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立界线: 孩子应知的界线十律


《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给出了,关于家长到底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明确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学到怎样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建立界线,让孩子清楚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保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孩子立界线》由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博士合作完成,分别是亨利·克劳德和约翰·汤森德。他们共同主持的心理咨询广播节目“新生命”,深受大众欢迎;还曾经合作出版过百万畅销书《过犹不及》。《为孩子立界线》则可以说是《过犹不及》这本书的“少儿版”,主要针对孩子家长。

一、到底什么是界线,为什么孩子需要界线?

界线是一个人的“所有权界线”,也就是一个人的地盘。界线规定了一个人权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孩子也一样,他需要清楚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有哪些责任要担负。如果一个人分不清自己的权利,也就负不起该负的责任。

如果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界线不明的环境下,他就没有办法获取掌握人生的自制能力。换句话说,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父母或者监护人,需要做到这样三点:提供监护、恰当管理、把控资源。提供监护能够保障孩子的安全,让孩子顺利长大。恰当管理指的是确保孩子完成该做的事,比如完成家庭作业,进行家务劳动等。

之所以是把控资源,而不是提供资源,是因为家长要把握好给予和接受之间的度。这其实就是家长的一个界线。如果家长只管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毫无节制,孩子就会觉得一切是理所应当,永远只会提出要求,一旦父母或其他长辈满足不了他,就撒泼打滚,甚至要挟家长。


二、孩子应该从小知道的界线十律

这十律分别是:知道后果、拉自己的车、非全能也非无助、尊重他人、明确动机、痛苦可以成为礼物、积极面对负面情绪、懂得感恩更快乐、积极主动、直接沟通

先说第一律,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律“拉自己的车”。这其实讲的就是责任感。即便是个小孩子,也会有责任感,同时也需要责任感。

第三律,非全能也非无助。这是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力的界线,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些,又有哪些是自己无力完成的。这样孩子既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懂得适当寻求帮助。

第四律,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界线,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不”的权利、接受和他人的分离等。

要做到尊重他人,重要的就是拥有同理心,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问题。

第五律,明确动机。这指的是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需要的时候进行调整。我们所说的界线,简单来说就是哪些是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但对于这些界线,有时孩子接受,有时孩子不接受。

不仅仅是孩子反抗的时候,我们需要清楚他的动机是什么;孩子顺从的时候,我们也要弄明白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第六律,痛苦可以成为礼物。有时候,父母无法给孩子立界线,是因为一旦限制孩子或者拒绝孩子时,孩子就会很伤心。父母见不得孩子痛苦、难受,于是只能妥协。

第七律,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当孩子不接受界线时,难免会有负面情绪产生。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第八律,懂得感恩更快乐。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总是比来比去,非常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大多数情况都过得不开心。

第九律,积极主动。对于界线,被动的孩子往往消极接受,习惯让别人控制他,迎合他人。而主动的孩子会积极地去实践,当然也可能会去攻击界线,寻求改变。主动的孩子乐于让人知道他的需求,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第十律,直接沟通。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直接沟通是最好的办法。

三、跟孩子立好界线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孩子不够完美这个事实。

第二步,建立广泛的连接。

第三步,父母自己要做到界线清晰。

第四步,做好评估和计划。

第五步,提出计划并讨论。

第六步,坚持贯彻到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孩子立界线: 孩子应知的界线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