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其人》(又名半世孤独) 第二章 汉光说

引子汉光之所以叫汉光,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熏染下成长的人,汉光其表意为大汉之光,在当今的社会洪流里只取"汉之光点儿"的意思,希望凭此微小光火之亮能引亮更多的光点儿,照亮世界……                                                                       

                                                                           一、“蚊子”说

      到了晚上,水房是蚊子的世界,这时候你要是因为天热睡不着,想去冲个凉,那你就打破了它们那个世界的宁静。它们会毫无秩序地向你冲来,决不像美军的战斗机群,德军的飞行中队,它们是一只只因饥饿而忘记死亡的生命,它们不怕巨大手掌的翩动与拍打,它们闻着血腥前进,它们肆虐地飞舞,疯狂地冲击,原因是只有一个——饥饿。

      上帝在这个夜晚,给予在这里的这些蚊子的恩惠太少了,天空繁星闪烁,万籁俱寂,上帝没有想到这里还有这么一群等待血液的蚊子,他把它们抛弃了。

      世间的事物却也奇妙,当它们绝望的忍耐的时候,又总有像我这样无聊的闯入者,我是它们的机会,是对于一万只蚊子来说可能是今晚唯一的一次晚餐的机会,它们知道有危险,它们看到了同类的尸体,听到了炸雷般的拍打声,更闻到了那可怖的血腥味,但它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上帝熟睡中不经意流下的一块肥肉,这肥肉本不是给它们预备的,上帝根本不愿意去管这些讨厌的可却是饥饿的蚊子的死活。

      人类是希望它们死绝的。人类如果可以向上帝进谗言的话,是一定要加上消灭所有蚊子这一条的,但是人类确实又让出了各种机会来诱惑这些蚊子。啊!可恶的人,既然你讨厌蚊子,既然蚊子已没有了食物,既然没有食物的生命注定要消失,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诱惑它呢?

      诱惑,可恶的诱惑,你们不是真心地给予,你们是在制造捏造罪名的机会,消灭它……

                                                                     二、汉光与农民

      在看守所里的一次“战争”改变了汉光对农民的看法,在他与“牢头”因为吃饭的问题发生争执,以至拳脚相见时,是农民帮助了他,偏远地区的农民,以他淳朴憨厚的性格与正义感出手帮了汉光,致使“号里”出现了对峙的格局。而有两位平时与汉光攀为邻居,一起吃饭的所谓“街坊”,却在看风使舵,极力把自己的态度表现为折中。


                                                                  三、汉光与外地人

      汉光认为,外地人在这里有他的双重双面性:一方面他们有背井离乡身处异地又入囹圄的悲切心理,值得同情,而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们身在异乡无依无靠又显得贪婪和无所顾忌,为了一块肉,一个馒头,一个笑脸,表现出寡廉鲜耻而毫不犹豫;而另一层面,他们让人怜悯是因为他们在这里生活确实窘迫,衣食无着,确实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而令人厌恶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摇身一变,忘了自己挨饿受冻时的苦难,变得比鄙视过他们虐待过他们的人还残忍,还没有同情心,其实这也是许许多多国人的劣根特性之一。


                                                                          四、汉光对劳动的看法

      汉光原来是非常鄙视劳动的,他为自己没有很多劳动技能感到自豪,为自己做不好许多粗活、针线活而觉得自己天生符合上等人的标准,然而,这种思想在逐步的转变,在他做了“牢头”之后,首先感到的是在权威的光环照耀下的劳动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和换来众人的尊重,这种劳动显示了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身先士卒的大将风度,汉光因此而沾沾自喜。“牢头”往往在自觉不自觉中把自己置于权利的位置,以致常常找到那种至尊至上的皇帝的感觉。这会培养两种心态:畸形的变态的心理盲目自大;大家风范,自省超越后的坚强自信。


                                                                             五、汉光与鹦鹉

      妈妈喜欢养鹦鹉,它的主食是小米,我们的早餐也是小米(粥)。鹦鹉在牢笼里关的时间长了,丧失了远飞高翔的技能,一旦有机会出去,也只能低低的短短的飞一飞,马上会觉得累,并且很难会找到维持生命了食物,马上会对眼前的浩瀚天空、无垠的大地感到眩晕。于是乎,鹦鹉为了生存,为了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不得不有意无意的再次选择了类似昔日的牢笼,当然,大多数的它是无意识的做出这种选择的。因为技能的丧失是无奈的感叹,对牢笼生活的习惯是一种潜意识中无所畏惧的召唤。鹦鹉太可怜了,它的命运太悲惨了,可又有几个人去同情它呢?

                                                                            六、一只盛装的猫

     一只猫披上了盛装,红红的头巾,花缎的小袄,丝绣的包腿,让人看起来美丽漂亮,惹人喜爱。但当一只老鼠在它面前出现时,他震惊了,狂喜了,兴奋了,它恢复了天性与野性,它暴露了盛裳之下的残忍与丑恶,疯狂地扑向了它,它没有因盛装而增进自己丝毫的修养与道德,气质上的少许变化都被它那闪烁的眼神所抵消了。猫就是猫,盛装的猫依然是猫,它永远不会去同情,去怜悯它的食物,没有成群结队的老鼠用生命的供养,它们又何以能苟活到今日,以至盛装出场呢?!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光其人》(又名半世孤独) 第二章 汉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