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芯片浪潮》,学习台积电张忠谋的管理之道

大家知道,台积电一个公司就占据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一半的份额。

5纳米及以下最先进工艺的芯片,台积电可占到惊人的90%以上的市场。全球最新最强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核心计算芯片都必须仰仗台积电一个企业的供应。

换一个说法,如果没有台积电,人工智能概念不可能如此火爆,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之类的黑科技也都不过是海市蜃楼。

如果台积电突然停工,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英伟达这些市值过万亿美元的高科技企业的股价都将迅速坍塌。

正是因为其拥有的芯片制造技术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替代,台积电才会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公司”。

台积电如此厉害,与其创始人张忠谋这个人是绝对离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张忠谋,就没有台积电。正如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没有马斯克就没有特斯拉一样。

那么,张忠谋有哪些管理之道能够过人一等,才能白手起家,领导台积电登上今日的高峰?

我们来读一读《芯片浪潮》,看看这本可以说是讫今为止对台积电研究得最深入的书籍,对张忠谋的管理艺术是如何总结的?

首先

当然是对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的前瞻与把控。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张忠谋认识到芯片设计与晶圆代工两者分离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

正是抓住了晶圆代工行业兴起的浪潮,台积电才得以避开与英特尔、东芝等行业巨头的直接竞争,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

张忠谋认为,与客户接触会带来很大的助益,比如适时掌握商业机会及技术动态。

张忠谋自己也与三四十位CEO级别的客户保持至少半年联系一次的习惯。正是因为能够从市场一线直接获得重要信息,张忠谋才能够领导台积电提前做好准备,抓住了智能手机兴起的重要机遇。

其次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自然离不开对前沿技术的理解和跟踪。

一般认为,做技术才需要博士学位,搞管理只要硕士学位就行。但拥有博士学位才能获得晋升台积电最高管理者的资格,这是台积电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半导体技术更新很快,张忠谋自己就见证了芯片从诞生到一日千里的迅速崛起过程。

所以张忠谋时时保持着对半导体新技术和新观点的强烈关注,台积电才能够抓住铜互联工艺对铝互联工艺的替代、浸没式光刻技术对传统干式光刻的颠覆、极紫外(EUV)光刻的惊艳诞生等芯片制造行业的重大技术变革机会,最终拥有了行业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

再次

张忠谋还对学习曲线相当重视,认为台积电作为行业领头羊,销售规模不得低于行业第二名企业的两倍。

这一管理思想与吴军老师的“70-20-10定律”不谋而合。

吴军认为,在信息产业一个细分行业,排第一的企业能拿走行业70%的利润,有话语权、定价权,并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产业未来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当晶圆代工业排名第二的联华电子希望通过收购行业排名第三的世大公司,从而实现对台积电赶超的时候,张忠谋力排众议,以高价抢下世大,与联华电子拉开企业规模差距。

为什么销售规模这么重要?我们从3D晶体管发明人、曾任台积电首位技术长的胡正明教授的一席话中可窥一二。

胡正明认为,大型专业晶圆代工厂有几百个客户,这鼓励他们采取更小的进步,因为总有一个客户会对此感兴趣。

“当你拥有大量代工客户时,这些客户的产品周期并不都是同步的。几乎任何时候,只要你拥有一项新技术,就会有一些客户愿意为其付费。当你采取更大的进步时,比采取更多的小进步更有可能滑倒。”

半导体制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模,更多的销售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来完善工艺流程,而完善的工艺流程有助于进入下一个节点。

因为客户数量众多,台积电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更容易应用新技术,然后将一个个微小的改善累积成巨大的进步。

张忠谋以2亿美元资金起步,将台积电打造成市值最高时突破7000亿美元的行业巨擘,他的管理思想有许多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地方。

短短的一篇文章,无法进行详述。更多张忠谋管理经验,请详阅《芯片浪潮》一书。

《芯片浪潮:纳米工艺背后的全球竞争》是《芯片战争》作者余盛先生的最新重磅力作,得到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康俊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陈长鑫教授、大湾区资本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爱阳先生等学术界和投资界专业人士的强力推荐,欢迎广大读者选购。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