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很多人就会想到宦官干政,甚至很多博眼球的说法,明朝是个三无朝代,有的只有宦官!明朝的宦官也比较给力,有正面的人物,七下西洋的郑和,威震塞北的汪直,还有臭名昭著的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说起唐朝,大家想到的大都是大唐盛世,但在盛世的繁华下,唐朝受宦官的毒害,要远远超过明朝。
唐朝的权宦无数,像李辅国、鱼朝恩、仇士良等大宦官,控制着禁军兵权,皇帝的废立很多时候都由宦官决定,宦官曾多次毒杀不听话的皇帝,如唐宪宗、唐文宗等。那么同样是宦官专权,为什么明朝皇帝一不高兴,宦官就遭殃,而唐朝是宦官一不高兴,皇帝就遭殃呢?
朝廷面对的威胁不同,权力的结构就不太相同
1、“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的威胁基本是藩镇割据
大唐盛世,在扩张的高峰期,被安史之乱的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大唐王朝开始全线收缩。
唐玄宗设立的节度使制度,从安史之乱起,就开始为唐朝挖坑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权力过重,引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叛军在河南、关中将唐朝的中央军消耗殆尽,唐王朝不得不依靠各镇节度使的力量来平息叛乱,最终导致藩镇节度使权力越来越重,中央王朝已经无法压制和调度。
面对这种情况,大唐朝廷采取了加强中央军队的做法,以此来制衡越来越强大的藩镇势力。而且由于府兵制的破坏殆尽,中央王朝已经无法从天下招募到足够的兵员,其结果就成了神策卫的一家独大,成为左右朝廷的力量。
2、明朝始终面临的威胁都来自北方外族,边军始终是战力重心
朱元璋虽然是赶走了蒙古人,建立的大明王朝,但是蒙古人始终是明朝北方威胁的力量,所以明朝在九边屯驻重兵。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强大的京营军队损耗殆尽,此后于谦虽然重置十二团营,正德年间、万历新政都有重新训练加强京营战力的打算,但都不了了之,所以京营基本退出了主力作战的舞台。明朝自此丢失了河套地区后,大同、宣府、蓟州的防守压力增大,被蒙古各部连年骚扰犯边。隆庆后期,辽东女真人逐渐不安分,尤其是万历中后期,明军在辽东也陷入战争泥潭中。
明廷大部分军费开支和战略重心都集中在九边,明朝270多年历史,十六位皇帝,边境的战事基本没有停歇过。
唐朝的禁军与明朝的边军,军队的掌控权不同
1、以神策卫为主的唐代禁军制,成为大唐最后的依靠
从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制度开始,基本标志着唐代府兵制度的彻底破坏,天下各地的折冲府失去了为中央朝廷输送兵力的作用,各地军政大权被藩镇节度使把持,自此南衙十二卫成了摆设。北衙禁军逐渐取代南衙府兵,成为唐王朝的主战力量,开元以后,从羽林军中脱颖而出的万骑,组建成为龙武军。安史之乱后,西北戍边的神策军,在平乱过程中逐渐壮大,被编入禁军,成为了王朝依靠的主要禁军力量。
神策军从成为禁军之初,就离不开宦官的影子,安史之乱勤王之时,神策军的领导者就有大宦官鱼朝恩,不久之后,陕州节度使郭英乂入朝,神策军的指挥权就被鱼朝恩掌控。
唐代宗李豫时期,吐蕃入侵长安,唐朝无力命令藩镇勤王,李豫逃到了陕州,受神策军保护返回长安,从此神策军就成为拱卫大唐王朝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宦官集团因为掌握着战力强大的宿卫禁军,也就掌控了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从唐肃宗重用李辅国开始,唐代十余位皇帝大都是宦官所立。
唐朝皇帝也不是没想过改变这种局面,架不住朝中大臣实在废物。唐德宗继位后,重用文武大臣,罢黜宦官势力。结果在建中四年的“泾原兵变”中,保护德宗李适的只有宦官。而且文武大臣经常携功威胁皇帝,索要赏赐,各镇节度使动辄造反,最后还是依靠神策军保住性命,收复长安,皇帝对文武大臣算是彻底失望了,又开始重用宦官了,宦官的权势日益加重!
