paul & Mary)是1960年代最受欢迎的重唱组合,后来的几十年也证明了他们是音乐历史上生命最长久的团体之一。他们的根比任何一个民谣团体都要扎得深,他们的影响力所波及的听众群是其他民谣团体可望不可及的。
这个1961年成立于纽约的三人组合,在他们的生涯中获得了5个格来美奖,发行了5张Top 10专辑,6张金唱片和3张白金唱片。彼得、保罗和玛丽分别是Peter Yarrow(男歌手兼吉他手)、Paul Stookey(男歌手兼吉他手)和Mary Travers(女歌手)。他们原来分别活跃于音乐界,经过各自的一段传奇历程后,在后来Bob Dylan的经纪人Grossman的建议下,正式组成三重唱。事实上,他们三个人之所以能够情投意合,除了音乐上的理念相近,更因为他们对于政治的思想都一致。他们不但在歌曲中唱出自己的想法,还经常一起积极的去参与各种群众运动,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并不像许多人那样,在稍微上了点年纪之后就冷淡下来。而除了自身的创作,他们还独具慧眼的采用了不少新人的作品,包括Bob Dylan,John Denver和来自加拿大的Gordon Lightfool等等,就是因为彼得、保罗和玛丽率先唱红了他们的作品,才开始引起广泛注意的。
有些人唱歌是为了名利,有些人屹立歌坛,却为了一份执着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传递他们坚信的真理。在美国的现代民歌史上,曾经有许多著名的艺人与团体,都以鲜明的政治色彩而著名,包括Pete Seeger,Peter,Paul & Mary三重唱,Bob Dylan、Joan Baez和Joni Mitchell等等。他们通过歌唱与实际行动,投身于那个时代的民谣改革与民权运动。他们反战,呼吁和平,唱出了那个时代最清新、最深沉、最正直同时也最优美的声音。
三、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全家移居到希宾。
少年时期的鲍勃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1962,年鲍勃·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专辑《BobDylan》。
1965年,鲍勃发行专辑《重访61号公路》。
1971年,鲍勃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
1973年鲍勃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1970年代中期,鲍勃与琼·贝兹在“滚雷”巡回演出。
1974年发行专辑《轨道上的血》。隔年,发行专辑《欲望》。
1977年鲍勃与妻子萨拉正式离婚,同年鲍勃又投入到另一次“滚雷”乐队巡回演出中,并据此推出了一部长达4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影片中还插入了一段由鲍勃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
1978年,鲍勃发行了唱片《合法街区》。
1979年,鲍勃宣布自己成为“再生基督徒”,后期他的创作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后鲍勃发行的4张唱片《慢车开来》、《得救》、《爱的爆发》和《异教徒》均带有宗教意味。
1985年,发行了《帝国讽刺剧》和《疲惫装载》。
1986年,鲍勃恢复巡回演出。
1991年为庆祝鲍勃50岁生日,CBS公司发行三合一专辑《私录卡带系列》此专辑收录了他1961-1991年的出版的歌曲。
1992年10月16日,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纪念迪伦踏入歌坛30年的演唱会,其中包括尼尔·杨(Neil Young)、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前披头士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场表演。
1993年发布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谣,翻唱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歌曲。
1994年,迪伦在MTV音乐台录制不插电演唱会。
1997年初,由于突发心脏病,当年的欧洲巡演被迫取消,但他很快就康复出院,甚至还于当年9月27日,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面前表演。9月30日,迪伦发行了由Daniel Lanois制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他上一张原创专辑《Oh Mercy》有8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鲍勃发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为《Chronicles, Vol. 1》的自传,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纽约奋斗的经过;中年陷入创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该书中文简体版译名为《像一块滚石》;繁体中文版译名为《摇滚记》。
2005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了鲍勃自传记录片《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8月底,鲍勃发行了他第48张专辑《Modern Times》,随即登上美国排行榜第一名。
2011年4月3日、4月6日、4月8日分别在台北小巨蛋、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海大舞台举办演唱会。从4月12日,连续三晚,在香港献唱。这是当年70岁的鲍勃·迪伦首次在中国登台演出。
2012年,发行专辑《Tempest》。
2015年2月6日,鲍勃迪伦将在格莱美慈善晚宴上正式被授予2015年格莱美音乐关怀年度人物这一奖项。同年发行最新专辑《Shadows in the Night》。
四、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实早在1996年,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艾伦·金斯伯格的推荐信:“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10年后的2006年,鲍勃·迪伦凭借回忆录《像一块滚石》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当时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鲍勃·迪伦还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08年摘得普利策文学奖时,评委会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
2016年11月18日,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已告知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他将不会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12月上旬的诺奖颁奖礼。
2017年3月29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音乐传奇鲍勃-迪伦接下来几天会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他的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他还会在那里举行一场演唱会。
五、对一个诺奖评委的采访
有媒体邮件采访了诺奖评委霍拉斯·恩格道尔,请他为这届诺奖评选解密。在恩格道尔看来,鲍勃·迪伦创造了当今最伟大的一些诗歌。
1.歌词应该被看作文学的一部分
记者: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吗?
