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谋天下 拟择伊犁为都

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为“伟大”,其中必然有一种人,他们能够开启民智,敢于先时代而行,对于孙中山先生来说,他的伟大更在于能够坚持,即便是困顿也能胸怀家国与民族,坚持革命到底,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他曾提出将首都放在远离中原的新疆伊犁,翻遍中国史书,都城的选择并不仅仅是看个风水那么简单,历代王朝考虑更多的是军事和经济,无论是汉民族的王朝,还是少数民族的王朝,要么定都在鱼米之乡,要么选择中原腹地。而孙中山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远在中国边陲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城呢?而且他还十分确定地认为伊犁成为首都,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够成为称雄世界的强国,其中原因,还要细细道来。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1866年出生的孙中山,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曾经留着长辫去上私塾,少年时的他就随父母在澳门和广东之间流转,不安定的生活让这个少年接触了很多不同于清王朝的文化,见识不断增长,十二岁时,檀香山、广东、香港等地的生活更使得这个少年对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有了些许的了解与思考,懵懂的年纪便看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思想开放与闭塞的差异。公元1892年,孙中山26岁,此时的中国毫无太平可言,大清国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孙文此时已经学有所成,安于一隅,在澳门做了一名医生,生活尚可的他时刻关心政局,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孙文便觉得李鸿章是脑子里有革新思想的人,后来28岁他在《上李鸿章书》中表达了学习西方治国思想以强盛中国的想法。从这篇文章中,依稀可以看出,孙文已经不是那个希望用医药来解救人的青年,他更希望能够以一己之力医国之病,二十几岁的青年,便能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的人看来这是一个是心存高远之人,而在当时沉疴已久的中国官僚眼中无异于天方夜谭,而对那些思想久已固化的国人来看,更是螳臂挡车,因此毫无意外,孙文的救国之言石沉大海,并未得到李鸿章的回音,也未得到世人的重视。

看似漫长的煎熬,骨子却是救国的坚持

要做成一件事,无碍乎坚持二字,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想法,无论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做下去,这样看来坚持二字必定是一种漫长的等待,更是一种漫长的煎熬,1894年,孙文赴檀香山,一群尚梳长辫着长衫的青年集合在一起,立志对抗清廷,在“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呼喊中,兴中会成立,申民志扶国宗,并有意识地开始训练兵员。有思想有武装,此时的孙文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彻底弃医从政,对清政府失去信心的人在他的感染下加入进来,如果从西方政客的角度看,没钱、没人、没靠山,还要在政界立足,这是根本不肯能的事情,但是短短几年中,兴中会却能够吸引百余人,可见当时的孙文的思想已经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们所认同,在动荡的政局中,这些年轻人已经深刻的懂得以往的上书谏言实际上是对大清国的幻想,他们更明白这样一根朽木无法让中国在列强的风浪中重新崛起,做什么样的人,应该做怎样的事,这才是当下青年真正需要思考的大事件。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热情多于理性,百多人的兴中会昙花一现,但令人欣喜的是民主共和的思想却如火种一般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中国近代史中,泱泱大国在列强眼中如一块肥肉,被列强肆意瓜分,对比之下怯懦的大清国一退再退,国家的苦难让这些思想的火种更加清醒与明亮:维新变法失败,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一路横冲直撞;此时,觉醒国人的小团体振臂向旧世界宣战:湖南有华兴会,江浙有光复会,湖北、四川、安徽、广东等等均有反抗的声音。点点星火传递一个信念:一定要打破旧世界,但是同一个信念,并不等于有同样的纲领与行动,正是缺乏统一的思想来指挥行动,这些小团体也尽数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聚沙成塔,要有骨架要有粘合力。对于革命党人来说,此时的抗争需要一个“魂”

1905年,来自十多个省的革命党聚集于日本,本来是流亡的青年们在这里进行思想碰撞,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由此成立,此时已近不惑之年的孙中山被大家推选为总理,三民主义由此而生,比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而成立的同盟会自此登上历史舞台,以往思想参差不齐的小党派由此在思想上得到了统一,更为喜人的是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以武力抗击当局的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也许是巧合,此时的孙中山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如果从兴中会算起,他已经坚持“革命”了十一年。

在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了,当年底十七个已倒向共和的行省中十六省对孙中山当选大总统投赞同票,中华民国次年元旦成立,用公元历、立宪法、定临时首都,这些积极的信号,让革命者觉得崛起之中华从此刻起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但是历史往往又比戏剧更戏剧,仅仅在位一年,一生漂泊无定的孙中山被迫卸任,仿佛刚刚见到曙光的中华又陷入了新的一轮飘摇之中,北洋时代来临,中国战乱频起,国不在是国,对于老百姓来说,那时的中华是内争与外夺的修罗场。

拟选择伊犁,谋大洲之都。

虽然仅仅当了一年的大总统,孙中山仍然对中国有自己的谋篇布局,在他和章太炎的一次谈话中,他曾经表示,只有把首都定在伊犁,才能让中国制衡亚洲。为什么孙中山能够固执的认为一个边陲小城能够担此重任呢?是深谋远虑还是,突发奇想呢?

首先是军事原因,当时的中国军队陆军弱,海军更弱,如果要抵御外侮,必须要选择一个有利的地点,伊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如果西方列强想进入中国,要么从西上岸,一路征战方可到达伊犁,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地域的优势将战线拉长,同时中国的地形从东到西有许多的天然屏障,这些都有利于蓄积兵力,而且,伊犁为群山环抱更加有利于“元神”不散,而以此为原点,恢复中国“元气”,向东推广也颇为有利。

其次是地缘优势,如果想要中国在世界立足,必然要选择一个地方能收能放,伊犁在中国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所谓“放”也正是伊犁能够让未来的中华民国以此为基点向西亚发展,进而进入欧洲,由近及远,能够步步为营,这也是伊犁进入孙中山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表面温和文弱的孙中山,在对中华民国的未来规划上,也是抱有野心,加上清政府的多年经营,伊犁的屯垦、驻军以及当地丰富的物产,更能让中华民国的首都有立足之本。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势,伊犁的缺点更是显而易见

第一就是迁都的成本太过高昂,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迁都历来都是劳民伤财之事,更不要说从版图的最东将已经形成的经济、工业、农业中心迁到版图的最西,相比成熟的城市,伊犁显得尤为青涩,加上人们心中对中国历史上繁华的都城的认识,孙中山眼中伊犁的优势更是无法与西安、北京、南京相提并论。

第二是建设成本高昂,如果真的把首都定在了伊犁,那么需要兴建大量的城市建设:道路、城市中心、街镇等等,那么钱从哪里来?孙中山在革命时尚如老僧化缘般四处筹钱,中华民国成立之时,国库更是空虚,更不要说兴建一个新的都城。

此外,不愿离开中原富足的生活,对远在西北城市生活的种种不便,促使久居中原的人们拒绝伊犁作为首都。再者,孙中山在位仅仅一年,其实在这前后虽然为人们所仰慕,但是受多方挤压更是事实,孙中山希望中华民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袁世凯等人心里仍然揣着当“土皇帝”的梦想,这也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因此定都伊犁这件事和在北京当皇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说白了,孙中山这个时候“说话不好使”。

定都伊犁,是中华民国成立稍显底气不足的表现,也更是孙中山为中华民国谋远之举,一生都在不安定中度过的孙中山,太需要稳定了,他希望战乱的中国能够在伊犁重启一个强盛的时代,寓人与时代,寓事与时代,即便定都伊犁未能成形,却显示出了一生都致力于革命的孙中山心存的梦想与野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中山:谋天下 拟择伊犁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