2、明朝的军事力量较为分散,边军才是朝廷的主战力量,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边军
一方面,明朝因为对外作战的需求,边防重镇逐渐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京畿的兵力都集中在宣大和蓟州一线。嘉靖时期,因为抗击倭寇的需要,经过戚继光的训练,南兵的战力逐渐提升,成为明朝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这样就形成了边军、辽兵、南兵三股主要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的分散,基本没有势力能够掌控军队,在朝廷内部,别说是宦官,内阁大臣都控制不了军权。更有甚者,边军、辽兵和南兵,相互之间都尿不到一起,北兵(主要是蓟辽兵)和南兵的冲突最终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战力。
另一方面,明朝得益于宋朝对武将力量的限制,明朝军队的管理系统十分复杂,有内宫的监军镇守太监,还有武官出身的指挥使、总兵官,土木之变以后,文官也加入进来,军事重地又派出了督师、巡抚等文官负责统筹指挥。在如此负责的指挥系统下,很难有一个人能够专制控制军队的统率权。
而且明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论内廷还是外朝,边臣不得与朝中大臣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司礼监不能与镇守太监私自联系,内阁大臣也不得与在外的督抚、将领来往,否则必死无疑。
唐朝的节度使,享有旌旗斧钺,位同皇帝出镇,具有自己发动战争的权力,所以宦官威高权重后,可以随意调动军队。明朝可不同,虽然督抚有时也获赐“王命旗牌”出京,也仅仅是获得了“便宜行事”的权力,事后必须及时上奏,基本没有擅自发动战争的权力,被无数的给事中、监察御史盯着,稍有不慎,及时诛族之罪!这个督抚的权力,是绝对不会落入太监手中的。
相权的衰落,权力被高度分散,成为明朝确保皇帝权威的重要依据
唐朝实行的是较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所以无法避免宰相权力对皇帝权威的分割,基本上一位强势的宰相,就能把控朝政,对皇权提出挑战。
从唐肃宗李亨加李辅国开府仪同三司开始,宦官势力就逐渐走上宰相之位,掌握大唐王朝的相权,再加上兵权加持,更加容易地可以控制朝政大权了。而明朝自从朱元璋罢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基本上宣告宰相权力的终结。
虽然后来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内阁首辅位同宰相,但是这个权力是皇帝给的,决策权一直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明朝以内阁为相,翰林出身的文官才有资格入阁,成为文官集团的最高殿堂,生来就看不起宦官的文官集团,怎么会允许太监染指呢,大太监走不到这个位置,就拿不到这个权力,靠什么来影响皇帝的权威呢?
明朝说到底,大太监手中就只有两个权力,一个是“披红”,另一个是厂卫。但是这两个权力,对大太监来说又很尴尬,司礼监有一位掌印太监,五位秉笔太监,而且首席秉笔提督东厂,副手和正职天然就是对手,总有拆台的,威胁不了皇帝的权威。
而且明朝有完备的内阁、科道制度,可以封驳不合理的旨意,没有皇帝旨意,大太监根本无法阻止内阁大臣面见皇帝,太监胁迫皇帝的可能基本没有。锦衣卫虽然受东厂节制,但是规模庞大,人员复杂的锦衣卫,永远只听命于皇帝,东厂提督太监根本无法完全掌控。东厂番役也大多从锦衣卫抽调,厂卫调度的指令,只有皇帝的手诏,所以皇帝想除掉哪个太监,一封手诏就会令大太监束手就擒。
所以说,唐朝宦官权势的过盛,是王朝权力失衡造成的恶果,藩镇尾大不掉,更加剧宦官的专政,藩镇和宦官成了唱双簧。
而明朝却没有能够威胁朝廷的割据势力,其完整的内部统一势力,以及更加均衡的权力体系,保证了皇帝的权威。厂卫制度更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而不是因为宦官控制削弱了皇帝权势,因而皇帝可以很容易除掉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