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日记【第869篇】:《真人#252》

马云

1.你有什么?

你想要什么?

你放弃什么?

举例:巴菲特有一个私人飞机驾驶员,叫麦克,有一次,麦克向巴菲特请教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

巴菲特便让他列出25个目标,麦克兴奋的照做了。

最后,巴菲特让麦克挑选最重要的5个,然后神秘的问麦克,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吧。

麦克答:我知道,先完成最重要的5个,另外20个慢慢来。

“错!”

巴菲特说道,“另外20个不是让你慢慢完成,而是永远不要做,甚至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时间和注意力在他们身上。”

2.把失败想透,想不成功都难。

举例:

我们苦苦追寻着、研究着:

比尔盖茨如何成就微软、奥巴马如何当上美国总统、巴菲特如何炒股致富,尤其是马云马化腾,如何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

我们想学习,想听听,他们是如何成功的?

然而,马云却总是很煞风景,开口闭口,谈的都是失败。

他甚至表示,退休后如果要写一本书,就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失败》

“失败”

这是在是一个敏感而又令人忌讳的一个词。

但这就是马云,他没有去宣扬自己影响了十几亿人的功绩,也没有吹嘘自己走遍全球的荣耀,更没有去表达自己傲立时代的骄傲。

而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谈论着失败,谈论着未来可能遇到的陷阱。

他始终认为,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条,避开了那些失败的陷阱,想不成功都难。

马云通过研究失败,来避免失败。

这种逆向思维,无疑值得所有人深思。

当所有失败的陷阱你都避开了,剩下的不就是成功吗?

3.终局思维

2007年时,阿里的估值还只有100亿美元。

当时,淘宝发展迅猛,支付宝还只是它的一个下属部门,阿里还拥有一个估值高达10亿美元的“雅虎中国”,未来要往哪走?让阿里的所有人都感到很迷茫。

淘宝发展最快,自然需要大量资源倾斜,支付宝理应为它服务,雅虎中国估值10亿美元,和百度、新浪有一拼,自然要好好做下去,这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资源向高估值、高增长的业务倾斜,似乎是个最优解。

但马云却并不这么认为。

当时,马云召集了阿里所有的高管一起,开了阿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战略会议,马云认为,未来十年,阿里的战略是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才是阿里的未来,决定现在决策的关键,不是现在的得失,而是未来的终局。

因此,阿里决定重点发展淘宝和支付宝。

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如此的英明,以致于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感到赞叹,否则,今天的无现金支付,可能还在路上。

马云的这次决策,从此给阿里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文化:终局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迷茫、纠结、焦虑,不是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而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眼前的得失,太过于目光短浅。

4.忘记自我,才能成就自我

举例: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想得到,越得不到。

归根结底,是欲望蒙住了我们的双眼,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而忽略应该做的事物本身。

只有忘记自己,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本应该做的事情当中去。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去过多的考虑自己的面子、情绪、得失,才能做到专注,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有人叫这种方式为:格局

马云无疑是一个格局非常高的人。

90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马云已经开始了互联网创业,那时候的他说,不希望中国人一打开电脑,全是外国的东西,没有中国的东西。

但那时,人们都叫他骗子,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在北京的时候,马云曾饱含热泪的说: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但首先一点,我希望中国人早点成功。

可幸的是,阿里成功了。

但即使成功,马云也没有紧握权力和股权,而是上市之后,马云的股权只剩下7%左右,如今更是功成身退,把位置留给更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认知,在全世界都可谓绝无仅有。

老子云: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没有考虑自己,受尽磨难,一心为黎民百姓着想,反而名垂千古。

马云创业,没有和合伙人计较得失,争夺利益,一心思考未来,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成就一代商业帝国,自己大获其利。

如果我们有太多的小心思,小九九,做什么事都不听的抱怨,怕吃亏,怕不公平,怕没有回报,只怕做任何事都难以成果。

特别提醒:

1.本小诗纯属虚构,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他不一定是他!

2.本文收费阅读,每篇打赏1元起,包年150元,包月20元,你的打赏,让我看起来你很美很美、很帅很帅!

你可能感兴趣的:(凌云日记【第869篇】:《真人#252》)