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相信孩子,就是选择相信自己是一个好老师

      前天晚上,自己任教班级的班主任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刚才开班会,大家普遍反映语文作业多,我给你反馈一下,你斟酌。语调平淡而冷漠,一如她的为人,像一把坏掉了把手的改锥——让你横竖不知如何安放。我很不舒服,更不服气。

      疫情停课以来,我的工作几乎就是满负荷运转。因为事出突然,到处都在封闭隔离,别说学生手头学习资料没有带齐,即便是自己,也不能像在单位上课一样拥有那么多教学资源。U盘里的电子教案也未必适合网络课程的直播模式。与其他手忙脚乱,初试网课的教师一样,我也连滚带爬地进入到这样一个异常陌生的领域。与此同时,我还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在线学习重在反馈,如果仅仅传授了知识,却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督促与指导;那么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虽说教是为了不教;但实际上,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有关学生学习的那些真相远比理想化的道理要复杂得多。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而言,所谓自主学习、自控能力实在是一种非常稀缺的素养。因为,当一个人选择进入“慎独”之境时,就意味着他同时在选择同自我内心深处那强大而顽固的趋利避害本性与见异思迁之宿命相较量。那种欲望与理智、忍耐与释放、当下的高峰体验与长久的恪守敬持之间的挣扎、对抗、鏖战,实在非常人之意志与耐力所能忍受。所以,在约束学生时,大多数老师会选择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习惯于给予学生某种持续的压力与威慑,多倾向于质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故往往将布置作业作为一种体现存在、宣示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一个教师眼中,作业不仅仅意味着反馈,也体现着一种控制欲与话语权。那潜台词俨然在说:别看我不在你身边,但你的学习过程仍然将置于我的严密监控之下,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作业,就是没有落实我教学安排的证明。

      对于高三毕业班教师而言,适逢如此特殊时刻,那种无法谋面却又必须刷存在感的焦虑想必是异常突出的。我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在过去的两周,我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找了很多事:早读打卡、上传朗读语音,我七点多爬起来一个一个回复,以求其耳提面命之效;布置作文、截屏上传,我篇篇审读,一对一语音留言,提出修改建议,以营造伴随左右的现场感;整理笔记、要求必须手写,我课后即时上传讲义、课件,以助其随堂盘点之功。更遑论自己点灯熬油,亲力亲为,为学生一篇一篇搜集整理高考真题,按专题梳理,编制练习题,随课安排,指导作答。种种布置,已经远远超出自己平时工作量的数倍。但我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说的冠冕些,是对得起自己的职责;说的实际些,就是不想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打乱了自己曾经周密筹划的复课进度。我自觉出发点即使没有那么高大上,但至少也对得起职业操守了。两周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课堂效果还算不错,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能够一一落实,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

      但正应了那句老话:爱之深,故责之切。本是分内之事,我原不奢望学生感谢,只求能够理解配合。但这次看到学生的反映,自觉还是有些失落,尤其是那“普遍”二字显得异常刺眼。一时郁闷,便发起痴来,倍感愤愤不平,突然觉得:学生们不念我的好也就罢了,怎么还感觉我的作业仿佛一个麻烦;以至于要借班主任之口教训我,真不知那“你斟酌”三字,是诚何心?我虽强忍住不快,给“改锥”淡淡地回复了一个字:好。可到底意绪难平,大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失落。总觉得: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多,即使效果不彰,但责任心还是有的吧。况且,我平时还是比较注意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态度已足够真诚,可他们为什么就不愿与我当面沟通?想来,着实无趣得很。入职十多年来,我已对很多外在的评价十分释然,但终究还是放不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做一个备受所有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的梦。

      于是,虽然我曾经多次告诫过自己:别和孩子们较真,更不要和学生们置气。但这次还是按捺不住,在他们的学科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昨天,王老师已给我反馈了你们对语文课的意见,说大家普遍觉得作业太多。可能是我对你们要求太高了。原先考虑到你们假期未带全资料,也不怎么学这一科,就想整理一些高考真题让大家练一下,刚好与我们上课内容相对应。据我个人意见,主观阅读题如果不动笔,效果不大。没想到增加了大家的负担,是我考虑不周,给同学们正式道歉。同时,调整一下作业安排。明天下午要求提交的作业,你们顾得上就做,顾不上看看也行,实在忙就算了。我不做统一要求了。下周我只上传资料,不安排具体作业,有个别想让我提供建议,私信发我即可,我有问必答。当然,正式考练还是希望大家在百忙之中练习一下,毕竟,目前没有消息表明今年不考这科。以上情况,特此说明,后不赘述。写完这段话,我觉得解气,甚至还有一点得意,得意自己从嬉笑怒骂中获得的那种宣泄的快感。可,我唯独忘了,我是一个老师,一个面对着一群焦虑无比、压力巨大的毕业生的毕业班的老师。逞口舌之娱,自己倒是痛快了,可是,我不也因此变得如我反感的“改锥”那般刻薄了吗?

