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江湖、快意恩仇、仗剑天涯、神仙侠侣、劫富济贫……
谁没有过这样的憧憬?
1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开场,姜文有一段独白:“我一直坚信,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必将把苏军的战争机器砸个粉碎,而一个举世瞩目的战斗英雄将会诞生,那就是我。”
因为这段话,我一直喜欢姜文。认为他继承了先秦侠客们的遗风,独白中虽未言明,却深得武侠精神的要谛。
我也这样幻想过成为一名侠客,惩奸除恶,荡清寰宇,威震江湖,抱得美人归。
因为幻想,有时比一块美味的面包要有用得多。
而与此同时,我隐约意识到,也许90年代出生的我们,不仅生在了最好的武侠时代,也同时见证了这个时代的悄然落幕。
我们所熟稔的武侠世界的形成,盖因近代中国的孱弱和风云传奇的悲壮人物相互涤荡而澶变的。
近代的大刀王五,广东十虎(黄麒英、苏灿),黄飞鸿、霍元甲……到李小龙走到一个高峰。这是历史留下的脉络,国弱民贫,英雄人物总是格外耀眼。
梁羽生,金庸,古龙,黄易,温瑞安,这些大师、大家们通过笔底的才情勾勒出了一派别样人间,暨通过文字呈现出了武侠江湖世界的面貌。
徐克、李安、张艺谋、王家卫诸多导演钟爱武侠这个题材,于是让武侠呈现在大荧幕上,“功夫”借此契机走向世界。
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演绎则让这个世界从文字定格成为一帧帧画面,这背后自然也归功于袁和平、刘家良、程小东、洪金宝这样的设计师们。
彼时香港作为能比肩好莱坞的亚洲影视中心,更在武侠电影上不遗余力,捧出了张彻、胡金铨、楚原这些武侠电影的大拿,为日后广阔的中国大陆武侠之风的风起云涌,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这是狭义上,大概理出的一条武侠(文学、影视、导演及演员、地缘)的脉络。
2
在徐克电影《笑傲江湖》中,两个明朝的锦衣卫不断地给洋人解释“江湖”二字的意义。洋人疑惑不解问:江湖在哪儿?
江湖就在人心。
金庸的衣钵来自于梁羽生,古龙则是混迹于台湾的武侠文学圈子,为诸葛青云、卧龙生代笔而逐渐崛起。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能理解的武侠最精髓的两个要素——“江湖”与“天涯”就是由这两位厘定的。
金庸的江湖,是道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郭靖这样的傻小子最终能被世俗所接纳并成为一代大侠,而杨过和令狐冲这样玩世不恭的浪子,则始终被世俗世界所排挤。
金庸的笔下人性可以是纯良的,如石破天,因为他心性纯良,谢烟客故意传授他错误的内功心法也无法乱其心性,也因为心无滞碍,才在石壁上悟出《白首太玄经》这样神妙的功法。
人性也可以是恶的,诸如凌退思、万震山、花铁干之流,在饥饿之中,花铁干居然烧食义兄的尸体充饥。人性也可以是伪善难辨的,“君子剑”岳不群,五岳剑派里多响的名头,为了称霸江湖多年来引而不发,甚至不惜自宫练剑,原本嚣张跋扈的左冷禅比起阴鸷的岳不群,反而后者让人毛骨悚然;
金庸出身书香世家,自小便沉浸在传统的礼义廉耻的教化之中,自然骨子里便有一条士大夫文人的道德准绳。即便到最后他想要通过《鹿鼎记》石破天惊去反武侠精神塑造出一个泼皮无赖的韦小宝,但他对康熙大帝的憧憬和赞美之情,仍不逾家国君臣的藩篱。
金庸笔底的江湖,是大环境之下的人。
被世俗裹挟的人心永远蜷缩在一角,半掩琵琶,雾里看花,不言自明。
古龙则不同,他关注的焦点不是什么江湖道义,人间沧桑。他之所以获得拥趸无数,就在于古龙直击人心,无所挂碍。
他的写法是离经叛道的,甚至用上了日本的侦探小说的写法。
他让李寻欢为了林诗音在江湖立下誓言终身不娶;他把楚留香写成一个儒雅非凡的小偷,去偷别人家的白玉美人,就光明正大,事先打好招呼,凭本事去偷。楚留香永远都在船上,他就像一个武林的“钢琴师”无法踏入陆地,永远孤独,永远神秘莫测;他写小鱼儿与花无缺,写陆小凤与叶孤城,写谢晓峰和夺命十三剑,永远都在他们心里我行我素。
他们似乎是一群哲学家,永远追问,远方到底有什么?天涯在哪里?月亮为什么这么寒冷?
至于江湖,只是身外之物,亦是心外之物。
人心,在古龙的眼里,是一切温柔和冷酷的发端,江湖,只是一个过场,不足挂齿。
3
没错,时代变了,属于武侠的时代要谢幕了。
做偶像、做练习生出道没什么不好,超级英雄没什么不好,玩黑怕、跳街舞没什么不好,一切都很好。
只是当年那些原本以为会永远存在的东西,就这么被时代的巨轮无情地碾压过去了,心里有些难受。
男孩子们不再想象自己是江湖中的大侠,而是躲在家里玩游戏。女孩子也剪去长发,留着中性的短发被人夸帅。
我梦中的江湖,也越来越远。
就像《大秦帝国·崛起》里秦昭王说的:六国,眨眼间,说灭便灭了。
武侠的时代,说过去,就过去了。
迟早要说再见吧。
有次我跟我弟讨论漫威超级英雄,他说最喜欢钢铁侠。
我说:在英文里,钢铁侠的英文是Iron Man,那个侠字,是我们自己的,比钢铁人好听多了。
打开网页发现屏幕右上角弹出一个小地图,上面写着屠龙宝刀点击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