恩格道尔: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瑞典学院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支持这个决定的。说困难,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每一次评选,都意味着要对候选人做全面彻底的研究,这个准备过程要持续好几年。在这个决定中,没有任何随机的成分。
记者:今年的评奖结果引来了不少争议。许多人质疑鲍勃·迪伦是否配得上得诺贝尔文学奖,歌词是否应该被看作文学,鲍勃·迪伦的歌词是否达到了伟大诗歌的标准。对此你怎么看?
恩格道尔:不管瑞典学院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永远都会引来争议。在我服务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19年,几乎每年的结果都会引发争论,或者更糟糕的是,还会引来关于评奖结果的政治和美学性质的质疑。这种纷争是诺奖活力的一部分。很显然,既然我们把奖颁给了鲍勃·迪伦,就说明我们认为歌词应该被看作文学的一部分,我们相信鲍勃·迪伦的歌词体现了最高水准的诗性表达。
2.他的歌曲有一种强大的语言动力
记者:现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莎拉·丹纽尔将鲍勃·迪伦的歌曲与荷马、萨福的作品相比,这种观点是瑞典学院其他成员普遍认同的吗?
恩格道尔:这是我们讨论的许多层面当中的一个——鲍勃·迪伦的艺术与古老诗歌之间的相似性。和鲍勃·迪伦的歌曲一样,这些古老的诗歌也是被歌唱或吟咏的。我个人在此还会提到奥维德,特别是他被流放后写下的作品,它们和迪伦后期的作品有相似性。
记者:通过授予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认可了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你看来,鲍勃·迪伦作品中最突出的诗歌品质是什么?
恩格道尔:鲍勃·迪伦有一个非常独特而权威的诗歌声音,它既是坚决的,又是嘲弄的,既是无我的,又是自我反思的。从主题上来看,他的文本既有敏锐的日常生活的观察,又有一闪而过的“灵视”意象。他的词汇量庞大,有一种美妙的混杂性。他是押韵大师,这让他能够省去解释,即便在没有容易理解的逻辑时也能将歌曲统一起来,而且每一句歌词都试图超越前面一句。这让他的歌曲有一种强大的语言动力,这一点又被他独特的演唱发音所加强。结果是,他创造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最伟大的一些诗歌。
3.文学应该将非虚构作品囊括进来
记者:通过承认鲍勃·迪伦,瑞典学院是否在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们在试图拓宽对文学的定义”?
恩格道尔:诺奖是一个独立的奖项,不是文学政治的工具。不过今年的奖项确实传递了一个信号。拓宽对文学的定义,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的话题——不仅扩展诗歌的概念,将音乐诗歌包括进来,同时,文学应该将非虚构作品囊括进来,只要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创作上带有文学品质。
记者:在鲍勃·迪伦获奖前,美国已经有23年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你曾批评美国作家“太孤立、太狭隘”,这一评价在美国文学圈引来了很多不满,许多人认为这一评价过于“欧洲中心主义”。今年将诺奖授予迪伦是对美国文学传统的一种承认吗,也许是广义的美国文学传统?
恩格道尔:我的批评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文学体系,而不是美国作家。我的出发点是,我认为在美国的批评家、出版商——更可惜的是——在美国读者的意识中,外国文学,尤其是非英语文学,是极为边缘化的。给鲍勃·迪伦这个奖,至少应该说明瑞典学院不是反美的。而且当我们通过鲍勃·迪伦来承认美国歌曲写作的主导地位时,我们采取了一种更宽泛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