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迷恋与自己特质相似的人

文/莫寒雪


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曾经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有一句开场白:“这位妹妹 ,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很多人都会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遇见仿佛就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其实,当我们静下来,回首过往的一切遇见,无非就是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遇见了我们自己,或者说遇见了一个和自己特质相似的人。年轻的时候看爱情电视剧,总是会发现男主角一见女主角,便会感叹似曾相识。就如宝玉遇见黛玉,便说:“这位妹妹 ,我曾经见过”。在我看来倒不如说,这种感觉并不仅仅停留在“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舒心层面上,更是我们在另一个人身上,遇见了我们自己。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几座山,就在我家房子后面。那时候挺调皮的,周末不用上学,家里的人让我们兄妹去放牛。为了能尽情玩耍,大哥就会将牛拴在一棵树那,我们就可以跑到山那边去玩。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对着山大喊,总是会隐隐约约听到有另一个声音也在呐喊,觉得挺好玩。至于是什么原理,由于那时还没有学物理,所以也不懂也不会去追究,单纯停留在心理上的好奇和满足而已。当我慢慢长大后,学习了物理,终于知道这就是声学原理。只是,村里的几座山我也不知道具体在何时变成了一座座高楼了,我也没有机会像小时候那样对着山呐喊,更加不会听到回声了,总感觉心里一直缺少了什么。曾经去北京的天坛公园游玩,也很想尝试在回音壁的回音效果。据说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由于自己性格的内敛,只是默默地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观赏着宏伟壮观的历史建筑物。然而,心中总有丝丝的遗憾。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来自人群中的回声;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向往在高山流水遇知音。不管是回声还是知音,都是我们内心层面的需求,我们渴望喜欢上和自己相似的人,渴望借另一个自己来安慰自己,欢喜着自己的欢喜,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发现自己会对于某些人有着特别的好感,甚至会被深深吸引着。在此之前,隐藏在内心的自我,可能沉睡着,或者一直被我们忽略,直到和某人的相遇,甚至只是到个照面,那个沉睡的自我就会被唤醒,那一刻,我们就像听到自己的回声,或者说,找到一个懂得自己的苦乐哀伤的了另一个自己。

        记得在2012年7月底,在广州参加学习培训。在十多天的学习中,我都是独来独往居多,临近学习结束的前一天,因为拍学习结业照,所以涉及一些问题的沟通,她在讲台上有条不紊的讲述着,言辞流利,谈吐大方。瞬间,一种好感油然而生,我便记住了她。纵使多年未见,也未谈及一句话,但是在我的心里,深深地刻上了烙印。直到第二次的会面,居然是在单位的会议室。当天,急匆匆步入会议室大门,在十几二十人中,我第一眼便认出了她,忘了自己的矜持和胆怯,忘了自己刚上完课还沾着粉笔灰的手,径直走到她的位置相互打声招呼,只是,她并没有记住在学习中一直沉默寡言的我。

       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彼此相近的三观,我们愉快地相处。我总会她的身上找到令我欣赏、令我敬佩的地方;总会在相处中发现她很懂我;总会在交流中发现在她身上看到另一个我。但是,不得不感叹,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从小生活在农村、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个性比较内敛,并不擅长于言辞,而她,是一个非常自信、英姿飒爽、能言会道的智慧女性。

       就是这样,被那些和自己特质相同的人深深吸引,相处起来非常的舒服。

       在圈子中,还有燕姐、婷姐等人,虽然因工作或其他的事情忙,但是总会在相聚时欢声不断,心情愉悦。因为内心有着共同的特性,所以我们总是在相处中很舒服,总能在相处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

        有人就会问:“友情如此,那爱情也如此吗?”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曾经看过武志红的书《为何爱会伤人》,里面说过一句话:“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爱情,重温了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对于爱情来说,迷恋并不是一件好事。之所以迷恋,是因为看到与自己特质相似或者是看到自己心目中理想异性的模型。迷恋,源自于爱的缺失。我们经常都会说,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以及婚姻观。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而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宝玉初见黛玉:“这位妹妹 ,我曾经见过的”这一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即使在当下,一见钟情的两个人也会说:“我们是前世姻缘,要不怎么会相遇?怎么会一见钟情?”。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之所以一见钟情,只源于在人群中看了第一眼,就看到了像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当然,我不是心理学专家,所言或许有出入,并不完全正确,原生家庭会影响爱情观、婚姻观,但也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学习,改变、提升自我。在世上,除了一见钟情外,还有日久生情。

       有时候就会想,天地之间,能够遇见和自己灵魂相契,心口相通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是有六七成相似的,这样的人相处很舒服,在相处中不会觉得孤独,就好像小时候对着大山喊,会听到我们自己的回声,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欢喜。然而,最懂得自己梦想和向往,最能抚慰自己伤悲和苦痛,最能化解自己那些启齿的羞愤的,其实还是自己。所以,活在世上,要好好珍惜在高山流水遇到的知音,还要好好地爱自己,善待自己。

 如果您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您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总是迷恋与自己特质相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