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被“真实的谎言”蒙蔽双眼

我说的不是电影名字,而是现实中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真实的谎言,指的是采用非常规手段,形成一种表面看起来十分正确的假象。


比如,看过这样一张图片,照片上右边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正在给画面左边一位倒在地上的人喂水。


乍一看,还以为这是和我们的子弟兵一样爱民的军人。


但是,其实你看到的并不是图片的全貌——因为图片的左边被遮住了。


这张图的左边,还有一个和画面右边穿着一样军装的人,此时正在用枪口顶着那个被喂水的人的头。


换句话说,那个喂水的画面不过是摆拍的“宣传片”,而他们不过都是“演员”罢了。只不过那两个士兵是自愿的,而那个被喂水的人是被逼的。


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没错,这就是美帝等西方国家入侵他国时的标配动作么!只是在它们的话语中,你永远看不到左边那个用枪顶着他人头的军人。


这就是真实的谎言。


其实真实的谎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商家打折促销的活动。有的所谓活动价,与所谓的原价比起来,能惊掉下巴。


注意“所谓”二字——这就是“真实的谎言”。


实际上,所谓的“原价”很可能是被抬高后的价格。而所谓的“活动价”,有可能比产品的实际原价还要高。


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单位宣传的员工的“平均工资”,这也是“真实的谎言”。


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再举一个视觉误导的谎言。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用曲线图看出气候变化规律。

横向代表年份,纵向代表温度。纵向温度的相邻刻度之间相差一度。


然而,我也可以用类似的曲线图,来“证明”全球气候没有变暖。具体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横向的时间不变,我只要把纵向代表温度的刻度变大。


相邻的温度从相差一度改成五度,甚至十度,你用曲线图就基本看不出变化了。


数据就一定可靠吗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在企业管理中引入“绩效”,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量化”。貌似只有数据不会“骗人”。


然而事实果真是这样吗?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市值10亿元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季报时,是这样描述它们当季的利润的:


我公司三季度利润环比增长1422.83%!


这样的利润增长率是不是很吓人?但你所不知道的是——


这家公司上一季度的利润只有1万多一点,而三季度是15万。


一个小样本事件就这样被宣传成企业的“经营业绩”。


“文字游戏”坑你没商量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被宣传忽悠买东西上当的人,大骂商家玩“文字游戏”。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更多,每天都活跃在网络上,甚至就在你的身边。


比如,类似这样的宣传包装:


打造了自己的私域流量,并转化成社群,着重提升社群活跃度的同时,用心做好社群运营。


是不是感觉逼格很高?然而实际情况是:


一个人找了几个臭气相投的狐朋狗友,建了个微信群,每天不务正业,在群里斗图、发段子...


你遇到这样偷换概念的宣传内容,不知作何感想?


调整表述顺序

一个信徒问神父:我能在祈祷的时候抽烟吗?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行。


可是如果换一种说法——我能在吸烟的时候祈祷吗?相信神父不会拒绝你的请求。


这就是描述倾向谎言。只是换了下文字的排列组合,前后就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谎言”随处可见,我们要练就“火眼金睛”,避免被引入歧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心被“真实的谎言”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