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张仪之死

秦武王上任之后张仪大约受到一万点伤害,在秦本纪中只记载了张仪跑到魏国去,过了一年死了。

关于张仪入魏国在魏世家中也没有详细记录,不过在张仪列传中有一段比较精彩的记录。

张仪列传记载,自从秦武王登基,国内大臣一个个都恨不得借此机会把张仪生吞活剥了。他一看这架势也是吓得够呛,秦武王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深邃,眼看着哈喇子就要流出来了。

于是他就开动脑筋,想了个办法,跑去跟秦武王说。大王你看看,我现在处境太困难了。之前先王在的时候,我去六国忽悠了一圈,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齐国,恨不得把我抽筋扒皮了。

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我吸引了那么多仇恨,只要我在哪里,齐国就会攻打哪里。我是这么想的,我回头就去魏国,齐国的部队肯定会跑魏国去揍我。这样趁着齐国转移注意力的机会,大王就可以出兵揍一顿韩国,把三川那一带战略要地搞到手。

别的事你也不用着急干,兵出函谷关之后,直接到周朝首都,让周天子交出各种宝器。然后还可以挟持天子,掌握所有的地图和户籍,这样天下诸侯哪个敢不听您的?话说这一招像极了后世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秦武王一听,别说这事还真是不错,而且自己也听说周王室建造的异常漂亮,早就想去看看了。秦武王为张仪准备好车马,把他安安稳稳的送到了魏国。

张仪来到魏国之后,果然齐国军队就开过来了。此时魏国,已经不是当年魏武卒横行天下时候的魏国了。齐国军队一来,魏哀王就吓得要死,这可咋办,这齐国是发了什么疯?怎么说来就来?一点都不讲武德。

齐国这事可能魏哀王不清楚,但是张仪心里是门清的。他可能也怕魏国搞清楚原委之后,直接把自己送给齐国,那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赶紧跟魏王说,大王别急看我的。

张仪找到自己的一个门客,跑到楚国去,借助楚国的使者去跟齐国说话。这个地方可能有些奇怪,张仪为什么不直接去跟齐国对话,而是要绕个远路通过楚国。

其实这种事道理都是相通的,用现代话说,楚国在齐国、魏国和张仪中间做了一个正义第三方。楚国此时因为齐国一封信的关系,跟齐国往来比较密切,而且楚国也相对强大,齐国也许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但是楚国的话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的。

张仪这种对外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到现在也一直在用。无论是个人的人际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都在广泛的使用,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题外话暂时到这里,说回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让楚国使者带的话,基本上就是张仪跟秦武王说那些,无非就是换了一个对象。

你齐国要是打魏国的话,正好就中了张仪和秦国的计谋,你要开战,秦国就会乘虚而入,通过揍韩国威胁周王室,取得镇国宝器到时候号令诸侯你齐国就惨了。

别看张仪现在不受待见,如果这个计策一旦成功,张仪完全可能凭此功劳重新回到秦国,这也是齐国不乐意看到的吧?

反正在张仪的幕后操作之下,齐国就此撤军了。但是这一段经历在田敬完世家中没有记载,而且在魏世家和楚世家中都没有痕迹。

在张仪列传中记载,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国相就死了,但是在魏世家中记载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魏世家中记载,当时张仪跑到魏国的时候,魏国的国相田需死了。这个时候魏国有三个牛人,一个是张仪,一个是犀首也就是公孙衍,还有一个薛公也就是薛文,他的另一个名号就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

这仨人都是很有能力的,楚国人比较害怕,如果让这三个人做了魏国国相,可能会对楚国不利。于是楚王就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此时苏代晃悠到了楚国,楚国大夫昭鱼就找苏代讨教。

苏代也是倾囊相授,手把手的教会了他怎么说,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大体就是跟魏王说,现在别看你们魏国人才济济,但是没有一个真心向着魏国的。张仪肯定向着秦国,公孙衍向着韩国,孟尝君薛文向着齐国。如果国相跟国君不是一条心,那魏国就危险了。

魏王一听他这么说也是有道理,那咋办?总不能没有国相了吧?

就这样顺势,楚国人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最好用你的太子做国相,太子是你儿子又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肯定没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可能。而且太子做国相,那三个人都要巴结太子,就相当于另外三个国家都要看魏国的脸色了。

魏王就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路,让太子做了国相。魏王这个思路也是奇葩,放着三个大牛不用,这么轻易就被人忽悠了,也是没谁了。

然后魏世家记载,没多久之后张仪就死了。从魏世家的角度看,张仪根本就没可能在魏国做国相。至于这两个记载哪个相信哪个,就见仁见智了,当然其实他做不做国相也并不重要。

一代大纵横家张仪,最终走完了他饱受非议的一生。跟苏秦一样,起于微末,受尽欺凌,最后却能一飞冲天,以三寸之舌翻动天下大势,达到人生巅峰。但是最终,他与苏秦一样,成为太史公笔下的奸诈小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秦之张仪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