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写作这门手艺》读书笔记1

《写作这门手艺》作者:刘军强  出版于2020/7

读这本书之前提问3个:

1、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想学好写作,看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2、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这本书分为10个篇幅来写,每一篇讲一个主题,简单来说,这是一本让你不再因为

写不出论文而掉头发的书。把写作和论文的区别也分析的非常透彻。

3、看完这本书后,你学到了什么,准备怎么做?

先践行作者书中所写的训练,每天500字,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写个小短文,

虽然文章短,但是一定要把事情逻辑清晰的表达清楚,所以从今天开始决定学习轻阅读,

然后输出500字左右的内容。


Day1—2022.1.10

阅读书籍:《写作这门手艺》--作者:刘军强

阅读内容:序 、第1篇 1.5小时

金句:

1、手艺终归是手艺,不动手学不会。

2、写作能力是助推事业起飞的火箭燃料。

3、人类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强悍的能力,依赖的是符号的力量。

4、一支笔的威力,胜过三千毛瑟枪。

5、笔尖触纸,将驱动你通过迭代、修改和探索替代方案来发展和精炼你的思想”。---沈向洋

6、写作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利器。

7、拥有知识仅是把显性知识装到脑中,使用知识才是形成了技能。

8、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

9、没有大量练习,技巧难以上身。

10、优秀的写作者首先是一个热忱的读者。

11、阅读是写作的起点。

12、明代布衣诗人谢榛用“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来形容语言之美。

13、所有人生的谜语都可以从电影找到答案。---史蒂夫·马丁

第一篇的金句就那么多,这本书特别吸引我继续读下去,我觉得作者是一个有内涵,有写作

功底,对写作方面的书籍已经看了100多本,非常值得我把书中的内容去吸收消化。

读书笔记:

序 论文是怎样写成的?

不写,此书无用;少写,此书有点用;多写,此书真有用。

第一篇:分野:作文与论文

第1章: 思维的成人礼

论文和作文的区别何在?

文体背后的教育模式有何差异?

作文和论文的区别,表面上是两种文体的不同,内里折射着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深层则对应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性断裂。

让我们系统总结一下作文与论文的差别:

·作文是习作,七八百字即最高篇幅;写论文要有创见,通常几千上万。

·作文主要是表达自我,论文则需要明确的观点并予以论证。

·作文多为命题,全班同学经常写同一个题目;论文题目则要学生自己寻找,不确定性会带来焦虑。

·作文以应试为导向,一般速战速决;论文则耗日持久且需要多次修改,挑战耐力。

·作文通常是闭卷完成;而论文则是开卷作业,学生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闭卷考试,似难实易;开卷写作,似易实难。

咱们从小学开始练了十几年作文,有成堆辅导书和辅导班;大多数学生上了大学后才知道有论文这回事。

·作文通常有范文,跑题会得低分;论文没有标准答案,讲求标新立异、自圆其说。

总之,作文到论文的写作方式之变化,不啻于思维方面的成人礼。

第2章:写作:学业和事业的火箭燃料

大学写作训练通常分为两类: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与说理写作(exposi-tional writing)。

创意写作通常面向小说、诗歌、戏剧、剧本等文体。

而说理写作则面向论文、实验记录、调查报告、文献述评等文体。

无论主题是什么,说理写作都揭示了一个人所思考、所了解或所信奉的东西。

说理写作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提问能力、资料搜集与消化能力、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论证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整合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

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写出清晰连贯、逻辑通畅、言之有物的文章。对文字工作者而言,尤其如此。

01、为什么学?

写作让我们严谨和有条理;

我们总会遗忘,写作让记忆得以保存;

我们终将衰老,写作维持和扩展着我们的脑力;

我们终将死去,对抗时间的最有效武器莫过于写出“藏之名山”、被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02、写作可以教吗?

写作机器阿西莫夫每年能写十几本书,一生写了500多本书,可以装满一个大书架。

这本书讲的是写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原则和实践。它既聚焦于写作,又聚焦于思维模式。

你能学会开车,你就能学会写作。

只要能把动作分解并辅之以大量的练习,再加上反馈修正,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03、怎样学?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听话、出活”但不善沟通,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练习、纠正,最终形成稳定的神经连接和肌肉记忆,才算真正学会了。

拥有知识仅是把显性知识装到脑中,使用知识才是形成了技能。

修炼写作的过程跟学开车的过程非常类似:写作—吸取反馈—调整动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进步都会大受影响。

第3章 怎样使用这本书?

我们不能仅在技术层面谈论写作,而要关注写作背后的观察、提问和分析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起点。

写作不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的游戏。写作需要有高度的共情能力,你最好把读者放在肩膀上。

写作涉及多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作者建议:用三五百字锻炼短篇写作能力:围绕一系列主题,每篇不要超过300字,最多不能超过500字。

写作需要动手动脚找东西,否则看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正如史蒂夫·马丁所言:“所有人生的谜语都可以从电影找到答案。”[20] 写作又何尝不是呢?刷完一篇,再阅片一部,岂不快哉?我希望由此发展出一种“看电影、学写作”的教学方式。我推荐了哪些电影呢?这里就不剧透了,请自行砸开彩蛋。

写作需要放下:放下思想负担、放弃陈旧观念。

作者说:“这本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写此书如同栽下一棵小树,读者的反馈如同滋润的雨露。”

练习、电影、阅读

延伸阅读

1.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林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6年。

2. [英]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彭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日]伊丹敬之:《创造性论文的写法》,吕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 [美]劳拉·布朗:《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袁婧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5. [美]约瑟夫·M. 博格斯、丹尼斯·W. 皮特里:《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我的感悟:

花了1小时看完了第1篇,并且摘录了精华内容,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一些底层的内容都讲的非常通俗易懂,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我也很喜欢,值得好好读下去的一本书。

看了这一篇,似乎让人对写作不在那么害怕了,作者说:“写作是一项技能,能学会开车,就能学会写作。” 深受启发,似乎给了我巨大的能量,只要愿意去写,刻意去训练,我也还是能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天《写作这门手艺》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