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演讲=常识+干货+洞察

周六带了一场特别有趣的读书会——《创意的利器——工具》。

内容设计,有20%的常识,还有80%的干货。

学习中,有学习者提出什么是要素?

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现象 ,又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系统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

这个概念大家听不懂。我知道我也没有讲透彻。所以,我灵机一动,改用九宫格让大家找答案。大家兴趣一下就来了。

在设计环节,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常识、还有盲区,还有洞察,还有未知。

“要素”本来是我们的未知区,但是大家对这个不理解,所以,必须要解释。所以,它变成了洞察。

为什么要讲要素呢?为什么这个概念值得我们关注?这个读书会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这个学习内容的逻辑性是什么?这个学习有哪些内容是头部内容?

因为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习者了解如何将点子变成企划,并掌握至少三个工具。

想点子是WHAT,做什么。做企划是HOW,怎么做。点子是既有要素和材料的新组合。如何将点子变成企划?收集信息——扩展信息——汇整企划。

这么做之后,这次读书会就变得非常精彩了。作为主持人的我的演讲也变得精彩。为什么会这这样呢?因为我用了贺嘉的工具——

20%常识+80%干货=好演讲。

为什么只讲八分干货?有一个模型叫乔哈里窗格。所谓的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中国管理学实务中通常称之为沟通视窗。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乔哈里窗格”(Johari Window)就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很有启发性的矩阵。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一种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也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结果给对方的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人可能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而乔哈里窗格则用一种简单的2×2矩阵提醒人们,在交流时“我”和“你”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如图1)

(图1)乔哈里窗格使用了两个维度:“我”的信息状况和其他人的信息状况。交叉后构成了四个区域:

公开区(open area):我知他也知。

盲区(blind area):他知我不知。

隐秘区(hidden area):我知他不知。

未知区(unknown area):我他都不知。

每一次的交流,都会使四个区域的面积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而理想的交流,如图2,应该是使公开区越来越大,盲区和隐秘区越来越小,甚至未知区也随之减小。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他尤其要在交流中关注盲区,也就是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这样他就能在交流中收获新知识。

图2在未了解乔哈里窗格之前,我们对人际交流的观点未免流于表层和片面,而有了哪怕是最简单的矩阵的辅助之后,显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也更全面了,我们思考这类问题时便会更加周密。正如图2显示的,我们原先的思考空间可能只属于某个矩阵的一个象限,当我们把这个矩阵显性化表示出来以后,我们就发现了这个矩阵的其他象限从而拓展了我们原先思考空间的疆域,这就是矩阵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演讲=常识+干货+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