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思维的三类偏差

在一个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学习社会科学有什么用?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上,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做了演讲,他提到了人类思维的三类偏差来说明社会科学的作用。公众号“笔记侠”刊登了他的演讲内容。

第一类是过度自信。

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社会与行为科学过去几十年研究发现,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生物,我们会有一些天生的认知偏向让我们容易去喜欢和接受偏激的观点。

比如我们都认为自己要好于平均水平,70%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商要比世界上一半的人要高,80%的人认为自己的性格要比一半的人要好,90%的人认为自己的人品要比一半的人要好。

这样的偏差使得我们经常容易犯过度自信的错误,而产生一些脱离现实的、偏向不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还是需要具备理性、科学、实事求是的思维和态度。

第二类是根本归因误差。

人们往往会以为别人对社会的观点都是铁板一块、完整统一的,而自己人的观点思想可以千差万别。这种错误的思维判断很容易让我们把外人归成一个整体,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其实外人与内部人之间的差异性是一样大的。

第三类是夸大损失。

人们对事物的获得和丢失之后的价值判断是很不一样的。“丢了五块钱可以让我们伤心、郁闷、思考半天,而捡到五块钱的事我们很容易就忘掉了,这就使得我们对获得和丢失完全是采取不一样的态度。”

对于获得往往是越多越好,对于丢失往往是无法容忍。这样偏激的误差本性,使得冲突的各方很容易陷入到囚徒困境,从而丧失合作的可能性。

彭凯平认为,社会科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思维偏差的方案是智慧地选择积极的心态、理性的态度和憧憬未来的思维导向。

心态积极时,我们的思路就能开阔,心胸就是宽广的,解决问题的力量是强大的,反之,思路就会变窄,解决方案也往往单一,智慧也会受到伤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思维的三类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