      可是,说出去的话,覆水难收;况且,我的确感觉挺委屈,即使自觉有些不妥,但看着那寂静无比的QQ群,我还是坚持孤傲地耸峙着——与其说那是在与学生较劲,倒不如说是在跟自己较劲。自己毕竟是好心,我可不能这么快认“怂”。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倒没有认“怂”,却看到了孩子们在认错。一个孩子给我发来一段话:陈老师对不起,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我们感到愧疚。老师布置作业是为我们好,老师尽心尽力给我们找到题、编辑题,给我们仔细讲解,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学科能力更强成绩更好,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对我们的希望。昨天晚上在班会上反映作业多的同学只是部分,当时的氛围也可能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不管怎样,都是我们对老师的不尊重,我们向老师诚恳的道歉,并且我们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作业!我们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陈老师,对不起。接着,班里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回复了一句“老师对不起”。我还能说什么呢?真相到底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这场较量中,我赢了吗?这是我应该期待的一种认可与折服吗?不知怎的,我开始觉得有点惭愧了。

      突然想起,就在几天前,给学生讲作文时,为了说明“换位思考”的意义,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各伸出一只胳膊,共同摆一个“人”字的造型。这是我在一次礼仪讲座上了解到的。其意是要说明,我们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他人,就像与别人合作摆这个“人”字时,我们常常更习惯于从自己的位置来组这个字,却有意无意忽略了对方的立场;这使得我们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人”字,在人家的眼里就变成了“入”字。实在是“人”不“入”心,就会目中无“人”呀!我们做教师的,口口声声说要了解学生,要研究学生,要爱生如子。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漂亮的说辞,只要扪心自问,做到推己及人,就已经很难得了。要知道,我现在所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在需要加速飞奔的时刻,却突然被一场瘟疫所袭扰,不得不远离自己熟悉的课堂与老师;困坐家中,只能面对冷冰冰的屏幕里那些与自己心情同样焦躁不安、闪烁不定的文字与影像。也许,在他们有限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如此无奈、无力、无助的时刻。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喜怒哀乐一起被挤压在狭小逼仄的物理与心理空间之内。其间的煎熬、局促、焦虑、疲惫,难道不也曾发生在我的身上吗?但我至少已经经历了这一切;难道,我不应该孩子们困惑的解决者吗?不应该做抚慰他们心灵的伴侣吗?难道,除了简单粗暴的加大作业量,我就不应该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具体学情、时间成本与精神承受力吗?难道,作为老师,我对学生的所有付出不应该吗?有必要将其作为恩赐的资本而博取心理上与道义上的浅薄优越感吗?难道,我不应该更有信心的许孩子们一个始终积极灿烂的未来,而不是像个怨妇似的满腹牢骚、求人关注吗?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完全没有理由将学生作为个人负面情绪的排遣对象。可现在的我,却似乎真的变成了令他们费神牵挂、仰其鼻息的那个咄咄逼人的家伙,从而成为他们忧虑苦恼的一部分。但,显而易见,需要安慰的不该是我,是我的这些孩子们。对!是“我的”孩子们。回想去年11月份,我参加北京的一次教育论坛活动时,聆听一位嘉宾的演讲,曾在内心中深深印刻下了他这样一句话:我们做教育的,应该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对呀!我的确应该再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能承受起这一切吗?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能包容他的一切吗?越这样想,我便越深深失悔于自己那些冲口而出的话!总想对学生们真诚地说:“对不起,孩子们,老师不该那样说!”

      无论如何,我都愿意选择相信孩子们的所有努力。就像我永远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那样。故为师之道无他,将心比心而已;所谓好老师,就是要常念着孩子们的好,成全孩子们的好,与孩子们一起好。所以,随着自己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必须时时告诫自己:你对学生一切的付出,都是你选择优秀时无可逃避的责任。切记切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相信孩子,就是选择相信自己是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